天天看點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上周,來自某位男明星工作室的一紙律師函将“momo”送上熱搜。

這位頂着粉色小恐龍頭像、頻繁出現在大家視野裡的網友,到底是誰?

網際網路最後一批法外狂徒

最近熱愛網上沖浪的朋友很可能會遇到一個社死事件:你連着刷好幾個文章,都和一位名叫momo的網友發生了友好互動,就在你以為自己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網際網路好姐妹/好兄弟,準備上前私聊時,才發現ta對你竟毫無印象。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别擔心,這不是什麼靈異事件。momo不是某位特定的網友,而是一個用着同樣昵稱和同樣頭像的群體。活躍在不同小組、不同app、不同話題之下的momo,其實都是不同的使用者。

先來解釋一下momo的來源:通過微信登入外部軟體(比如小紅書和豆瓣)時,momo是系統預設昵稱之一,最初一批momo就是這些不想更換id的懶人;後來越來越多網友自行将昵稱改為momo,頭像換成粉色小恐龍,毫無破綻地融入了momo大家族。

momo這個昵稱的普遍程度,大概就是你在廣袤無垠的網際網路大海裡扔下一塊石頭,就能砸中好幾個同名的網友。

豆瓣momo小組

之是以想要換上和萬千網友一模一樣的昵稱頭像,隻因為在越來越嚴苛的網際網路環境下,momo幾乎是最後一批如魚得水的使用者。

想必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在一個文章裡無意間評價了一句頂流明星的演技,立馬招來了粉絲的群攻。罵人有風險,誇人也不安全,誇一句《狂飙》裡張頌文的神演技,立馬有人來杠:明明張譯演得更出彩……

如果你的id和頭像足夠特别,那被别人記住的頻率可太高了,以往的發言也能通過搜尋功能明明白白地扒出來,甚至還有被人肉出真實身份資訊的可能。

就算是在網絡世界裡足夠謹言慎行了,也難免會在沖浪的時候偶遇現實生活中的同僚,社死程度堪比“賽博裸奔”。畢竟,各大app的“可能認識的人”功能,實在是優化得太完美了點哈。

久而久之,這網是上得越來越沒勁了,直到momo出現,給了網友們一個喘口氣的空間。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momo是社恐福音(圖源@我在小紅書劃重點)

不得不說,換上momo這個網際網路面具後,沖起浪來真的輕松多了:發言不用再字斟句酌,也不用随時擔心被扒得底朝天。畢竟,離開這個評論區,無論剛才聊得多麼劍拔弩張,momo都像一滴水彙入大海,再難尋得蹤迹。

一mo做事億mo當

許多網友最初并不待見momo大軍。畢竟一披上這個匿名馬甲,大家暢所欲言的同時,也很容易說出一些真·不良發言。在很難通過昵稱和頭像追根溯源的情況下,這些不良言論能受到的懲罰幾乎為零。

一篇文章下幾十個頂着相同頭像的momo在發言,讓人感到一種水軍入侵的恐懼感,也有人形容為“走在大馬路上突然看到所有路人頭上都套着紙袋子”。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momo的出現污染了當代網際網路環境。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因為很難在網際網路海洋裡精準找到自己想拉黑的momo,有人采取了“普遍拉黑momo”戰略,許多好momo一不小心就會因為壞momo的行為被連坐拉黑,有理都沒處說。

豆瓣曾經想過要禁止使用者使用momo作為昵稱,但由于涉及到微信登入的複雜機制,最後也不了了之。

當然,法外狂徒畢竟是調侃,就算頂着相同的昵稱和頭像,每位使用者仍然擁有獨一無二的UID(使用者注冊時系統直接配置設定的數字ID号)。真要是做了什麼造謠污蔑的事,還是可以被揪出來的哈。

momo大軍偶爾也會内讧。當一位momo做出“蠢事”,其他momo可不會包容他,反而嫌棄這位momo“壞了家族名聲”。許多平台開始顯示ip位址以後,網友和momo的隔空互罵精确到了“上海momo”“北京momo”,一不小心就會開出地圖炮。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不懂momo梗的社死現場

盡管披着一模一樣的馬甲,但網友們優秀的二創能力已經讓momo成為了一種當代網際網路文化。許多momo畫手為不同性格的momo畫了不同的頭像:哈利波特mo、甄嬛mo、庫洛米mo、章魚哥mo、彩虹mo、珍珠奶茶mo……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圖源小紅書@我在小紅書劃重點

有人為momo撰寫了長長的momo市市規,有人給不同性格的momo撰寫了專屬版的momo奇談,直接打造出了一個momo宇宙。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在momo大軍席卷網際網路之後,同為微信自動登入昵稱的“神經蛙”“歡樂馬”“阿白”等等也慢慢火了起來。各大組織積極地在社交平台上發帖,招攬新成員,俨然成為了一場網際網路狂歡。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誰知道接替momoC位出道的,會是哪一個群體性馬甲呢?

年輕人的網際網路面具,

不止momo

momo并非是年輕人主動戴上的第一個網際網路群體面具。

在momo出現之前,豆瓣就曾大範圍流行過“江湖騙子”和“已登出”兩個昵稱,小紅書上的“使用者已登出”也是常見的匿名昵稱。頂着這樣的名字,就算是說出了什麼奇怪的話,也有人會以為你的賬号已經被登出了,而選擇不追責。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被豆瓣“制裁”的江湖騙子,已經是時代眼淚

前段時間流行起來的AAA家族則讓這屆00後集體披上了爹味馬甲。曾經的Fiona現在是AAA西瓜批發楊姐,渾身潮牌的Andy搖身一變成了AAA專業疏通下水道王哥。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取名隻是表面功夫,AAA家族的精髓在于聊天中不經意的正能量雞湯和爹味發言。

與其被長輩催婚、催生、灌輸人生道理,不如搶過他們的台詞,走他們的路,讓他們無路可走。當然,加入AAA家族,也不排除真的會接到疏通下水道訂單且被其他好友拉黑删除的可能性。

每年雙十一、618前後,還有許多年輕人熱衷于僞裝淘寶使用者:tb***69。一句“親,給個好評嗎”,既熱情又疏離,很符合當代網友的社交需求。

被男明星工作室警告的網友momo,到底是誰?

在網際網路衆多關于momo的言論裡,有一條格外觸動我們:好難過,為了保護隐私,隻能把名字改成momo了。

對于那些将名字改為momo的網友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無奈之舉。并不是這屆年輕人都想要藏在匿名馬甲後面,戴着和萬千網友一模一樣的賽博面具,而是在如今越來越逼仄的網際網路環境裡,大家太需要一點安全感,也太渴望一個相對自由的發言空間。

momo,隻是這屆年輕人的避風港罷了。

編輯:momo

圖檔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