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懂他們,才算看懂《君子盟》這劇的用心

最近,《君子盟》大結局了!

這部劇從開播起就一直伴随着各種聲音。架空的曆史背景與極盡真實質感的置景服化道一度引發了讨論。

追完全劇後,一方面了解大家的不滿足,但同時,我倒是覺得這個曆史的“虛”與場景的“實”設計得非常讨巧。

沒有明确的朝代,卻以真實的場景暗示着任何朝代都可能發生這樣的故事。以場景的“實”将曆史的“虛”向無限處延伸。由此,大家有了更豐富的聯想與投射。

在這種“虛”與“實”之間,人物擁有了獨特的戲劇時空,在其中自在生長出了鮮活的角色生命。

即使是最近上線的反派辜清章也和蘭珏、張屏等幾位主角一樣擁有着飽滿的人物弧光。

1.辜清章 :稚子何辜

在這個懸疑與權謀交疊的故事中,辜清章是推動故事向更黑暗處去的反面人物,他充滿智慧卻又滿心仇恨,在複仇的路上心魔難解愈發瘋狂。

初看他是瘋批大反派,但這個角色最戳人的地方在于他讓我們觸摸到了人性的灰階,在黑白正邪之外,一個反派也有他的哀鳴與悲泣。

蘭珏和張屏一關又一關地破案,最終要解的局就是辜清章的瘋批複仇局。

昔日諸多交集的夥伴,如今選擇了不同的正邪兩面,而恰是勢均力敵,才有較量的必要。

辜清章很聰明,他以好友的身份與蘭珏相交多年,又因看出了張屏的鏡花水月術而與之多了幾分親近。

他的聰敏不輸張屏,而他在世俗凡事上的人情練達也與蘭珏棋逢對手。

就是這種才智上的出衆,讓他們成為惺惺相惜的摯友,也是這個人物的原初魅力來源。但與蘭珏、張屏不同,辜清章的才智中帶着幾分邪氣。

張屏陷于陶周風一案時,辜清章夜半入夢,勸誡張屏不要插手此案,他把玩着手上的香囊球,随着香氣萦繞,床榻上的陳籌睡得愈發酣甜。

第二天一早張屏醒來,辨不清昨夜到底是夢是真,唯有懷中一卷書稿證明了辜清章昨夜确實來過。

這一回合,辜清章的手段比之張屏的鏡花水月更帶幾分詭異氣象,竟然能讓一直為他人施術的張屏也被利用。他的才智引人靠近,而他身上籠罩的幾分邪氣又顯得敵友難辨,帶着絲絲縷縷的身世迷障。

随着故事推進,辜清章的身份漸漸揭曉,我們和劇中其他人物一樣明白了他的仇恨從何而來。

——一個從小被親生母親舍棄的棄子,終其一生,都在籌劃着一場決絕的複仇。

無法纾解的仇恨讓他數十年如一日苦心經營,漫長黑暗的複仇之路中,他的心被仇恨之火燒得發瘋。

他為了問出真相,不惜威脅殺掉張屏。他将每一個人都裹挾進自己的複仇之中。

本來,他可以是一個簡單粗暴、戰力值爆棚的大反派,以滿足我們渴求的爽感。但是,導演偏偏向他的瘋狂背後挖掘,開掘出他的可悲可歎,在複仇的裂隙之下透出人性的微亮。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在他幾乎完成複仇時,城中嬰兒的一聲啼哭,讓他找回了一絲不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人性的複雜幽深在嬰兒的啼哭中完成了對“反派”的救贖,也恰是因為這個時刻的放手,辜清章這個角色具備了鮮活的血肉和完整的人物弧光,完成了從黑暗面到人性面的轉變。

稚子何辜,當年仍是嬰孩的辜清章成為太後奪權的犧牲品,大仇得報之後的辜清章走在街頭,一聲嬰孩的啼哭,喚醒了他心中深埋的人性。

這聲啼哭,根本就是多年前稚子辜清章的哭聲!

他選擇抱起嬰孩,如同擁抱了兒時無辜被棄的自己,這是反派角色的人性時刻,也是辜清章與自己的和解時刻。

當辜清章走完他充滿才智與仇恨的瘋狂複仇之路,幾近毀滅之時,人性殘存的善意成為他黑色生命中最閃亮的餘燼。

在劇作上,這種塑造反派的手法可以稱為“摸摸小狗”,大意是說一個再壞的反面人物也應該有這種“摸摸小狗”的溫柔與人性時刻。劇中那一聲喚回理智的嬰兒的啼哭,就是辜清章“摸摸小狗”的時刻。

寫一個惡毒反派不難,但是在寫盡一個反派之惡毒後還能讓人看到他背後的可悲可歎,讓我們對他心生唏噓,這便是創作者的高明之處了。

人性從不是非黑即白,即使反派也擁有多元的塑造與表達。辜清章完成了從黑色到灰色的角色次元轉圜,留給人怅然與唏噓。而這,才是反派人物的真正魅力所在。

2.蘭珏:君子如蘭

聊完反派角色,再看整套劇的正面人物,會發現這些人無論正邪、也無論角色大小,都有着厚實的筋骨血肉,有着各自完整的成長曲線,

如果說辜清章走的是一條自我毀滅之路的話,那麼蘭珏走的便是一條尋回初心的自我尋找之路。蘭珏從國小的是君子之道,有理有節,行事坦蕩,可是複仇心切讓他一度迷失自己。君子如蘭,蘭珏也有蘭的韌性,這股韌性支撐他在行差踏錯之際懸崖勒馬,回歸本心。

蘭珏的成長經曆了在鑽營與本心之間的遊移,可視為一塊被塵土掩埋的良玉最終洗清自己找回初心的過程。

故事一開始便是蘭珏盜密信,他心思缜密、正邪難辨,在與面攤神探張屏的較量中我們很快發現這位禮部侍郎才智甚至比神探更勝一籌。

他不僅才智超群,情商也數一數二。自己生日宴上給老師送禮物,讓号稱從不收禮的禮部尚書也無法拒絕。為了往上爬,能夠使出此等鑽營的好手段,周圍官員誰能不眼紅。

那麼蘭珏本性原就如此嗎?

後面有一場蘭珏與禮部尚書坦露心迹的對手戲。在那場充滿張力的對手戲中,我們得知了蘭珏的身世。

蘭珏父親背負叛國罪名被斬,生前囑托老尚書照顧蘭珏,最重要的遺言之一便是不要讓蘭珏試圖為自己翻案。

“你父親的囑托,我一件也沒有完成。”

說開去,兩人皆是淚流滿面。

一個是為護老友囑托,而遠遠看顧蘭珏的前輩。

一個是為給父親平反,而不惜在官場蠅營狗苟弄髒自己的青年。

兩代人的沖突與錯位中,蘭珏面臨着自我身份的選擇。是繼續追查,還是做回少年時的自己?

在刑部侍郎王硯的記憶中,蘭珏曾經也是一個如同張屏般憨直的少年。昔年他在鬧市策馬揚鞭弄翻了蘭珏的書畫攤兒,本想賠一錠銀子了事,熟料蘭珏卻有理有據,非要與他這官家貴少論個是非曲直。

也恰是少年蘭珏的這點子莽撞憨直,使得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少年情誼。

從憨直少年到精通為官之道的“蘭大人”,王硯見證了蘭珏一路走來的成長與變化,也深知蘭珏對張屏的容忍恰是因為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模樣。

蘭珏也曾和張屏一樣,隻論是非曲直,正是這點相似,讓他能夠愛才惜才,一次次在危急關頭選擇保全張屏,因為本質上,他們選擇的都是君子之道,故而能有淡如水、韌如蘭的君子之交。

在為父平反的路上,蘭珏猶豫過,甚至一度被心魔控制險些失去本心,但是最終,在黑化過、掙紮過後,蘭珏清醒找回了自己的初心,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君子正義之路。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

蘭珏的成長曲線清晰而曲折,他經曆了一次又一次自我颠覆與重塑,在蘭珏身上,我們看到他的成長與掙紮。當他在夢中手刃心魔,也終于堅定了自己要走的君子之路。

由此,劃出了這個人物飽滿而堅韌的孤光。

以君子之道求得正義結局,蘭珏經曆動搖而後守住初心,點亮了這個角色身上的光輝時刻。

3.張屏:為仇恨攔一道屏

與蘭珏曲折的自我成長不同,張屏的成長曲線是鈍感卻又執着上揚的。

他是天才與癡兒的融合體,有點兒像金庸筆下的郭靖,有大智慧和大造化。在周圍人都被身仇家恨蒙蔽雙眼的時刻,他反倒以其鈍感和智慧成為了阻攔仇恨的那道屏障。

張屏是摩籮村遺孤,他從小無父無母,跟着師父長大,智力超群卻絲毫不懂人情世故,他在人際關系上的一竅不通與探案中的心思缜密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一個為了想案子而擺錯面攤兒的新科進士,你可以說他冥頑不靈,也可以說他至真至純。

他有時候過于執拗在真相時,确實讓人反感,但轉念一想,這種執拗不恰恰就是這個人物的可貴之處嗎?

當所有人都在為了面子、關系、利益、名聲而遮遮掩掩時,唯有張屏,如入無人之境,直奔真相而來。

他的鏡花水月之術與辜清章的鏡花水月之術,同出一門卻天差地别,這差别或許就于在他的這份純澈。

當他得知自己是壞人之子時,也一度迷茫困惑,好在被師父一語點醒,“命是天注定的,運是自己走出來的。”有大智慧的人,即使面臨此種大變化,也能在契機中尋得化解之法。

他又一次回去與朋友并肩作戰。

當他為保蘭珏而中刀時,辜清章睚眦迸裂地問他是否後悔,直到最後他還是執拗地說出那句“再問一萬遍,也還是不後悔”……

張屏的成長看似溫和,實則是一個充滿大智慧的鈍感者對生活的接納與内化。他當然是君子,雖然鈍感,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氣魄已然充盈于人物之上。

這些角色,他們都有着自己的前塵往事、悲歡愛憎,一個個如同活在異時空的真實人物,擁有着用心用情的完整人生。縱使不是主角,也仍在主角的光環之外走着各自的人生線。

比如時刻跟在張屏身邊的好友陳籌。他平凡中帶着幾分小聰明,像極了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你我,真實而瑣碎,會為了鞋子踩進泥坑裡而埋怨朋友,也會為了幫朋友鋪路仕途而找來宴會的入場機會。

在主角盛大的光環下,陳籌顯不出什麼過人之處,卻有着朋友間的樸素義氣,有着自己的一點點成長,在主角之外,有着自己誠懇可愛的人生。

看懂他們,才算看懂《君子盟》這劇的用心

他們讓我們相信,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存在着一個平行的戲劇時空,在那裡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用情用心之處,也都做出了合情合理的選擇。

看到這些人,忽然就明白了為何将這些人的故事叫做“君子盟”。某種程度上,他們确實是君子,挽大廈之将傾,卻又不結黨營私。簡而文,溫而理。

無論正邪,君子如蘭,君子自強,恰是這些人的寫照。這樣的人物之間自然生發出留白清淡的意趣和淡雅堅韌的風骨。

看懂他們,才真的明白了這劇的幾分用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