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戀愛,讓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可能就是變胖。有人将愛情比作糖果,由此得出“天天吃糖,怎能不胖”的結論。
關于這種“幸福肥”早有不少科學依據,有研究甚至發現,戀愛期間平均讓人增重約4.5公斤。

受訪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丁思遠
戀愛是如何讓人“膨脹”的?
與長相接近相比,愛情還有一個讓人更相似的特征:變胖。幸福讓人膨脹的背後,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細節。
戀愛期間,平均“長肉”4.5公斤
據西班牙肥胖症研究學會一項醫學調查發現,從戀愛開始到關系穩定,這段時間人的體重平均增長約4.5公斤左右。
研究指出多個顯著的增重原因:
零食攝入增加
運動量減少
睡眠時間降低
此前,英國知名食品公司一項針對1000對情侶的研究顯示,62%的情侶在戀愛後開始發胖,平均一年增重約1.8公斤,并且女性增幅大于男性。
胖在伴侶間會“傳染”
伴侶之間的身材也會“傳染”,例如瘦人和胖人在一起,最終也可能變胖。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載的一項追蹤32年研究顯示,肥胖會在夫妻間傳染,如果一方肥胖,就會影響到另一方。“丈夫影響妻子”和“妻子影響丈夫”的風險分别是44%和37%。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體重。
越恩愛,越容易一起長胖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在一段伴侶關系中,如果兩人越滿意對方、越愛彼此,更容易一起變胖。
在這項長達4年的調查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169對伴侶。結果發現,關系好的伴侶,彼此體重均有所上升;而體重沒太大變化或變輕的伴侶,大多處于分居或關系下降等狀态。
該研究認為伴侶間一起長胖,有以下幾個原因:
幸福的情侶無需吸引新的對象,自我要求降低,不會像單身時那樣嚴苛,比如女性不在意小肚腩,男性漸漸生出啤酒肚;
兩人經常在一起吃飯,女性更容易受到男性影響,飯量增大,進而攝入更多熱量,緻使長胖。
此外,進入戀愛關系後,大腦會分泌PEA(一種情緒激素),這種神經遞質會讓人忽視另一半的變化,比如發胖。即使察覺對方變胖,也會将其視作可愛的表現。
春天是“幸福肥”的高發季節
在戀愛的發胖時機裡,春天更容易“催肥”。不少人可能發現,自己或身邊人對戀愛的渴望程度,在春天更高一些。
從科學角度來說,這種戀愛的季節性特征有以下影響因素:
✓
激素變化
春天是動物交配的季節,此時光照延長,萬物生長,食物和水源都充足,且這種豐足可以持續到秋冬季,足夠保證下一代順利成長。
人類刻在基因裡的生物本能依然發揮着作用,使人類激素變化具有季節性,有些激素則會對戀愛欲望産生影響。
褪黑素會在春季減少分泌,而血清素在春天分泌增多,促使人更願意接受親密關系,并更渴望成為互相依存關系的一部分。
✓
季節刺激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鮮花能即時提升精神、能量和積極情緒。春天的色彩、聲音和氣味更豐富,能夠頻繁給人帶來新鮮體驗。
人的内心狀态會受到環境刺激,做出一些新嘗試,心态也包容許多,是以更容易接受愛意或分享自我情愫。
✓
出門機會增多
春天到來後,人們踏青、野餐等戶外活動增多,也會增加一些浪漫邂逅的機遇。
✓
文化氛圍帶來的浪漫聯想
在大多數詩詞、歌曲和文學作品中,總會把春天和戀愛聯系在一起。這些文化資訊會潛移默化地給人暗示,讓人覺得春天是個浪漫季節,戀愛幾率更高。
如何控制“幸福肥”?
雖然戀愛催肥是一種幸福,但胖也要有節制。如果察覺到自己或對方比談戀愛前胖了不少,不妨做以下改變,讓身體回到健康狀态:
控制食量
兩人一起吃飯時,建議控制好飯量,彼此都不要浪費食物。尤其要避免一方吃不完,讓對方幫忙“打掃”剩飯的情形。
吃飯時間不要太快,建議用餐時間不少于15分鐘,最好控制在20~30分鐘。
約定一起運動
戀愛期間變胖的步驟之一就是“吃得多,動得少”。飯後除了合理配置設定兩人之間的家務量,還可以給彼此定個運動計劃,互相監督。
改變飯後一起癱在沙發,或總依賴對方做家務、拿外賣等習慣。
不要每個紀念日都吃“大餐”
在變胖的道路上,吃是貢獻值最高的行為。很多情侶不論是周年日還是情人節,隻要是紀念日都要出門大快朵頤。
其實,儀式感還可以更多元,比如共同做一件平時沒機會做的事情、一起散散步、一起購買情侶裝等。▲
本期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