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日荷聯手“圍堵中國”,美國接下來又要拉印度入夥

這真的能夠給印度帶來好處嗎?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中國華為的所有聯系,禁止包括英特爾和高通在内的美國供應商向華為提供任何産品。

美方還在積極拉人入夥。在同荷蘭、日本達成“神秘協定”限制對華出口晶片之後,美國又找上了印度。雙方就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展開合作達成一緻。

美方将這描述為美印關系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而印度也有心在上述産業有所發展。但這真的能夠給印度帶來好處嗎?

同印度合作,美國瞄準中國

在脅迫誘拉日本荷蘭入局對華晶片出口限制後,美國又有了新動作。這一次美國試圖誘導入夥的對象是印度。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華盛頓舉行了為期兩天的高層會議後,美國和印度官員1月31日達成一緻,同意擴大兩國在國防技術、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這一回,美國似乎很大方。同印度官員見面會談的,除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商務部部長雷蒙多,還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光科技等美國企業高管以及大學校長。

與日荷聯手“圍堵中國”,美國接下來又要拉印度入夥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圖源:indianarrative

據《紐約時報》報道,根據雙方達成的協定,美方将努力推動印度建設先進的移動網絡,并尋求在半導體生産方面的新合作,包括幫助印度加強晶片的研究和生産、解決監管障礙,以及印度人才赴美工作簽證限制等。

沙利文對媒體稱,繼美印2016年達成核電合作協定後,此次建立技術夥伴關系将成為美印關系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

當然,美國絕不會無緣無故為印度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提供幫助。

《紐約時報》提及拜登政府近一段時間來對中國在晶片等諸多高科技領域的限制,指出美國出于在這些領域同中國競争的考慮,試圖将某些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從中國轉移至印度。“我們在這裡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擔心中國會在所有領域吃掉我們的午餐,除非我們找到合作的領域。”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進階顧問理查德·M·羅索毫不掩飾地說道。

靠美國“提攜”,印度或難圓夢

印度也确實從不掩飾渴望跻身全球晶片制造商行列、在諸多高科技領域謀得一席之位的野心。隻是,美國是否會為印度的野心提供真正的幫助?

印度國内的批評者認為,美國隻是想削弱中國在半導體制造等領域的主導地位,并引誘印度在這場博弈中扮演區域代理人的角色。或者說,美國同印度的“這筆交易似乎更像是一場地緣政治遊戲,而不是貿易協定”。

印度孟買NMIMS大學營運與資料科學教授阿比納夫·庫馬爾·沙馬在接受《外交學人》雜志采訪時也指出,印度目前在半導體制造業中仍處于起步階段。雖然近年來,印度半導體産業有所發展,美方也對印度表現出期待,但美方“言辭上的保證與書面上的承諾之間似乎仍然存在差距”,美印合作關系的範圍和未來仍存在諸多不确定性。而接受同美國的夥伴關系,很有可能伴随的會是華盛頓的指手畫腳。更何況,美國去年出台的《晶片和科學法案》其最終的目的是要将晶片制造業帶回美國,塑造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晶片産業鍊。而印度不過是一枚棋子。

與日荷聯手“圍堵中國”,美國接下來又要拉印度入夥

印度渴望在半導體領域占得一席之地。圖源:techwireasia

對于印度來說,倘若真想謀得一席之地,除了野心,還需要腳踏實地。印度國大黨發言人帕萬·赫拉此前就表示,印度很有可能無法為像半導體這樣的複雜資本密集型行業投入所需資金。打鐵必須自身硬,印度想要更新本國晶片制造業,不能寄希望于美國的“提攜”,而是應當首先打好産業基礎。但不管怎樣,其發展終究離不開亞洲區域産業鍊上下遊參與者的密切合作,尤其是與制造業中心的中國的合作。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魚

編輯 深海獺 深海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