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作者|肖三軍

春節檔電影的總預售票房已突破三億,對整個電影行業來說,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振奮消息。對于疫情結束後的首個春節檔,電影院已經期盼太久了。目前,春節檔已經定檔七部影片,既有真人影片,也有動畫電影,類型上則包括科幻、懸疑、喜劇等多種,從這個角度分析,今年的春節檔沒有類型紮堆,呈現出一種多元且健康的分布。

但多元意味着選擇更多,每部電影總票房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畢竟把春節檔所有影片看全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觀衆隻能憑興趣挑選一部或者幾部進行觀影,是以這個春節檔的競争将會異常激烈。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預售票房榜

電影檔期之戰,首重排片。對于很多低頻次觀影的人群來說,春節檔是他們一年中僅有的走進電影院的時刻。隻有盡可能多的争取排片,才能更好地吸引這些觀衆,拉高電影的整體票房。在今年的春節檔,《流浪地球2》因為上一部在票房上的成功,影城方面比較看好,對觀衆也有較強的吸引力。而《滿江紅》和《無名》因為有流量明星的參與,是以粉絲對于開畫首日沖排片是很積極的。今年春節檔對首日排片的争奪,主要集中在這三部電影中間。

前三名的排片競争激烈,後面的片子也不甘示弱,《交換人生》作為喜劇,《深海》作為動畫電影也各有賣點,《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則以退為進,宣布從大年初一延檔至大年初三。今年春節檔的票房能否重制以往的輝煌,甚至重新整理紀錄,全看這七部作品的品質如何了。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雙重因素,打響春節檔排片大戰

排片直接關系到院線的營收,作為一年中票房占比最大的春節檔,其排片問題自然是重中之重。好的排片政策能給電影院帶來更多收益,而糟糕的排片則可能導緻營收銳減,影響電影院全年的收益。可問題是,今年春節檔電影的排片難度不小。

首先是時長因素。

根據資料顯示,初一上映的片子裡,《流浪地球2》的時長為173分鐘,《滿江紅》的時長為159分鐘,《無名》的時長為128分鐘,《交換人生》的時長為110分鐘,《深海》的時長為112分鐘,《熊出沒》的時長為96分鐘。

按照某知名影城經理的說法:“春節檔人最多,需要的場次必須最大化,如果一部片子太長了,就會考慮縮減它的排片。它排兩天,别的片子隻要一天半,如果上座率持平,那麼一定優先排短的片子。”

在排片需要考慮的電影裡,《熊出沒》是最容易的,因為它的閱聽人群體非常固定,按照以往的排片邏輯即可。難點在于《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這兩部片子在時長上都超過了2個半小時,《流浪地球2》甚至接近3個小時。要是僅從時間上看,這麼長的電影會導緻電影院周轉率下降,排片占比應該下調。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可沖突就在于此,這些時長較長的電影正是今年的頭部影片。《滿江紅》是張藝謀再戰春節檔的作品,導演本人在中老年群體中有較強的票房号召力,卡司豪華,除了流量明星之外,還有沈騰、張譯、雷佳音等人,對于觀衆的吸引較強,因而被很多影城經理看好。

《流浪地球2》則被科幻迷們寄予了厚望,考慮到上一部48.86億元的票房規模,其IP号召力和路人緣都非常高,同樣也被各影城經理看好,甚至給予了首日最高的排片。這中間的取舍平衡,實在要花費一番心思。

其次是流量明星的粉絲們沖排片造成的影響。

《無名》和《滿江紅》這兩部電影中都有流量明星參演,粉絲們為了保證電影首日排片的占比,會在預售階段大量購票,通過包場等形式營造熱度,以達到增加排片的目的。在影城經理看來,粉絲的購票行為會帶動一定的熱度,但是僅僅依靠粉絲顯然是不夠的。“粉絲的購票行為确實會給電影争取到超出預期的排片,但是不會增加太多場次,我們更多的還是考慮路人的購票熱度。”

在預售過程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最初預售總票房占比最高的《無名》,其首日排片占比并不高。它的排片不僅低于《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甚至還低于《交換人生》,要知道前者的預售票房是後者的兩倍還多。

對于這點不尋常的現象,西南地區某影城經理做出了解答:“今年頭部影片的競争非常激烈,是以更加強調上座率,我們也不敢把寶全壓在一部電影的粉絲身上,影城要看最終的上座率,而不是一時。比起以前粉絲經濟強烈的時候,現在的排片謹慎多了,粉絲對排片的影響有限。最終排片的規模還是看類型、主演、導演,落點依舊是口碑的好壞。”

《無名》的首日預售票房優勢沒能一直保持下去。根據貓眼專業版的資料顯示,在1月17日下午,《無名》的首日預售票房排名先後被《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反超,成為了第三名。這樣的變化是在一部分影城經理預料之中的,據北京某知名影城經理透露:“《滿江紅》本來就是影院經理眼中的熱門影片,多排是情理之中。而《無名》因為其導演程耳前作的票房并不高,影院經理對其首日票房并不看好。至于《流浪地球2》,應該是路人緣最好的片子,上座率應該不愁,像我們影城,大的廳優先考慮它。”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發行各出絕招,黑馬仍有機率殺出

“首日定生死”,這是不少業内人士挂在嘴邊上的話。那麼為了盡可能多的争奪首日排片,那就需要前期營造足夠的熱度。

《流浪地球2》的戰線最長,早在2020年11月27日的金雞電影節上就官宣定檔,此後一直沒有大動作。直到在去年8月份釋出了“小白點”版預告,吸引網友關注,12月份先後釋出了三款預告片進行預熱,在電影本身IP熱度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引起網友的興趣。

等到了2023年1月1日,在微網誌和抖音發起了話題#流浪地球跨越4年的重逢#,并搭配“相逢”短片,喚醒網友記憶。在1月13日預售開啟的前一天,通過“出發”預告進一步強化網友認知,以大場面和震撼感為主打,凸顯其硬核科幻的底色,此番預熱根據貓眼和燈塔的資料顯示,當日新增想看近5萬人。而預售開啟的當天釋出了由周深獻唱的主題曲,助推了電影的預售聲量。

《滿江紅》則因為有流量明星的參與,在宣傳中抓住這一優勢,以此來增加熱度。在定檔當日,除了釋出首支預告片之外,在抖音和微網誌的話題均以演員陣容為主,其中和易烊千玺相關的接近一半,呈現出和流量明顯緊密綁定的關系,貓眼新增想看人數65000多人。

但在随後的營銷動作中,《滿江紅》又不僅僅局限于易烊千玺,而是逐漸展示其陣容。像12月31日在抖音營銷話題#沈騰等了30年終與張藝謀合作#,1月9日推出張譯的角色預告和相關熱搜,1月10日推出雷佳音的角色預告和相關熱搜,吸引更多的觀衆。等到了開啟預售前一天,《滿江紅》又将宣發重點挪回了流量明星身上。在當天的30多個熱搜話題中,有超過一半涉及易烊千玺。預售開啟當天釋出的“懸疑管夠”版預告,更是強化了該片在網友心目中的懸疑色彩。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無名》同樣有流量明星的參與。自從2023年1月1日官宣定檔以來,王一博的粉絲對《無名》的宣傳出了大力。早在《長空之王》預售的時候,王一博粉絲就顯示出了極強的能力,此次《無名》預售,通過粉絲包場等手段,使《無名》在初期預售階段的總票房一直排在第一,直到被《滿江紅》反超。1月7日官宣全陣容的時候,宣發的重點放在了造型、妝容以及眼神殺等方面,貓眼專業版和燈塔專業版當日新增想看均為2萬多人。

1月13日預售開啟前一天,《無名》選擇了和《滿江紅》類似的宣發政策。在微網誌和抖音的13個熱搜中,涉及王一博的就有9個,貓眼專業版當日新增想看近4萬,而燈塔專業版的當日新增則為46000多人。可以說《無名》的熱度和流量明星的粉絲關聯緊密,這些也讓《無名》在宣傳上帶有強烈的王一博色彩。

喜劇一向被視為春節檔剛需,而今年喜劇片是稀缺的。《交換人生》在定檔之前就釋出了首支預告片,借助張小斐和雷佳音自帶的喜劇色彩,強調影片特點。此後一直到預售開啟,宣發的重點都在兩位主演身上,圍着劇情、吐槽等方面做文章,主打“笑迎新年”的概念。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迎新年 創意by 娛樂資本論 ai作圖

作為一部喜劇片,《交換人生》有着對于節日氛圍的契合,如果後續在口碑上能夠發酵起來,在票房上應該能夠有較大的突破。而且它的首日排片占比要高于《無名》,有一定的先手優勢,這也充分說明很多院線經理對該片的看好。更為重要的一點,《交換人生》的時長較短,同等時間内可以排更多的場次,隻要口碑沒問題,大有潛力可挖。

《深海》的定檔是在1月3日,作為一部進軍春節檔的動畫,開始的基調就是視覺效果,随後也圍繞着這個點發酵,像1月7日在微網誌和抖音都發起了#電影深海1個鏡頭有20億粒子#的話題,并在1月8日首曝幕後紀錄片。預售開啟之前則主打溫情、治愈向的政策,在抖音用諸如#被深海毛茸茸的海獺萌暈了#、#深海配音現場感染力#、#電影深海真心的笑好治愈#等話題去打動使用者。

等到了預售開啟當天,《深海》釋出了一則和《大聖歸來》的關聯,兩部電影同為田曉鵬導演的作品,借《大聖歸來》作為國漫裡程碑式作品的意義,強化網友對《深海》的認知。如果《深海》本身品質過硬的話,在春節檔的票房還是很有遐想空間的。《深海》的片方顯然也清楚這些,已宣布将于1月19日開啟全國百場IMAX點映,希望用以點映帶動口碑,像《大聖歸來》那樣實作逆襲,提高排片和票房。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在1月6日宣布定檔大年初一,但它的想看指數一直排名靠後。為此等到1月16日,《中國乒乓》官宣延檔,在所有影片都紮堆初一的情況下,選擇了初三。這是一招險棋,初三對于春節檔來說,開畫的電影口碑已經全部出來了,基本的排片布局已定,《中國乒乓》想要後發制人,那就必須要靠過硬的品質突出重圍了。不過此舉也省下了春節檔首日的排片費,可以把錢用在後續宣傳上。而在宣發管道上,《中國乒乓》似乎更強調抖音,鋪陳了大量的鄧超孫俪深情有愛以及兒女幸福的短片,引發了不少普通使用者的共鳴。

春節檔的赢家從來不是看首日成績,而是後續口碑發酵,所謂“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以往春節檔首日的票房冠軍,笑到最後的不多,像2021年春節檔領先的是《唐人街探案3》,随後被《你好,李煥英》反超,2019年春節檔領先的是《瘋狂的外星人》,随後被《流浪地球》反超。

首日排片的高低隻能說明開畫前的市場預測,而一旦正式上映,決定排片占比的就隻有影片口碑,電影品質仍是破局的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想成為檔期黑馬,首先要品質過硬。按照以往春節檔的經驗,初三将是黑馬殺出的日子,排片占比靠後的片子能否殺入前三名,全看前期的口碑發酵。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期待之餘,依舊隐憂不斷

春節檔是關于電影的,但又不完全是關于電影的,今年的春節檔,除了電影本身品質之外,依舊有一些隐憂。

最直接也是最現實的一個隐憂,就是消退的觀影習慣能否被重拾。2020到2022這三年,是觀影人次逐漸下降的三年,也是短視訊快速崛起的三年,大量觀衆被分流,大量觀衆也習慣了不去電影院的日子。當春節檔重新對觀衆敞開懷抱,這部分觀衆還能回來多少?

第二個隐憂就是高票價。雖然預售階段可以買到價格合适的電影票,但是春節檔是個特殊的檔期,很多人的觀影狀況往往是現場購票,過高的票價會對不少觀衆起到勸退作用。2022年春節檔的高票價就引起了觀衆不小的意見,動辄一張票就上百元,甚至150元一張,導緻整個檔期相比2021年減少了4600萬觀影人次。

春節檔預售破三億的背後:一場各有絕招的排片大戰

那麼今年春節檔的票價會降低嗎?這恐怕不容易。

在過去的三年裡,影城和院線都受到了巨大沖擊,急需回血。對于片方來說,回本壓力也不低,特别是像《流浪地球2》這樣具有較高工業化水準的片子。根據以往的經驗,高票價一定會減少觀衆的觀影頻次,原本計劃看兩部片子可能變成一部,這對于春節檔整體票房而言明顯是不利的。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隐憂,那就是奧密克戎的殘餘影響。雖然各大一線城市基本過峰,“陽康”的群體對于走進電影院已經沒有什麼壓力了,但是對于很多地方來說,依然還有很多人沒有“陽過”。而且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都比較弱,出于對他們健康狀況的擔心,很多家庭會選擇取消觀影計劃。這就造成了春節檔主打合家歡,結果觀衆直接合家不來的情況。

這三點隐憂不解決,春節檔想要回到之前的輝煌甚至重新整理紀錄,還是有不小的困難。誠然觀衆願意為好作品買單,可前提是值得,無論如何,這個春節檔都需要一些高品質、高口碑的作品,重新喚起觀衆的觀影熱情。很期待這個春節檔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站在行業的角度上,還是應該保持審慎樂觀,畢竟今時不同往日。一切的成果,還需要留到大年初一去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