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文/慢慢

《大學》有雲: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是的,所有的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一味随波逐流的努力不見得有成果,一分耕耘也并不總是有一分收獲。

隻有找到關鍵的20%,集中精力先做它們,才能用投入兌換到更多的産出。

而若舍本逐末,先做次要的事情,即使暫時有結果,也隻會是水中之花,轉瞬即逝。

其實,世間萬物都有其運作規律,順應法則行事,就會事半功倍。

而有大智慧的人,都早早悟透了這三條人生的先後法則。

01.先謀局,後謀事

曾國藩說過:

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先了解形勢把握趨勢,後低頭做事。如此,在過程中才能靈活機動地調整,推動全局發展。

2018年,選調生王利生被調往周頂屯村參加扶貧。

在這裡,村民們的收入來源單一,全村長期種植玉米,每畝純收入隻有六七百元。而一日三餐的蔬菜全靠采買,收支一抵,所剩無幾。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每年種着玉米。

為真正幫到村民,駐村一年時間裡,王利生日以繼夜地研究村裡的整體情況。

王利生發現,該村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地下水資源豐富。非常适合種植蔬菜,經濟價值更高。

至此,他找到了發家緻富的整體思路——改變種植結構。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王利生興奮地跟村民們說種蔬菜的想法,卻遭到村民們的強烈反對。 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的地隻能種玉米,種不出蔬菜。

王利生反複向他們解釋原因,并承諾:“掙錢一起分,可以去基地打工,賠了也會發工資。”

是以,村民們才同意嘗試種蔬菜。

最終,蔬菜種植成功,村裡的流轉土地都用來建蔬菜基地,按月給村民結算工資。

王利生還親自零差價做批發商,嚴格記賬統一保管菜款。逐漸地,周頂屯蔬菜的名聲,在市場上一炮而紅。

如今村民每畝收入5000元以上,錢袋子都鼓起來了。王利生還繼續土路硬化,改造危房,讓村民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王利生從實際情況出發籌劃布局,說服村民不再一味埋頭蠻幹,一步步地讓村民們入“局”做事,最終實作脫貧摘帽。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隻顧低頭拉車,從不擡頭看路。 拉車中一旦遇到岔道,很有可能偏離正确的方向,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唯有綜合全盤考慮,才能不困于眼前,确定好最恰當的決策,再努力趕路也不遲。

《悲慘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

腳不能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

是的,唯有提升自己的格局,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才能不斷積蓄力量,在終點沖刺時一舉奪魁。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02.先讓利,再得利

李嘉誠曾經在一次采訪中說過:

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拿六分就可以了,這樣,生意就會滾滾而來。”

愚者,總想占盡好處,看似獲得了小利,卻失去了未來長久合作的機會;

智者,甘願讓利三分,看似是吃了大虧,實際上卻獲得了未來細水長流的回頭客。

電視劇《追愛家族》中,肖楠經營着一家汽車美容店。

有一天,兒子齊墨文在店裡玩耍,發現了洗車卡,便好奇地問媽媽:“單次洗車一百五,辦卡十五次一千,不是虧了嗎?”

肖楠說:“你很會發現問題,雖然洗一次車一百五,但是洗完這次後,下次還會不會再來呢?”

兒子想了想說:“不一定。”

肖楠回答說:“對呀。但如果他充錢辦卡,就可以洗十五次,他十五次都會來咱們店。其實,咱們賺的更多。做生意和做人一樣,眼光放長遠,不能隻看眼前的利益。”

齊墨文似懂非懂,他重複了媽媽的話,說:“人要往長遠看,不能隻看眼前。”

沒過幾個月,肖楠開了分店。

肖楠的辦卡政策,看似是虧了1250,讓顧客受益。

但其實,顧客會因為折扣,提高到店率,進一步使肖楠盈利。

一錘子買賣不如細水長流,小聰明争利,大智慧讓利。

太過的争利者最後隻會得到很小很小的利,而大方的讓利者則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利。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曾仕強有言:

能吃虧你就占到便宜。看的到部分是吃虧,看不到部分一定占便宜。看的到部分占便宜,看不到部分一定吃虧。”

世間之道,大都遵循得失守恒的法則。

靠精明得來的小利,隻是一時的;靠智慧迎來的人心,才會是長久的。

舍得眼前的小利,才能為自己積攢福氣,人生的路才能走得行穩緻遠。

03.先悅己,再悅人

股神巴菲特曾表示:

你内心對自己的評估,要比外界對你的評價更重要。如果你能專注于自己内在的想法,我想你一定會過得很開心。”

若你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會自卑。若你壓抑内心真實的需求,會委屈。

與其盲目讨好别人,不如先取悅自己。

《命中注定我愛你》中的“便利貼”女孩陳欣怡,讓人印象深刻。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她害怕被讨厭,拼命地對身邊的人好,對于旁人的要求一概來者不拒。

是以,她的身上總是貼滿了寫着各種要求的便利貼。

同僚讓她幫忙帶早飯,她早起一個小時去買包子和咖啡,在電梯裡,她擔心食物被擠壞,一直高舉雙臂。

最終,同僚沒有絲毫的感恩,更沒有關心她是否吃過早飯。

臨近下班,同僚想跟朋友們去逛街,便把還沒做好的任務丢給陳欣怡,還說道:“反正你下班也沒事情做。”

從始至終,同僚都沒問過陳欣怡是否願意。

就連陳欣怡辭職,同僚們還以不适應周末沒人代替他們加班為由,責怪欣怡不替他們着想。

這時她才明白,一味地順從讨好,換來的隻有更肆無忌憚的欺負,她懊惱不已,開始後悔自己過去的讨好行為。

年輕時,我們都會下意識地想去讨好别人,不敢拒絕别人提出的請求。

年歲漸長,才會越發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修行是悅納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要知道,讨好别人,換來的可能不是旁人的感恩和珍惜,而是變本加厲的要求和索取。

人生在世,要有被讨厭的勇氣。

面對他人不合理的要求,請選擇果斷拒絕,先讓自己舒心。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在踐行“先後”法則

04.梅娘說

人生在世,有數不清的事情需要處理。

要想摘得成功的果實,最重要的就是區分事情的重要緊急性。

懂得“先後”法則的人是優秀的,做到“先後”法則的人是卓越的。

多花時間先謀局,就能把好人生的正确方向。

長期堅持先讓利,就能積攢人生最大的福氣。

更多精力先悅己,才能讓自己更加輕松舒心。

當你學會安排好人生的優先級,那麼進可走向成功,退可愉悅自己。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