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4月份考試結束了,同時也宣告了,自己求快複習方案的失敗。僅靠殘存的知識,直接做題,複習方案的失敗。功利的下場就是連題都不知在說什麼,尤其是數學類的,沒有建構起體系知識前,就不要做題。

知識點:

  1. 空間直角坐标系??

     規定是用右手法則來确定的,大拇指向Z軸,四個指尖指向Y軸,四個指背指向x軸。坐标系将空間分成八個卦限,正對xyz方向為第一卦限,逆時針旋轉,分别為2~4,第一卦限下方為第五卦限。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坐标系裡的點M記為:M(x,y,z).
  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P1(x1,y1,z1),P2(x2,y2,z2),如下圖所示:求解思路是求解在空間各點的增量,進而将增量投影到觀察面中,由于是同一個面,組成一個三角形,求解面積即可得到距離。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 P 1 P 2 ∣ = ( x − x ) 2 + ( y − y ) 2 + ( z − z ) 2 |\mathrm{P} 1 \mathrm{P} 2|=\sqrt{(x-x)^{2}+(y-y)^{2}+(z-z)^{2}} ∣P1P2∣=(x−x)2+(y−y)2+(z−z)2

    第一個需要記憶的公式

  3. 0向量?自由向量?機關向量??向量之間的位置關系?

     0向量:長度為0的向量,方向可以任意,

     機關向量,長度為1的向量。

     自由向量:平移得到的向量(相對原向量來講)

     位置關系:夾角: ( A , B ) ^ \widehat{(A, B)} (A,B)

    ​ 範圍: 0 < ( A , B ) ^ < π 0<\widehat{(A, B)}<\pi 0<(A,B)

    ​<π  平行: α ∥ β \alpha \| \beta α∥β  垂直: α ⊥ β \alpha \perp \beta α⊥β

  4. 向量的運算??

    加減法:符合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注:“減法” 如何解釋呢?

    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線性規則:
  •  交換律:a+b=b+a;
  •  結合律(加法): ( α + β ) + γ = α + ( β + γ ) (\boldsymbol{\alpha} + \boldsymbol{\beta})+\gamma=\boldsymbol{\alpha}+(\boldsymbol{\beta}+\gamma) (α+β)+γ=α+(β+γ)
  •  數乘:向量與數的乘法;在原向量基礎上擴大或向相反方向擴大多少倍。性質:數與向量都分别滿足結合律和配置設定律。
  •  投影:記為:Prju A B ‾ \overline{A B} AB在u軸上的投影向量。投影具有平移不變性,是以,當平移一個向量與坐标軸u相交時,Prjua=|a|cos φ \varphi φ; φ \varphi φ是向量a與坐标軸u的夾角。這其實是投影定理。性質:投影滿足向量的配置設定律及數乘時,數可以提出來。有了投影,就可以表示向空間點的坐标,記為:{ax,ay,az},給定兩點的向量可以表示為: M 1 M 2 → = ( x 2 − x 1 ) i + ( y 2 − y 1 ) j + ( z 2 − z 1 ) k = { x 2 − x 1 , y 2 − y 1 , z 2 − z 1 } \begin{aligned} \overrightarrow{M_{1} M_{2}} &=\left(x_{2}-x_{1}\right) i+\left(y_{2}-y_{1}\right) j+\left(z_{2}-z_{1}\right) \boldsymbol{k} \\ &=\left\{x_{2}-x_{1}, y_{2}-y_{1}, z_{2}-z_{1}\right\} \end{aligned} M1​M2​

    ​​=(x2​−x1​)i+(y2​−y1​)j+(z2​−z1​)k={x2​−x1​,y2​−y1​,z2​−z1​}​;i,j,k分别為x,y,z軸上的機關向量。

  •  數量積:a.b=|a|.|b|cos Θ \Theta Θ(這個就是數量積的定義,不是由别的公式推導而來), Θ \Theta Θ還是向量a,b的夾角。是以如果,a.b=0,說明兩個向量是垂直的,因為cos π 2 = 0 \frac{\pi}{2}=0 2π​=0。數量積是關于向量模的運算,不在乎方向,隻關注數量

    由投影的定義可得b在a上的投影Prja b=|b|cos Θ \Theta Θ是以a.b=|a| . |b| cos Θ \Theta Θ= |a| Prja b.

    數量積的坐标形式:a{a1,a2,a3},b{b1,b2,b3},那麼 a.b = a1.b1 + a2.b2 + a3.b3

  •  向量積:a X b,不能單純用等式來表示了,因為有了方向要化成三階行列式形式(帶了機關向量)是以,向量積的坐标表示: a × b = ∣ a y a z b y b z ∣ i − ∣ a x a z b x b z ∣ j + ∣ a x a y b x b y ∣ k = ∣ i j k a x a y a z b x b y b z ∣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left|\begin{array}{ll}a_{y} & a_{z} \\ b_{y} & b_{z}\end{array}\right| \boldsymbol{i}-\left|\begin{array}{ll}a_{x} & a_{z} \\ b_{x} & b_{z}\end{array}\right| \boldsymbol{j}+\left|\begin{array}{cc}a_{x} & a_{y} \\ b_{x} & b_{y}\end{array}\right| \boldsymbol{k}=\left|\begin{array}{ccc}\boldsymbol{i} & \boldsymbol{j} & \boldsymbol{k} \\ a_{x} & a_{y} & a_{z} \\ b_{x} & b_{y} & b_{z}\end{array}\right| a×b=∣∣∣∣​ay​by​​az​bz​​∣∣∣∣​i−∣∣∣∣​ax​bx​​az​bz​​∣∣∣∣​j+∣∣∣∣​ax​bx​​ay​by​​∣∣∣∣​k=∣∣∣∣∣∣​iax​bx​​jay​by​​kaz​bz​​∣∣∣∣∣∣​,大小是:|a X b|=|a|.|b|.sin Θ \Theta Θ. Θ \Theta Θ還是向量a,b的夾角.另一個是a X b的方向是垂直于a與b所在的平面,符合右手法則。是以,如果aXb=0,說明兩向量是平行的(隻用向量積的大小公式就可以證明必要性,充分性更好證明,即平行可得大小公式或零向量)。如下圖:[外鍊圖檔轉存失敗,源站可能有防盜鍊機制,建議将圖檔儲存下來直接上傳(img-FmmTZyp6-1622643680621)(pj6.jpg)],反交換律:axb=-(axb)是整體前面加了負号,而不是bxa,是以是反交換律。及結合律及配置設定律。

5.空間中的圖形??

曲面方程:可以看作是空間中的點的運動軌迹滿足方程F(x,y,z).方程解集滿足圖形的包含關系,曲面上關于平面對稱點,也滿足方程的對稱點表示。

  • 旋轉曲面:曲線繞平面的一條直線旋轉,所生成的曲面。繞坐标軸旋轉,可以直接由曲線方程寫出曲面方程:如圖: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曲線f(y,z)繞Z軸旋轉,旋轉曲面上的點到z軸的距離是相等的,根據這個規律,寫出距離方程 y 1 = ± x 2 + y 2 y1=\pm \sqrt{x^{2}+y^{2}} y1=±x2+y2

    ​,曲面方程就是用這個距離代替原來的y,是以可以表示為: f ( ± x 2 + y 2 , z ) = 0 f\left(\pm \sqrt{x^{2}+y^{2}}, z\right)=0 f(±x2+y2

    ​,z)=0,繞的哪個軸旋轉,則曲線中的哪個不變。如上式中的z

  • 柱面:在一個面上的曲線(準線),沿曲線不停的作平行于另一軸的線,形成的曲面就是柱面,特點是:空間中的柱面方程與準線方程是一樣的。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空間中的曲線一般方程:可以看作是兩個曲面的交線,是以可以看作是兩個曲面方程組的解,是曲線上的點。這裡還是比較抽象的,一般的思維是線到面,這裡反倒求面的交線,主要是為了數學實作,因為前面曲面方程已經可以表示了,還是由已知推導未知的思想!

  • 空間曲線的參數方程:思想是将曲線上的動點的坐标(x,y,z)分别表示成參數t的函數得到空間曲線的參數方程: { x = x ( t ) y = y ( t ) z = z ( t ) \left\{\begin{array}{l}x=x(t) \\ y=y(t) \\ z=z(t)\end{array}\right. ⎩⎨⎧​x=x(t)y=y(t)z=z(t)​
  • 空間曲線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思想是:**在知道曲線的一般方程後,向哪個面投影,就消去方程組中垂直于哪個面坐标軸的變量表示,得到f(a,b),根據柱面知識,這就是柱面方程形式,進而可以用柱面方程表示投影柱面和投影曲線。**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 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

    空間中的平面:

    點法式方程:由平面上一點P0(x,y,z)與平面的法向量n={A,B,C}确定,這裡确切的說應該是經過點p0與法向量垂直.,根據垂直的充要條件,兩個向量的數量積等于0,是以n.pp0=0: A ( x − x 0 ) + B ( y − y 0 ) + C ( z − z 0 ) = 0 A\left(x-x_{0}\right)+B\left(y-y_{0}\right)+C\left(z-z_{0}\right)=0 A(x−x0​)+B(y−y0​)+C(z−z0​)=0,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注:[^1]背後隐藏的原理:平面過一點,法向量垂直與平面,那麼必有平面有一個交點垂足,進而兩點确定一條直線,這裡就有個邏輯上的問題了,三點确定一個平面,這裡隻有兩個點如何唯一确定一個平面呢??第三個點在哪裡呢?肯定是有第三個點的,這個第三點就是上面公式所要解決的問題,反向推理,假設存在第三點p0(x0,y0,z0),那麼法向量與p0p一定是點乘等于0,進而求得公式。

    特殊位置的平面方程:

    由點法式公式展開,可得到一般方程 A x + B y + C z + D = 0 Ax+By+Cz+D=0 Ax+By+Cz+D=0,這裡的ABC是特指的,不再是系數了,而是指法向量.所謂特殊位置指的就是法向量坐标其中之一為0時的情形:

    A=0;法向量為{0,B,C}與基本機關向量i{1,0,0}垂直,是以平面與x軸平行。

    解釋:詳見注[2]注[3]

    B=0;與y軸平行

    c=0;與z軸平行

    D=0;平面是過原點,詳見注[^4]

    A=D=0;通過x軸(A=0千成不要以為隻有垂直時平行x軸,其實是切x軸全長的,D=0是過原點,是以隻能是過x軸)

    A=B=0;平行于xoy面,可化簡成z=h形式。(相當于這個法向量在x軸上與y軸的投影都為零,那隻能是Z軸,與z軸垂直的面就是平行于xoy的面)。

    A,B,C,D都不為0,與三個坐标軸必有一個交點坐标為(a,b,c),這個坐标稱為在xyz軸上的截距。 x a + y b + z c = 1 \frac{x}{a}+\frac{y}{b}+\frac{z}{c}=1 ax​+by​+cz​=1這個公式稱為截距式方程。

    截距的定義是很好了解的,關鍵是如何由一般方程取得截距????

    1、寫出一般方程表達式:Ax+By+cZ+D=0

    2、D移到等号右邊 Ax+By+cZ=-D

    3、等号兩邊同時除以-D (Ax+By+cZ)/ (-D)=1化簡成截距方程的形式,可以截距。

    注:[^2]法向量能否從空間中想像的到呢?{0,B,C}是什麼樣子的呢?

    由于是向量,是以肯定是空間中的一條有方向的直線,那麼向量任取兩點,那向量A=0的坐标形式x2-x1=0,能說明什麼呢?肯定是垂直切x軸的一個面

    注[^3]:想像一下與x軸平行的樣子???

    接:注[^2],既然法向量是切x軸的一個面,那麼與法向量垂直的面,要麼是切y軸要麼是切z軸,但總之是與x軸平行,有無數個這樣的面。

    注:[^4]D=0是什麼樣子的呢?

    D其實是點法式方程的展開後,-(Ax0+By0+Cz0),因為(x0,y0,z0)幾何上表示的是已知點p0.又因為D=0,而前面的法向量{A,B,C}不全為0,是以隻能是已知點就是原點(0,0,0),所在無論法向量的三個坐标值有沒有為0的,平面肯定是過原點的。

    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夾角:定義為兩個平面法向量平面夾角中的銳角。 cos ⁡ θ = ∣ cos ⁡ ( ( n 1 , n 2 ) ^ ) ∣ \cos \theta=\left|\cos \left(\widehat{(n1, n2)}\right)\right| cosθ=∣∣∣​cos((n1,n2)

    ​)∣∣∣​,法向量夾角餘弦的絕對值等于兩平面夾角的餘弦。利用前面數量積的公式,可求得 c o s ( θ ) cos(\theta) cos(θ),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兩平面特殊的位置關系:垂直:點乘為0,也就是A1A2+B1B2+C1C2=0

    ​ 平行: A 1 A 2 = B 1 B 2 = C 1 C 2 \frac{A_{1}}{A_{2}}=\frac{B_{1}}{B_{2}}=\frac{C_{1}}{C_{2}} A2​A1​​=B2​B1​​=C2​C1​​

    這裡一定要與向量平行充要條件aXb=0要區分開來,也就是要想像出向量平行的樣子???平面平行的樣子???

    向量平行時,aXb=0,最有效的了解是,aXb的方向是同時垂直于a,b(也就是ab所确定平面),而=0時,要麼是,a或b是零向量,要麼就是aXb與ab同一個面,而aXb的方向同一面上與ab垂直,那隻能是ab平行了。

    平面平行,法向量是平行的,這裡一定要了解法向量隻代表平面的方向,不太注重大小,可以長度就是機關長度。法向量平行的,其實不光是法向量,隻要是向量平行,那他們的坐标一定是成比例的,這其實是個定理。深究一下也可以,這個定理就是共線定理,若b≠0,則a//b的充要條件是存在唯一實數λ,使向量a=λ向量b。是以平行向量,也叫共線向量。

    空間中的直線:

    點向式方程(也叫對稱式方程):由直線上的一個點p(x,y,z)和直線一個方向向量v={l,m,n}。注:什麼是方向向量呢?就是與直線平行的非零向量。由平行可知,對應點的坐标是成比例的。是以直線上任意一點滿足: x − x 0 l = y − y 0 m = z − z 0 n \frac{x-x_{0}}{l}=\frac{y-y_{0}}{m}=\frac{z-z_{0}}{n} lx−x0​​=my−y0​​=nz−z0​​,如下圖所示:

    高等數學複習之空間解析幾何

    參數式方程:令點向式方程: x − x 0 l = y − y 0 m = z − z 0 n = t \frac{x-x_{0}}{l}=\frac{y-y_{0}}{m}=\frac{z-z_{0}}{n}=t lx−x0​​=my−y0​​=nz−z0​​=t,則xyz都可用t來表示: { x = x 0 + l t y = y 0 + m t z = z 0 + n t \left\{\begin{array}{c}x=x_{0}+l t \\ y=y_{0}+m t \\ z=z_{0}+n t\end{array}\right. ⎩⎨⎧​x=x0​+lty=y0​+mtz=z0​+nt​

    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夾角:定義為兩條直線方向向量夾角中的銳角。設兩直線方向向為v1{l1,m1,n1},v2{l2,m2,n2},于是 cos ⁡ θ = ∣ cos ⁡ ( ( v 1 , v 2 ) ^ ) ∣ \cos \theta=\left|\cos \left(\widehat{(v1, v2)}\right)\right| cosθ=∣∣∣​cos((v1,v2)

    ​)∣∣∣​,其他兩直線夾角餘弦的計算公式,垂直,平行,與平面夾角是類似的。

    直線與平面的夾角:直線與其在平面上投影的直線的夾角。夾角[0,90o].直線方向向量v與平面的法向向量n的夾角中銳角 θ \theta θ與直線與平面夾角 ϕ \phi ϕ 互餘。是以 cos ⁡ θ = ∣ cos ⁡ ( ( v , n ) ^ ) ∣ \cos \theta=\left|\cos \left(\widehat{(v, n)}\right)\right| cosθ=∣∣∣​cos((v,n)

    ​)∣∣∣​, sin ⁡ ϕ = ∣ cos ⁡ ( ( v , n ) ^ ) ∣ \sin \phi=\left|\cos \left(\widehat{(v, n)}\right)\right| sinϕ=∣∣∣​cos((v,n)

    ​)∣∣∣​. 直線與平面夾角正弦計算公式與平面與平面,直線與直線類似,但平行與垂直不同,垂直是成比例,平行是坐标乘積等于0(因為是互餘關系)

    點到平面的距離公式: d = ∣ A x 0 + B y 0 + C z 0 + D ∣ A 2 + B 2 + C 8 . d=\frac{\left|A x_{0}+B y_{0}+C z_{0}+D\right|}{\sqrt{A^{2}+B^{2}+C^{8}}} . d=A2+B2+C8

    ​∣Ax0​+By0​+Cz0​+D∣​.(A,B,C)是平面的法向量,(x0,y0,z0)是點。推導就是用了數量積,法向量與點到平面的向量數量積。、

    • 常見的二次曲面

    什麼是二次曲面?是由三元二次方程确定的曲面。注:平面是三元一次方程。

    球面、圓柱面、旋轉抛物面都是二次曲面。其他常見二次曲面:

    橢球面:

    方程: x 2 a 2 + y 2 b 2 + z 2 c 2 = 1 ( \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 a2x2​+b2y2​+c2z2​=1( 其中, a > 0 , b > 0 , c > 0 ) a>0, b>0, c>0) a>0,b>0,c>0)當a=b=c時,x^2 + y^2 + z^2= a^2,即球面。

    當a,b,c有兩個相等時,方程表示為旋轉橢球面。

    橢圓抛物面:

    方程: z = x 2 a 2 + y 2 b 2 ( z=\frac{x^{2}}{a^{2}}+\frac{y^{2}}{b^{2}}( z=a2x2​+b2y2​( 其中, a > 0 , b > 0 a>0, b>0 a>0,b>0 )

    當a=b時,z=(x^2 + y^2) / a^2;變成了旋轉抛物面。

    随圓錐面:

    方程: z 2 = x 2 a 2 + y 2 b 2 ( z^{2}=\frac{x^{2}}{a^{2}}+\frac{y^{2}}{b^{2}} \quad( z2=a2x2​+b2y2​( 其中, a > 0 , b > 0 ) a>0, b>0) a>0,b>0)

    當a=b,變成圓錐面。

    當z=sqr(x^2 + y^2),表示頂點在原點開口朝上的圓錐面

    當z=-sqr(x^2 + y^2),表示頂點在原點開口朝下的圓錐面

    單葉雙曲面:了解下就行!!

    方程: x 2 a 2 + y 2 b 2 − z 2 c 2 = 1 \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 \quad a2x2​+b2y2​−c2z2​=1 (其中, a > 0 , b > 0 , c > 0 a>0, b>0, c>0 a>0,b>0,c>0 )

    雙葉雙曲面:

    方程: x 2 a 2 + y 2 b 2 − z 2 c 2 = − 1 \frac{x^{2}}{a^{2}}+\frac{y^{2}}{b^{2}}-\frac{z^{2}}{c^{2}}=-1 a2x2​+b2y2​−c2z2​=−1 (其中, a > 0 , b > 0 , c > 0 ) \left.a>0, b>0, c>0\right) a>0,b>0,c>0)

    總結:看了下,高數第一章的内容,斷斷續續進行了一個多月,還是有些壓力的。也可能是基礎太差了吧!到這裡算是一個了結,先放一 下吧!集中精力,備考另外三科!有所得最重要,至于過不過的,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