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之前,弗裡德曼是一位中東問題專家,著有《貝魯特到耶路撒冷》、《靈芝》和《橄榄樹》等暢銷書。
這本書的扉頁寫着:"創新讓你與衆不同。

非常認同這句話,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争讓企業意識到,市場和利潤基本上是為創新者和上司者準備的。雖然創新是一個需要内向和宣傳的概念,但它帶來的價值确實豐富了全球産業鍊,而今天,創新使得不斷整合的産品和技術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500年前,哥倫布使用當時不起眼的導航技術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他安全傳回并告訴世界,世界是圓的。今天,弗裡德曼在印度找到了平坦的世界。世界是平坦的結論最初被印度的軟體外包行業所震驚。弗裡德曼對技術變革帶來的全球化的巨大變化感到震驚,是以他覺得"當我睡着的時候,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坦!"
在這本書中,弗裡德曼以他獨特的視角,将世界扁平化的過程分為六個部分:
世界如何變得平坦
擁有平坦世界的美國
開發中國家與平坦的世界
擁有扁平化世界的公司
地緣政治與平坦的世界
結論:想象力
世界是如何變得平坦的?世界正在趨于平緩的事實意味着什麼?
在當今通過資訊技術緊密連接配接和便捷連接配接的互聯世界中,有可能以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實作一切。是以,當今時代财富的象征,已經得到了軟體、智慧、複合算法、進階技術人員、呼叫中心、傳輸協定、光學技術的突破。弗裡德曼認為,平面世界是個人電腦、光纖電纜和工作流程軟體的結合,當今全球化背後的主要驅動力不再是國家,不再是公司,而是個人。為了得出這一結論,弗裡德曼将全球化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492年持續到1800年。這是全球化的1.0版本,講述了國家和實力的故事,主要問題是我的國家在全球競争中扮演什麼角色?我如何走出國門,利用我國的力量與他人合作。
第二階段從1800年持續到2000年。這是全球化的2.0版本,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國公司,他們必須出國尋找市場和勞動力。
2000年後,當全球3.0版被夷為平地時,競争是由個人合作和全球範圍内的競争推動的,在這個階段,中國和印度将形成歐美之間的激烈競争。
美國有一個平坦的世界。
當弗裡德曼發現民主化、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開源軟體、外包和離岸業務、供應鍊管理技術、搜尋引擎等已成為使世界變得扁平化的主要驅動力時,越來越多的人,特别是開發中國家的印度和中國,在進入全球化經濟時開始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機會。
作為一個美國人,從美國人的角度看待外包和網際網路等技術趨勢的影響,弗裡德曼首先意識到,技術變革的可能性使印度、中國能夠在新的全球競争中競争,而美國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廉,造成了失業、工業空心化等諸多問題,使兩國在國際競争中更加強大。但與此同時,通過對多家印度外包公司的采訪,其中大部分是美國投資者的多數股權,弗裡德曼不得不承認,美國人不僅享受廉價勞動力的服務,還分享了這些公司的資本增值。
弗裡德曼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一些采訪場景,特别是他與受訪者的對話。一種情況是,Jerry Rao的公司是孟買人,在州,聯邦和會計師事務所承擔了許多财務外包工作,通過他自己開發的軟體和網際網路技術為這些美國人提供服務。
弗裡德曼:"這些工作大多外包給你,美國的會計師是做什麼的?""
Rao:"美國會計師根本不需要呆在辦公室裡,他們可以坐在加州的海灘上給我們發電子郵件說,'Rao,你擅長紐約州的納稅申報表,湯姆的檔案适合你。索尼娅,你和你的同伴負責華盛頓和佛羅裡達州的幾個納稅申報表。其他聲明很複雜,是以我自己做。"順便說一句,索尼娅在家工作,公司根本不用付錢給她。"
從這次問答環節中不難看出,美國會計師可以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更多的閑暇時間,更接近客戶,做更多的增值工作,并在未來的競争中更具競争力。
如今,絕大多數企業的發展都依賴于在客戶價值中實作自身價值的能力,那麼,誰能更貼近客戶,誰就能更敏銳地把握客戶需求的變化趨勢,進而通過更快地滿足客戶需求,獲得自己的發展。
以較低的成本外包繁瑣,可分解的低端業務,并允許時間和精力更接近客戶,這對美國内外都是一件好事。
整個世界都在全球變化的浪潮中發生了變化,在弗裡德曼看來,世界的逐漸扁平化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競争,更是國家權力結構和商業模式的轉變。但是,當我們走到一起,站在我們自己的觀點上,站在開發中國家的立場上時,我們不禁會問自己一個問題:世界是平的嗎?
回到書中,弗裡德曼得出結論,扁平化世界有10個動機,其中前四個是:
1989年11月9日,創新時代的到來——柏林牆的倒塌和Windows作業系統的建立;
1995年8月9日,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網景的推出;
工作流軟體 - 讓人們的應用程式互相通信;
上傳以利用社群的力量。
柏林牆的倒塌不僅使更多的人能夠進入彼此的知識網絡,而且幫助他們接受共同的标準,包括經濟運作标準、會計标準、銀行标準、計算機制造标準和經濟檔案寫作标準。
這些共同的标準創造了一個更扁平的競争平台,是以Windows作業系統的崩潰和柏林牆的倒塌開始了扁平化世界的過程。
然後是Netscape,它曾經像一顆燦爛的流星一樣劈開了天空,并創造了第一個流行的浏覽器,商業浏覽器,使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學習通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技術的這場革命幫助世界扳平了比分。
在同一地理位置或地區的人員之間的工作協作,在計算網絡裝置的支援下,允許人們劃分、标準化工作并将其配置設定給能夠完成工作的最佳人員。
同時,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人們不再隻是消費者,而是日益成為各種生産者,無論是個人上傳還是集體上傳,都已經成為扁平化世界的有力因素。弗裡德曼專注于三種主要的上傳形式:社群開發軟體活動(也稱為開源社群),維基百科和部落格/播客。
因為幾乎每個能上網的人都可以寫部落格和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打破了傳統媒體對資訊的壟斷,這種情況可能會導緻新聞報道不一緻,但它,更好地保證了公衆擷取資訊的真實性。
世界的扁平化給整個軟體行業帶來了沖擊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軟體的應用改變了時間和空間的含義。劉偉在《心雕龍》一書中曾幻想過"如此沉默,思考了幾千年;它曾經是,隻是想象,今天它似乎已經成為現實。
是以有些人說是軟體把世界夷為平地。
弗裡德曼總結了世界扁平化的十大驅動因素,其次是外包,離岸業務,供應鍊,包裝,搜尋引擎和其他新技術。
由于印度無法獲得自然資源,它特别重視國家知識資本的發展,在科學,工程和醫學領域培養了大量精英。然而,直到1990年代中期,印度還無法為大多數科技人才提供好工作,他們的理想選擇是去美國。随着世界趨于平緩,美國發現自己能夠利用印度本身的人力資本财富。随着新世紀的到來,Y2K計算機危機——"千年蟲"也來了,印度的時機有所準備,在Y2K面前,美印開始加強合作,這極大地促成了世界扁平化的程序。個人計算機、網絡和光纖電纜的結合提供了一種在水準層面上進行協作和創造價值的新方式:外包。當Y2K問題得到解決時,新的商機出現了:電子商務,因為合作不是放慢速度,而是加速。
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貿組織為另一種形式的合作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推動力:離岸業務。正如Y2K将印度和世界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外包水準一樣,加入Y2K将中國和世界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離岸業務水準。有人明白,中國之是以能夠發展離岸業務合作,是因為中國有很多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低成本是正确的,但低成本才是,高效率才是中國真正的優勢。
弗裡德曼以沃爾瑪和UPS為例,說明了供應鍊和包裝内兩個層面的合作。供應鍊是在供應商,零售商和客戶之間進行,以創造價值為目的,而内部包裝是一種與供應鍊不同并由第三方管理的物流方式。它們都是平坦世界的産物,在平坦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
谷歌、雅虎和MSN的搜尋服務将以更友善、更快捷的方式呈現他們幾乎所有需要的資訊,而數字、移動、個人和虛拟技術正在放大或增強所有其他使世界扁平化的力量。
這10個動态開始彙聚,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平台。然後,企業和個人開始接受新的習慣、技術和流程,從垂直的價值創造模式轉向水準價值創造模式,将新的世界平台和新的經營方式結合起來,實作第二大融合。最後,當扁平化程序開始時,來自中國、印度和前蘇聯等國的人們展開了競争和合作,開始了第三大趨同。這就是弗裡德曼總結的三重融合。
說到制造,讓我們從一些偏離主題的東西開始。
制造業是國家綜合競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工業主體,任何大國,為了自身的發展,制造業的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水準。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制造業國家。我一直認為,中國也是一個制造業大國。當我在大學時,老師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在課堂上非常認真地告訴我們:"中國隻有加工業,沒有真正的制造業。"那是1998年,聽到這個消息我震驚了,制造業占中國GDP的比重一直比較高,如果老師的話是對的,那麼當時的中國甚至連國家的整體競争力都不會質疑。
多年後,世界領先的制造業國家仍然是美國。部分原因是,随着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轉移到中國等開發中國家,他們集中在基礎工作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從基本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于做更多創造性的事情,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競争力。
是以,在歐美企業帶動的全球化程序中,國内企業在技術、管理、資本等方面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雖然我國制造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其水準與美國作為國際先進水準的代表仍存在差距,生産率低,能耗大,污染嚴重,産品以低端、低附加值為主,仍然是我國制造業面臨的一個問題,不知道老師的觀點沒有改變。曆史告訴我們,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世界可能仍然是一個坎坷的世界。
按照制造業的思想:制造業是工業化的主體,實作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一項艱巨曆史任務,資訊技術是我國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而資訊技術的關鍵在于軟體, 如果世界真的變得平坦,那麼中國軟體發展的機會在哪裡?
以中間件為例,中間件是繼作業系統和資料庫之後的另一個重要基礎軟體,以中間件為核心的技術架構平台建構的空間是未來幾年國際軟體産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但是中國在作業系統中,資料庫還沒有發展,中間件能發展嗎?
雖然"平淡"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平等"的概念,但它指的是尊重、信任、合作和分享。但是,随着世界正從價值創造的縱向模式向越來越橫向的價值創造模式轉變,當原來的指揮和控制成為今天的聯系與合作時,我們每個人正處在一個大規模的、全球性的習慣改變的開端,又有什麼賴于我們每個人能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真正參與到平等的合作與分享中來呢?
弗裡德曼還解釋說,當世界是平坦的,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人變得越來越平等。作為一名美國人,弗裡德曼首先考慮了扁平化對美國的影響,以及美國人如何避免扁平化的影響。
世界的平淡對整個美國是有好處的,但作為個體,隻有具備足夠的知識、技術、創造力和自我激勵水準,我們才能抓住機會,這個結論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同樣有說服力的。
美國人習慣于定義中産階級,弗裡德曼認為,新興中産階級的工作要求一個人成為一個好的合作者,操作員,擴充卡,口譯員,合成器,模型建構者,本地化或個性工作者,并學習如何學習,在工作中始終保持好奇心和熱情,與他人友好相處, 并發展右腦的技能。這些建議雖然針對美國人,但對任何想要在世界上競争的國家的人也很有用。
個人,都屬于一個國家,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也就是自己國家的發展,也會促進或制約個人的發展,當世界變得平淡無奇時,一個國家的發展取決于做三項基本任務:基礎設施(從網際網路寬帶和手機到現代機場和道路,他們把自己的人民與整個平坦的世界連接配接起來)。 正确的教育(将更多有創造力和合作性的人帶到一個扁平的世界平台)和正确的監管(從财政政策到法律法規,以最有成效的方式管理他們國家的人民與扁平世界平台之間的互動)。
弗裡德曼通過采訪和分析,認為開發中國家應該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确定本國在對外關系中的地位,采取一系列有效政策,為企業在平淡世界中生存創造有利環境。
這些政策包括宏觀經濟改革,以建立更加開放和競争的市場,進而調整基礎設施、監管機構、教育和文化建設,這可以幫助人們更積極地參與世界範圍的合作。
還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文化建設,因為每個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在世界扁平化的過程中,其文化都會在兩個方面産生影響。毫無疑問,開放、非排他性文化占了上風。
一方面,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幫助國家更好地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完成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結合,另一方面,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可以幫助政府更好地團結和團結本國人民,完成合作。
全球化的程序,在不同文化同化的同時,也幫助了一些國家和地區進一步弘揚和展示本國本土文化,成為世界競争的平台,使各種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結合在一起,不同的是,有些國家選擇保護和發展自己的本土文化,而有些國家, 更困惑。
如果世界真的越來越平坦,每個國家,每個企業,甚至個人,都受到全球化的打擊,那麼對于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來說,競争正在變得平等,競争中的機會正在變得平等,事實果真如此嗎?
弗裡德曼為公司應對扁平化提供了一系列建議的政策,他認為這是必要的,以便公司能夠在扁平化世界中處于領先地位。這些政策包括:當公司感受到平坦世界的壓力時,他們應該挖掘自己的潛力來迎接挑戰;小型企業必須迅速使用所有新工具來促進合作,使自己更具可擴充性,更快,更廣泛,更深入;當技術的開發和傳播使大公司能夠以更新的方式與客戶合作時,大公司應該學會為客戶提供自助服務,我的了解是,客戶應該參與公司産品和服務的設計和改進;在一個平坦的世界裡,"越來越多的工作,無論是内部的還是外部的,都需要協作,是以最好的公司是那些最擅長合作的公司;好的公司應該始終确定自己的核心業務,以及他們的核心競争力,并調整他們的投資;公司的轉讓業務應該設計為加快改革,降低成本,增加市場佔有率,并不斷發展壯大。
當然,這些政策都是很好的建議,并得到了實際例子的支援,但在中國,幾乎所有公司的現狀都與美國完全不同。盡管弗裡德曼在他的書中也指出,中國、印度和前蘇聯等國家,曾經遠遠超出發達國家,卻成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新興市場。然而,要使第三世界國家有更多平等的競争機會,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在競争中站穩腳跟,甚至要走在前面。
随着改革開放程序的加快,随着加入WTO近20年,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在這樣一個時代,社會達爾文主義日趨激烈,科技進步和文明的外衣、弱肉強食的規律依然存在, 但它的風格更加溫柔和隐蔽。
中國目前的情況之一是,一些跨國公司憑借積累的經驗和資源,通過收購中國公司直接進入并占領中國市場佔有率。例如,歐萊雅(L'Oreal)尚未找到進入大衆護膚品市場的切入點。當時,Little Nurse排名第三,僅次于Magnolia Oil(OLAY)和Daboo,市場佔有率為5%,品牌知名度高達90%。結果,歐萊雅收購了包括品牌在内的小型護士,在全國擁有28萬家門店,并在湖北省宜昌市建立了一個生産基地,然後歐萊雅通過小型護士的大型銷售網絡銷售了自己的流行化妝品"Kanil"和"Mibolian"。
同樣在啤酒市場,例如,2004年外商投資掀起了中國啤酒企業并購的浪潮,其中青島啤酒被百威的母公司AB公司收購27%的股份,直到今天,青島、華潤和哈啤酒都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權,留下了燕京,最後一個民族品牌仍由中國控制。這些經營多年的企業,在國内市場表現良好,終于成為跨國企業巨頭在中國的棋子,成為他們全球戰略布局的一部分,未來,不知道是否會有機會走向國際市場。
從例子中發現真相,其實世界并沒有越來越平淡,相反,世界正在"堆放"新的崎岖不平。面對一個更加"扁平化"或參差不齊的世界,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管怎樣,自己要繳納學費,我們今天支付學費,是針對明天的"走出老師",關鍵是要同時繳納學費,如何盡快學習, 學習應該掌握什麼。
正如一位央行官員在談到中美貿易關系時所說:"起初,我們害怕狼來了;我們害怕狼來了。說到做狼,我想到了華為,中國通信行業四大巨頭,龍騰、大唐、中興和華為,現在隻有華為是唯一的一隻,從北方的冬天到春天,再到土狼的襲擊,華為的努力一直讓我們關注和思考。
是以,如果你帶着一種苦惱的心情去看它,"世界是平的",絕對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