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前言:

1959年,北韓為了革命精神,宣傳黨組織紅色文化,北韓決定派出以勞動黨中央委員樸永存為團長組成一支考察部隊,到中國東北尋訪戰迹。

金日成

臨行前,北韓元首金日成在萬景台接見這個考察團的主要成員,對樸永存特别叮囑:“你還記得張蔚華嗎?他是我的生死兄弟,他至今已經犧牲20年了,可我還沒有問候他的遺屬。這次前去考察,你一定要幫我找到他們。”

金日成作為北韓元首,是怎樣認識張蔚華的,最後張蔚華的遺屬找到了嗎?

金日成的生死兄弟張蔚華

張蔚華的名字在大陸大部分人來說是陌生的,但這個名字在北韓可是家喻戶曉,在北韓更是有“不知道張蔚華,便不是北韓人”一說。張蔚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這一切都要從張蔚華和金日成的父輩們說起。

1917年冬天,中國東北吉林省撫松縣來了一名外國人,他就是金日成的父親金亨稷。當時日本對北韓進行了侵略,金亨稷為了抗日,在平壤組織了地下反日組織北韓國民會,遭到日軍的追捕,無奈之下,金亨稷拖家帶口逃到了中國。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金亨稷

雖然一時流亡在外,但金亨稷的愛情之情從未改變,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他能成為國家的頂梁柱,是以起名為“成柱”。

由于金亨稷是北韓人,導緻撫松縣政府遲遲不允許他們一家人落戶,就在金亨稷一家走投無路之時,金亨稷一個善良的舉動讓他認識了摯友張萬程。

張萬程是張蔚華的父親,當時張萬程正患有非常嚴重的傷寒病,請遍了附近的名醫也依舊無濟于事,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金亨稷的耳中,恰好金亨稷擅長醫術,主動到張家看診。

經過金亨稷的幾天診治,張萬程的病竟神奇般逐漸好轉,這讓張家對金亨稷感激不已。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張萬程和當地士紳一起到撫松縣政府那裡遊說,終于解決了金亨稷一家的落戶問題,并且張萬程還與金亨稷結拜為兄弟,成為莫逆之交。

在父輩們的影響下,張蔚華和金日成自然就成為了好朋友,從小一起長大,有着深厚的友誼。即使長大後分别,也依舊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

1927年,從小接受父親愛國情懷熏陶下的金日成離開撫松縣,到吉林市毓文中學讀書。當時年僅15歲的金日成就已經成立了最初的革命組織,成為“打倒帝國主義同盟會”中的一員。在學校時期,金日成接觸了中國共産黨在東北的地下組織,并在其影響下,秘密在學校裡發展北韓進步愛國人士參加反帝同盟會。

自從金日成離開後,張蔚華就提不起精神,他十分想念童年夥伴,甚至辍學在家。張萬程多次勸張蔚華去沈陽求學,但其還是想要去吉林尋找金日成。

張蔚華想起金日成臨走時對他說的話:“我要去尋找共産黨,拯救我的國家!”于是在一個暴風雪的晚上,張蔚華偷偷把父親的護身手槍帶在身上,獨自一人偷跑出家裡,踏上了去吉林市的道路。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張蔚華像

即将從毓文中學畢業的金日成一天上課時,忽然一位老校工進來說:“外面有個從長白山趕來的年輕人,說要見你。”金日成懷着疑惑來到門外,就看見張蔚華滿臉憨傻地笑。見到金日成,張蔚華慢慢掏出手槍給金日成看,說:“成柱,我也來參加革命了!”

金日成雖然對張蔚華的行為感到非常吃驚,但多年來的相處金日成也了解張蔚華的為人,敢想敢幹,不怕危險,是一個堅韌的中國人。

金日成很感動,但還是勸張蔚華能夠回去,可張蔚華的态度十分堅決,表示此次就是來參加革命的,怎能半途而廢!沒有辦法,金日成隻好派張蔚華到距吉林不遠的榆樹屯,以教書為掩護進行地下工作。

一直到第二年,張蔚華的哥哥張蔚中到吉林尋他回鄉。此時金日成已從毓文中學畢業,要到大山裡去拉武裝。張蔚華雖然不情願,但也不得不離開。臨行前金日成也倍感不舍,他告訴張蔚華:“等你學成我們再共同戰鬥!”張蔚華含着淚離開了。

在吉林這一年裡,金日成已經将張蔚華發展為“共青同盟”組織的成員,張蔚華此次回鄉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撫松也要組織黨的外圍組織開展地下鬥争。

少年玩伴和相同的志向,兩個好朋友就此展開一段段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故事。

張蔚華兩救金日成

金日成到了晚年,總會對人生有所感歎,他無數次想起童年玩伴張蔚華時,就會淚流滿面。

自從金日成從毓文中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吉林,不久在吉林附近的卡倫鄉間組織了地下抗日武裝。同年6月,金日成因卡倫會議上提出的舉行武裝暴動失敗被捕入獄,雖然暫時失去了自由,但金日成的革命精神依舊像火一樣熱烈。

1930年,出獄後金日成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吉林伊通縣孤榆樹村,秘密組織北韓抗日救國革命軍。由于此前在關東境内發生了兩起激進分子組織的暴動,是以東北軍閥和日本駐吉林的軍警特務,對吉林市進行了嚴格的戒備。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進吉林容易出吉林難,就當金日成準備在伊通縣進行秘密組織時,才發現情況非常嚴峻,根本不利于發展組織,于是經吉林去敦化山區開展工作。

可他發現吉林的城門、火車站等各個交通要道都進行了嚴格的管控,日本還派出了大量的特務在暗中觀察。為了保護金日成能夠順利地離開吉林,同盟會的幾個女同志準備穿上華麗的衣服,裝扮成富家小姐以團團簇擁的方式将金日成帶出吉林。

但到了火車站卻發現有大量警察逐一盤查旅客,再加上他們的身上還裝着同盟會的機密檔案,這樣直接過檢查的風險實在太大。金日成不能拿同志們的生命開玩笑,他沒上火車,而是到距吉林10裡的小站上了車。

然而火車上也并不是完全安全,時常有軍警和日本特務對旅客進行盤查,對北韓人的搜查更是仔細。金日成感到一陣絕望,他眼看着軍警朝着他檢查過來,隻好在車廂中不停地挪動地方。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但車廂是有限的,金日成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就在他絕望之際,不承想居然在火車上遇到了張蔚華。

張蔚華自從上次與金日成分别後,就一直盼望着金日成組織北韓革命武裝的消息。去年金日成被捕的消息傳回撫松時,張蔚華非常着急。

後來他偶然聽說金日成又回到了吉林,就想着再見一面,但張蔚華在吉林耽擱數日也沒能找到金日成,就準備獨自去沈陽讀書,沒想到居然在火車上遇到了金日成。

得知金日成的處境很危險,張蔚華二話不說就将金日成拉進了自己的一等包廂内藏身。此時外面的軍警已經将所有包廂都上了鎖,逐個檢查。因為一等包廂大多是權貴所在的地方,那些軍警和日本特務查得并不嚴格,是以金日成有驚無險地躲過了檢查。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金日成

待軍警等人走遠後,金日成才松了一口氣。到了海龍車站,兩人互相擁抱做了告别,約定在張蔚華畢業後一定帶着他一起參加革命。

再見張蔚華時已經是1937年的夏天了,那時金日成正在日僞統治的北滿開展遊擊戰争。幾年的時間裡,他已經在中國東北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北韓人民革命軍。就在與敵人在吉林山區進行周旋時,由于敵衆我寡的形勢下,金日成和戰友們被逼至撫松馬鞍山區的重重密林當中。

日軍數量遠超金日成部隊,将密林圍得水洩不通。金日成部隊的糧食彈藥已經所剩無幾,眼看部隊将會活活困死在這裡,金日成想到了好兄弟張蔚華,想要尋求他的幫助。但就當今日華将這個想法說出來後,卻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

大家認為張蔚華畢竟家境殷實,雖然前幾年受到了革命的影響,但誰也不能保證如今的張蔚華變成了什麼樣子,萬一與日本人勾結在一起,那麼他們的蹤迹一定會被發現。可金日成力排衆議堅決相信張蔚華的為人,他堅持派人下山尋找張蔚華。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正如金日成所相信的那樣,張蔚華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中國共産黨員。這些年他不但娶妻生子,還開了一家照相館。對外他是一個小老闆,其實在暗中他是一個地下工作者。

當金日成派出的隊伍找到他時,張蔚華激動得不禁淚流滿面,這些年他一直尋找着好兄弟的下落。按照北韓聯絡員的約定,幾日後張蔚華如約來到了撫松城外廟嶺的一個岩洞裡。

多年不見,兩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已然變成了青年模樣,剛一見面張蔚華就激動地哭了,金日成也紅了眼眶,為了掩飾激動,金日成還開玩笑地說:“蔚華,你怎麼見了我老是哭啊?”

在山洞中,兩人整整談了3個小時,将多年來的思念全部融入了關心的話語中。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次見面竟是他們人生中最後一次見面。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金日成

在得知金日成部隊所遇到的困難時,張蔚華胸有成竹地答應,一定會為他們送來物資。果然不到十天時間,張蔚華就在撫松籌集了一大筆資金和軍需物資。有棉花、布匹、糧食、煤油等等。

就這樣,張蔚華在暗中為金日成的部隊提供了許多幫助,期間他們一直聯系着。直到1937年秋天,日僞搜尋更加嚴格,金日成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聯系到張蔚華了,他不禁感到隐隐不安。

又過了幾天,金日成越發感到擔心,立即派人到張蔚華的照相館檢視情況,卻隻見到照相館緊閉大門,張蔚華也不見蹤影。金日成非常擔心,經四處打探,才終于得知了張蔚華的下落。

張蔚華暴露了,而出賣張蔚華的是金日成的同學鄭學海。鄭學海早年也是個地下工作者,可後來他經不住敵人抛出的誘惑,轉身變成了叛徒。此次就是他從張蔚華口中套出了他為金日成送物資的事情。

很快日僞就将照相館團團包圍,張蔚華也被下了大獄。為了套出金日成的下落,敵人無所不用其極,張蔚華經手了各種刑具的拷問,始終沒有透露一個字。張蔚華受盡了苦楚,其父張萬程花了重金才将兒子以“保外就醫”的名義接出。

被救出的張蔚華被折磨得體無完膚,他将身邊所有人都支開,顫顫巍巍地給金日成寫了一封信,之後便走到照相館的一間暗室裡,拿起一瓶升貢液就喝入了肚中。

張蔚華死了,敵人再也沒有辦法任何缺口找出金日成的下落。等金日成得知消息時,已經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同時帶來的還有張蔚華給他寫的信,信上說:“成柱:敵人正派特務秘密偵察北韓人民革命軍司令部所在地。請速還司令部要緊!張蔚華絕筆。”

金日成泣不成聲,好兄弟為了北韓革命軍的司令部,為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共同僚業死在了敵人的迫害下,他不甘、很痛心。而當時張蔚華的兒子張金泉才4歲,女兒張金祿才剛剛出生。

金日成尋找張蔚華後人,兩家再續前緣

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金日成成為了内閣首相,雖然忙于政務,但始終沒有忘記張蔚華對北韓人民的恩情。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1959年,北韓為了革命精神,宣傳黨組織紅色文化,北韓決定派出以勞動黨中央委員樸永存為團長組成一支考察部隊,到中國東北尋訪戰迹。臨行前,金日成特意囑咐樸永存:“你還記得張蔚華嗎?他是我的生死兄弟,他至今已經犧牲20年了,可我還沒有問候他的遺屬。這次前去考察,你一定要幫我找到他們。”

樸永存帶領着考察團一路抵達中國東北,立即忙于考察和走訪,他們的足迹踏遍了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樸永存曾與金日成一起戰鬥過,對張蔚華的貢獻也看在眼裡,他在到吉林撫松之前,就已經通過中國對外接待部門尋找張蔚華遺屬的下落。

中國方面對此十分重視,不久就找到了張蔚華的遺屬。張蔚華的父親張萬程已在1954年去世,張蔚華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均在撫松縣生活。

當樸永存到達張蔚華家中表達金日成的問候時,張蔚華的妻子感動不已,她拿出了一張封存多年的照片,那是張蔚華與金日成的胞弟金哲柱在撫松時拍得一張合影,這也是張蔚華唯一一張遺照。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為了感謝金日成對張蔚華的懷念之情,張蔚華妻子就将照片送給了北韓。見到照片上的張蔚華時,金日成難掩悲戚神色。他訓示張蔚華的照片陳列在平壤建立的民族解放戰争博物館中。

通過這次考察,北韓抗戰曆史被還原,張蔚華的事迹也在北韓中傳播開來,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不久,金日成又收到了一封從中國吉林寄來的信。是張蔚華的長子張金泉寫來的,長達七張的信中,張金泉向金日成講述了自父親死後一家人的坎坷與艱辛,同時表達了對金日成的不忘之情的感謝。

1984年,金日成乘坐列車從北韓一路直駛中國,在經過吉林地界時,金日成忽然對随行的中國外交部負責人表示:“真希望見到張蔚華的後代。”但此次金日成有更重要的任務。于是金日成拜托中國外交負責人為張蔚華後代送去了禮物。

此時張蔚華的妻子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張金泉在收到禮物後向金日成表達了感謝,這讓金日成愈發想要見到他們。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金日成

1985年,金日成專門邀請張金泉和張金祿到平壤錦繡山議事堂一聚,金日成作為北韓的國家元首,在外交場合是不能說外國話的,但這次金日成卻破例說了中國話,這讓張家人都感到了無上光榮,這也說明金日成對張蔚華一家的重視。

在北韓觀光的那幾天,張金泉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在北韓人民中是一位衆所周知的大英雄,他不禁感動落淚。半個月後,當張金泉兄妹倆離開北韓之際,金日成還特地為他們送行,張氏兄妹更是感動不已。

1992年10月27日是張蔚華犧牲55周年紀念日,張氏兄妹準備為父親在吉林撫松的墓樹立一塊石碑,便想請金日成能為墓碑題寫碑文,金提成當即表示:“以我的名字給你父親立一塊碑怎麼樣?”

當天,金日成主席的委派,北韓勞動黨中央黨史研究所的同志們專程乘車來到中國邊境,吉林和撫松市委負責人親自迎接金日成主席為張蔚華烈士刻字的紀念碑。

59年北韓代表到東北尋訪戰迹,金日成囑咐:幫我尋生死弟兄遺屬
隻見紀念碑上镌刻着:張蔚華烈士的革命業績是朝中兩國人民友誼的光輝典範。烈士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業績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