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至今背負着曆史污名的田中城

◆蔣豐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這是已經不知道被多少人傳誦的“金句”。對此,我們的體會是:旅行中,人生也會有一些意外的發現。

2022年11月3日,在日本“文化節”休假的日子,我們從東京乘坐新幹線列車前往靜岡車站,然後換車前往藤枝市鄉土博物館,因為那裡從泰巖曆史美術館借了一批文物,正在舉辦《天下人和東海的戰國大名展》,其中還有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之間互相來往的信函。展覽開辦之前,媒體已經熱熱鬧鬧地報道一番了。

至今背負着曆史污名的田中城

細細端詳着展櫃裡面日本“戰國三傑”中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兩人的信函,我們發現了一點“秘密”——那就是織田信長的信函中使用了許多漢字,而豐臣秀吉的信函中大多是平假名。在日本古代社會,如何使用漢字,是一個人出身、教養、學識的表現。而這些信函,從另外一個側面把豐臣秀吉出身的低下“曝光”了。從我們已經閱讀過的相當數量的豐臣秀吉的人物傳記裡面,還沒有作者清楚地談到過這一點。

這裡,不多談這個展覽。而是談在回程中我們看到那個蓮花寺地藏尊的時候,發現現在的藤枝市是江戶時代的田中藩,并且建有“田中城”。已經成為“日本古城控”的我們,立即開始尋找“田中城”。

可惜,田中城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了,隻能夠一路走來,尋尋覓覓,從藤枝市立西益津國小校、藤枝市鄉土博物館、姥池、三之堀、二之堀、三日月堀、大手門等帶有标示性的紀念說明牌中去想象那座古城了。

至今背負着曆史污名的田中城

據說,這座城原來是大名今川家在1537年(天文六年)興建的。到了1570年(永祿三年)的時候,“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揮師而至,不僅導緻城主易人,也讓城名從“德一色城”改名為“田中城”。為什麼改叫這個名字,我們至今也沒有搞清楚。

12年後的1582年(天正十年),京都那裡發生“本能寺之變”,“戰國首傑”織田信長在百般絕望之中自焚身亡,德川軍則在這裡參與“甲州征伐”,迫使城主忍辱開城,德川家的高力清長成為一代新的城主。

如果隻是搶來搶去、殺來殺去,這座小城可能還不會史上留名。因為那個時代,日本的城堡已經有數萬之多。最讓曆史不能忘記的是,1616年(元和二年)1月21日,德川家康路過田中城,當晚小憩住宿,受到京都豪商茶屋四郎次郎的宴請,其菜肴是号稱日本“三大料理”之一的天麸羅(油炸大蝦等)。沒有想到,德川家康吃後當天晚上就感覺全身不舒服。幾天以後,回到駿府城便死去了。

這樣一來,小小的田中城,就成為了讓“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中毒至死的一座古城,成為背着難以洗刷的曆史污名的一座古城。田中城,是以在日本城廓史上有了特殊的位置。

至今背負着曆史污名的田中城

說到這裡,我們無意為田中城洗白。因為它與我們中國的曆史、中華民族的曆史沒有任何毛關系。但是,我們有責任介紹一些德川家康死亡原因的說法,讓那些在網上知其一點、不計其餘而吵吵鬧鬧的“鍵盤大俠”們體會“學無止境”以及“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境地。

德川家康的死因之一,是“天麸羅中毒說”。但是,據日本學者的考證,德川家康晚年,因為發生過大奧侍女做天麸羅導緻江戶城内發生火災的重大事件,天麸羅已經成為一種不祥之兆的禁忌食品,是沒有人敢把它端到德川家康的飯桌上來。同時,如果認定德川家康是1616年1月21日晚上在田中城吃的天麸羅,但他卻是1616年4月17日才在駿府城病逝的。世上哪一個食品的毒性可以儲存将近4個月?哪一個兇手希望被害對象能夠在自己下手後還活上将近4個月?是以,“天麸羅中毒說”是經不起考驗的。

德川家康死因的另外一種說法是“胃癌說”。日本學者富士川遊1907年在《史學雜志》第18編第12号發表一篇題為《關于德川家康的身體》的論文,提出了這種說法。2005年,日本醫學博士、作家篠田達明在《德川将軍家十五代病曆》(新潮新書,2005年5月第一版)一書中也認同這個觀點。而他們依據的都是《德川實紀》。而這部十卷、458冊的史籍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至今可查,查閱号碼是“ 特075-0001”。

德川家康死因的第三種說法就是“暗殺說”,用當代語言說就是“陰謀論”。但是,對于這樣一種民間流傳多年的說法,至今沒有發現可以支援的史料。雖然我們都不相信“謊話說上一千遍就是事實”,但在沒有史料可以證明它是謊言的同時,也沒有史料可以推翻這個謊言。無論從曆史還是現實,要證明“你媽就是你媽”,很多時候是需要頗費周折的。

至今背負着曆史污名的田中城

德川家康死因的第四種說法是“大坂之戰陣亡說”。這種說法是根據德川家康在日本有多處墓地推測出來的。自然,也沒有翔實的史料可以佐證。越是沒有史料可以證明的史話,越容易流傳下來。所謂的許多“信史”,當年不也是憑借着口口相傳而傳承至今的嘛!這裡,可以補充的是,所謂“德川家康戰死說”,也并非就是一種,而是有着“桶狹間之戰戰死說”、“關原之戰戰死說”、“大坂之戰戰死說”這樣三種“戰死說”。

如今,藤枝市鄉土博物館的研究員們帶着難言的心結,對田中城的曆史做着持續不懈的研究。或許是劍走偏鋒,或許是希望歪打正着,他們反複強調着織田信長在“本願寺之變”前曾在田中城逗留,強調豐臣秀吉在攻打小田原城前曾在田中城逗留,強調武田信玄更是把這裡作為自己發展以及兒子的傳承之地。

曆史,有的時候,是盡在不言之中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