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科學家發現“混元獸” 改寫有袋類哺乳動物起源曆史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李斌)中國科學家将大約1.26億年前在内蒙古發現的一塊哺乳動物化石命名為雜交種,并認為這種雜交種是人類等胎盤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而以前被認為是袋鼠和其他袋鼠祖先的中國袋鼠與雜交種屬于同一家族。這項新研究動搖了袋子起源于亞洲的結論,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于中原標準時間14日在網上發表了這一結果。

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進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的記者獲悉,該中心的課題組和雲南大學教授畢順東,對儲存最完備的早期白垩紀哺乳動物化石進行研究,發現雜交獸是真正的野獸(胎盤及其祖先)的早期類型, 而真正的野獸和後動物(袋和它們的祖先)的發展混合了特征。

胎盤和袋狀物種占哺乳動物物種的99%,它們在何時何地的差異是哺乳動物進化研究中的一個關鍵科學問題。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關于中國袋鼠性質的新結論表明,亞洲可能不是袋裝動物的起源中心。已知最早的袋子化石記錄是1.1億年前在北美發現的三角形齒獸。

該标本是在内蒙古甯城的易縣群下層發現的,是1.26億年前熱河生物群中的一種哺乳動物。近20年來,在東北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120多塊脊椎動物化石。新發現的雜交種儲存完好,結構精美,并且使用高精度CT掃描技術,研究人員以數字方式重建了埋在岩石中的三維化石骨骼,基本上恢複了每塊骨頭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礎上,該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建構了一個具有56個早期哺乳動物分類單元和400多個形态特征的大型資料矩陣,建立了早期哺乳動物家譜樹。

根據介紹,雜交獸的名字,意思是"氣體不分,混沌是一體,氣體的開始也是",表明該生物具有真實野獸和後部動物的混合特性。(完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