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作者: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南極洲的地質發展和貢瓦納古土地的演變

在世界地圖上

南極半島與南美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圖1)。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圖1 德雷克海峽位置圖

最近崇拜

南極洲的地質發展和古瓦納古地的演變,

了解這個地方曾經存在過

被稱為斯科舍地峽,古老的陸橋。

一袋袋的動物通過這個

從南美洲遷移到南極洲,

然後從南極洲搬到澳洲。

這與岡瓦納蘭州一緻

地質曆史密切相關。

貢瓦納古地的形成

可追溯到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

目前在非洲,南美洲,

南極洲, 澳洲,

紐西蘭、印度、馬拉加西等

是貢瓦納遊擊隊的一部分。

從木炭時代晚期到侏羅紀早期,

全球大陸闆塊共同形成

泛大陸(盤古大陸)(圖2)。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圖2 泛大陸圖

1.7億年前泛大陸的兩部分解體,

北邊是勞拉西亞,

南部是Gonwana古老的土地。

此時,北大西洋開始破裂。

到更新世晚期,

北大西洋與北冰洋相連,

勞亞·古盧完全分裂了

北美和歐亞大陸。

貢瓦納大陸的分解

貢瓦納古盧

它從侏羅紀晚期開始破裂。

到白垩紀早期,

南極洲已經從非洲分離出來,

馬拉加西-印度和非洲、南極洲、

澳洲的分離和向北移動,

印度洋開始形成。

同時,南美洲與非洲分離,

南大西洋形成(圖3)。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圖3 1.3億年前(白垩紀早期)全球大陸闆塊的斷裂趨勢。

在白垩紀晚期,

馬拉加西在8800萬年前從印度分離出來。

紐西蘭在8100萬年前從南極洲分離出來。

澳洲與南極洲的分離

它發生在大約5300萬年前。

南美洲和南極洲是

在貢瓦納古國中分裂的最後一塊土地。

從白垩紀晚期到新大陸,

南美洲至南極洲

長約900公裡,寬100多公裡

斯科舍地峽相連。

2900萬年前(在新世界)

南美洲和南極洲是完全分開的。

冰川和植物

包括南極洲

大多數岡瓦納遊擊隊,

從木炭時代晚期到第二紀元早期

被冰川覆寫。

從那時起直到新世界的開始,

南極洲的環境适合動植物的生存,

水龍獸、恐龍、舌牙、羊牙、

假山毛榉、矽化木材等

動植物化石的發現說明了這一點。

南極洲的兩棧系統,三棧系統,新系統的開始

地層中有煤層,

反映了當時森林和沼澤的廣泛分布

溫暖潮濕的環境。

在恢複時期德雷克海峽形成後,

太平洋和大西洋在這裡相連,

逐漸在南極洲周圍形成強大的洋流,

此後,南極大陸逐漸被冰雪覆寫。

最早的袋鼠化石

世界上第一批袋鼠化石

發現于北美,

地質時代是白垩紀早期(1.1億年前)。

分布于南美洲和澳洲

袋鼠最早的化石,

地質年齡是白垩紀晚期(7000萬年前)

和更新世早期(5000萬年前)。

在1990年代後期,

美國和阿根廷南極探險隊

南極半島附近

西摩島

發現了袋鼠的化石(圖4),

地質時代是更新世晚期(4000萬年前)。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圖4 南半球有袋鼠化石

袋裝動物的起源

雖然袋鼠的起源目前存在争議,

但基于現有的化石,

相關領域的專家

動物袋來自南美洲南部

通過斯科舍地峽的古老陸橋進入南極洲,

然後從南極洲搬到澳洲。

據估計,發生了這種遷移

6000萬到5500萬年前。

人們還認為袋鼠起源于澳洲,

在穿過南極洲到南美洲和北美之後,

然而,這一觀點并沒有得到現有化石證據的支援。

泛大陸解體後,

南美和北美長期以來一直被海洋隔開。

三百萬年前,因為闆塊運動,

巴拿馬地峽從海上升起,連接配接南美洲和北美。

它為植物和動物提供了遷徙路線。

從北美經巴拿馬地峽遷移到南美洲的食肉動物

包括劍齒虎(已滅絕)、美洲虎、美洲獅、虎貓、犬類等。

你可以想象,

這些捕食者

有袋鼠為南美洲的生存

一定有負面影響。

澳洲已經被孤立了5000多萬年。

是以,它已成為袋鼠的天堂(圖5)。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圖5 澳洲的袋鼠

消失的古陸橋與澳洲有袋類動物的來源

引用

陳廷福, 沈彥斌, 趙越, 任魯東.南極洲的地質發展和貢瓦納古地的演變。北京: 經濟出版社, 2008.

沈彥斌.褪色的南極 - 尋找大陸漂移的證據。南京: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

南極洲從何而來?微信公衆:行星研究所, 2018-12-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