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作者:史評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航行,沒想到出海4天後,這艘巨輪就與冰山相撞,引發了一場令各國人民為之心痛的海難。

本着人文精神,船上的人統一決定讓女士和孩子先走。是以獲救的705人中,大多數都是婦孺。

僥幸逃生的細野正文成了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不過很快他就遭到了各大媒體的指責,說他是為了逃生不擇手段的罪人。

直到他去世後,孫子才将他的日記公之于衆,最終替他洗清了罪名。

為什麼細野正文在世的時候不為自己辯解呢?他逃生的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從死裡逃生的幸運兒到人人唾棄的自私鬼

1912年4月15日淩晨,泰坦尼克号上還處處歌舞升平,乘客們還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悄然降臨。

突然間,一聲巨響傳來,船員驚恐地發現了航海者們最害怕的事情,船體撞上冰山了。

大量的海水湧入,乘客們驚慌逃竄,盡管船員也十分擔心接下來的命運,但還是冷靜地将乘客們轉移到甲闆上,等待維修人員的結論。

然而“瘡面”太大,絕非船上物資所能補救。

在看了撞擊處的具體情況時,船長絕望地說,泰坦尼克号要沉沒了。随後便立刻組織大家逃生。

一時間,警報聲,呼救聲,海浪聲混在雜一起,在寂靜的深夜裡回蕩。

由于救生艇數量有限,海水溫度較低且救援隊趕來的速度太慢。最終在兩個小時以後,豪華巨輪最終被海水吞沒,連帶着一千五百多名乘客為之“殉葬”。這件事被稱作是曆史上最慘烈的海難之一。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沉船事件在20世紀初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當時人們一方面為這場海難默哀,一方面慶幸有人死裡逃生。但都還沒來得及去細想為何逃離生天的大多是白人、有錢人和婦女兒童。

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裡,沒有人糾結細野正文說自己坐救援船逃生的話是否為真。媒體廣泛傳播了他的故事,還紛紛在文章中表示作為海難中唯一逃生的日本人,他真的十分幸運。家人也為之開心。

細野正文的前半生都過得籍籍無名,他以為自己的人生或許會因為那個最糟糕的夜晚徹底改變。沒想到事情很快發生了反轉。

就在他還忙于回答各大媒體對沉船當日的各種提問時,西方的一名作家發表了一篇名為《關于泰坦尼克号的真相》的文章。

在這篇文中,細野正文也“有幸”被提及,不過他卻被作者描繪成了一個為了争奪逃生機會不擇手段的小人。說他将自己假扮成女人才能優先坐上救生艇。

還列舉出了兩位和他坐在同一艘救援艇上的“證人”增強這段描述的可信性。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此外,為了與他形成對比,作者還特意在文中提到了世界首富的行為,誇贊他在生命的危急關頭還大度地讓出自己的救援機會,讓婦女和兒童先走。

是以,細野正文成了世界人民唾罵的對象。先前還圍着他轉的各家媒體也紛紛對其口伐筆誅。日本人以他為恥,說他有損日本謙讓的國風,似乎見到他的人都要咒罵他兩句,希望他死在海難當天。

在日本人民的憤怒下,最讓細野正文感到窒息的是父親的怨恨。他不止一次對兒子說,生下你這麼個東西,我真是懊悔。

細野正文欲做辯解,可他的解釋在讨伐的浪潮中被淹沒了。直到他去世後真相才被公之于衆。

那麼實事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他被分到等死的“階級”

在當年,泰坦尼克号幾乎是航海史上的史詩,它高貴,豪華。不僅聲稱是世界上最堅固的遊輪,還配備了各式各樣的娛樂設施。引得各個國家的人民都想上船一探究竟。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但畢竟空間有限,于是想要登船的人不僅要有支付昂貴船費的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這還不夠,手握船票的西方國家此時還堅信着白人高貴論。于是他們按照财富、地位種族等因素将乘客們分為不同階層。

隻有出于金字塔頂端的人,才有機會參與這場盛大的出遊。

當時的細野正文還在日本的交通部門上班,因為工作緣故,恰巧來到了歐洲大陸,趕上了泰坦尼克号啟航的盛事,并有幸通過了登船資格的篩查,成為了幸運登上豪華巨輪的日本人。

4月份,泰坦尼克号從歐洲港口出發。社會名流們在宴會廳觥籌交錯,起舞作樂,還有人在甲闆上眺望海景。細野正文則坐在二等艙内整理檔案。

15日淩晨,大多數乘客都在熟睡中,結果突然被一聲巨響驚醒。他們紛紛從屋内探出頭,問發生了生麼事。結果卻被船員告知可能是撞上了暗礁,請大家不必驚慌。

雖然有些擔心,但大多數乘客還是選擇相信船員,轉頭回到屋内休息。然而幾分鐘後他們卻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屋内的地闆開始傾斜,窗外海平面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

有人驚呼,“船在往下沉!”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一時間大家睡意全無,走廊上擠滿了人,警報聲也随之響起,夜幕被救援彈照得通亮。人們惶恐地四處逃散,有人哭嚎,還有人在默念祈求主保佑。場面混亂地像是末日來臨。

細野正文的狀況也好不到哪去,位于底部的三等艙最先進水,他所處的二等艙也岌岌可危。于是随便抓了幾張檔案就随人潮往高處跑去。不過在惶恐的人群和海水的翻湧中,檔案掉到了哪裡也無從可知。

是以當幾艘救援艇趕來時,人們仿佛看到了希望,争先恐後地往一個方向擠去。

然而對于船上兩千三百多名遊客來說,幾艘救援小艇的壓力還是很大。于是船長在危機之中做了決定,讓婦女兒童和一等艙的“貴客”先走,二等艙、三等艙的遊客往後排。

這個方案看似最有條不紊,也是最有可能幫助這兩千多人逃出生天的辦法。短時間内遊客們安靜了一些。抱着孩子的女性有限坐到了救援艇上,也就是在這種危難關頭,一等艙的首富大方地讓出了逃生名額,等待下一艘救援船趕來。

可船沉的速度遠超衆人的想象,而救援艇趕來的速度卻十分緩慢。人群再次哄亂,細野正文也意識到,這種按照階級逃生的安排實際上已經為三等艙和二等艙的大多數人都做了等死的決定。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有人在惶恐中跳海,希望能遊到岸邊。但這時還在早春,加上淩晨的溫度更低,他們很快就體力耗盡,不得不往船隻的方向遊來。

遲到的真相

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太渺小了,細野正文認定,今天他的人生就走到了盡頭。他閉上眼,盡力讓自己接受死亡的迫近。

但越是這樣周圍人群的恐慌就越是具有感染力,此刻他的腦海裡總是不斷地想起妻兒,想要見他們一面的想法格外強烈,是以他求生的欲望也随之加強。

于是他看着救生艇,不斷地希望自己也能坐在上面。

上天仿佛是聽到了他的想法一樣。他突然聽到有人大喊,再來兩個人,這裡還有位置。

這聲呼喚像是救命稻草一樣讓人們本能的想要抓住。但他還有些猶豫,自己有沒有資格登船呢?如果貿然上去,會不會搶占了别人的求生名額呢?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于是雖然擠到了最前方,卻沒有立刻登船。這時他看見前面有一個男人直接上去了,這是不是意味着婦女和孩童們都轉移完了,于是細野正文也不再糾結,緊跟其後跳上了救援艇。随後就幸運地離開了海難現場。

面對指責,細野正文一想到身後還有一千多個絕望等死的難友,心中就十分沉重。媒體和大衆指責自己是個自私的小人或許也不算錯,但說他僞裝成女人“偷渡”完全是一種污蔑。

指認他的人他并不記得,當天心情久久難以平複,他坐的幾号船,船上都是些什麼人他完全記不清楚。是以這兩位跳出來指認他的人或許是弄錯了。

他努力地回想當晚的情形,最終在日記中寫下:那天我穿着睡袍,可能是夜色太深,我身材又比西方人矮小,才會被當成了女人。

此外,他還深情地寫道,“我把民族的榮譽放在我的性命之前,我接受死亡,可又期待着希望降臨。”

不過這份自證直到他離世都沒有公布出去,細野正文抱着對海難死者深深的愧疚死去了。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這個秘密本應該随他一起埋在地下,卻在1997年電影版的泰坦尼克号即将上映的前一刻被他的孫子公之于衆了。

原來在細野正文死後,細野家族的子子孫孫還會受到波及。直到孫子細野晴臣看到爺爺這份自述時,他才意識到這當中更可能存在誤解。

于是他希望能找到當時的救援人員去求證。這本日記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部分人不願相信自己先入為主的判斷,還固執地對細野正文進行批判。然而不就之後,美國泰坦尼克号就找到了當時的救援日志。

文獻上清晰地記載着,細野正文當時坐的是10号救援船,而至正他的兩名“證人”坐的是13号船,他們根本沒有相遇,是以所謂細野正文“狡詐偷渡”的說辭實際上是一種誣蔑。

盡管他的案子沉冤昭雪,但細野正文卻依舊背負了一生的罵名。

所謂“階級”

上文我們說到,泰坦尼克公司将船客分為三六九等。盡管他們主張人生而自由,人人平等,可在面臨海難時,“下層”人卻沒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細野晴臣

這種不良風氣在電影版的泰坦尼克号中依舊有端倪。在原版電影中有一個鏡頭給到了獲救的中國人,然而這個畫面在不久之後就被删減掉了。

實際上在泰坦尼克船難當中獲救的中國人不止一人,可他們和細野正文一樣遭到了西方不公的指責。

泰坦尼克号上有八名中國遊客,但當時美國排華情緒十分濃烈,于是這八位同胞就被配置設定到了最底層的三等艙。甲闆上的風景與他們無關,舞會的燈紅酒綠也顯得格外遙遠。

按照當時的逃生體系,他們完全沒有生路可走。于是絕望地幾人便找來了一艘廢棄的小船,費力将它推進水中之後開始自救。幸運的是在海上苦苦堅持多個小時之後他們碰上了救援隊。

最終八名中國人成功活下來6位,成了海難中存活率最高的民族。這顯然不是美國想看到的。

是以,當其他被救下來的的遊客都被送到醫院進行治療時,他們則被扣押在了救援船上遭人審問。措辭無非是三等艙的“賤民”是怎麼登上救援船的?有沒有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日本人,一生受盡唾罵,隐忍到死才揭露真相

諷刺的是媒體還在大肆宣揚西方人的“騎士精神”,他們則因活了下來,被污蔑是藏在船底才得以逃生的偷渡者。

美國最終“大度”地放過他們,其中幾位在遣返後不久就下落不明,隻有一位有一位名叫方榮山的幸存者成為了一名商人,也就是從他口中,我們才得知這段往事。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幾個人的遭遇其實和近代的中國十分相像,因為“地位”不夠,就成了被抛棄被打壓的對象。

盡管很多人認為“家醜不可外揚”,但他們肯站出來講述這段令人心痛故事的勇氣讓人敬佩。也正是是以,後人才能真正地了解曆史,避免悲劇重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