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東北光複,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日本成了戰敗國。中國舉國歡慶抗戰勝利。
此時,一直待在姐姐家的山口澄子根本不知道世界形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也不了解戰場上的情形,更無從得知丈夫的死活。
不久,山口澄子接到居民組長的通知,說日本人都得回國,讓她趕緊上火車。由于時間緊迫,什麼東西都無法郵寄,随身能帶什麼就帶什麼。她隻拿了兩件蘇式毛毯和準備在路上吃的“窩窩飯”,急三火四地登上了歸國的列車。大姐、大姐夫和妹妹米子也在這列火車上。
這趟列車上大都是回國的日本人,多數是婦女兒童。在火車上,山口澄子聽到了爆炸性的新聞:日本投降了,這是天皇的指令,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炸死了好多人,再不投降日本就要滅亡了,日本人也要絕種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車上很多日本人撕心裂肺地哭起來。
列車駛到丹東車站時,停住不動了,因為鴨綠江橋毀壞,無法繼續行駛。山口澄子同其他日本人一起沮喪地下了火車,被臨時安置在鐵路的空房裡。
回國的希望化為泡影,山口澄子面臨着命運的嚴峻挑戰,也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折。
在丹東,山口澄子同大姐、姐夫及妹妹米子分手。米子跟随八路軍走了。
山口澄子被安置在難民營裡,一棟棟鐵路空樓裡住滿了日本難民。她住在3層樓中的第一層,一層共3個屋子,住着3戶難民。難民營由八路軍看守。當時社會秩序混亂,搶劫成風,山口澄子帶來的兩件毛毯被一群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搶走了。一個仍在鐵路上班的日本勞工見她夜間沒有鋪蓋,給她拿來一床被褥。
難民營裡的生活異常艱難,有男人的家庭,男人可出去幹活,掙點錢糊口,而她帶着個4歲的孩子,沒法去找活幹,随身帶的約2000元錢花光了,隻好把像點樣的衣服都賣掉,還把一塊手表以45元的價格賣給了同樓住的一個老人。這樣也隻勉強維持了半年。下一步,隻得沿街流浪乞讨了。
在異國他鄉,山口澄子舉目無親,無家可歸,特别是做為戰敗國的婦女,一個侵略者的妻子,時時被包圍在中國人仇視的目光中,使她拾不起頭來。她痛苦不堪,肝腸欲斷,夜夜以淚洗面,茫然不知所措,心想:在中國人的眼裡,我不過是一條喪家狗,哪還有做人的資格?往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看到活蹦亂跳的兒子,又不忍心撒手人寰。
正當她舉步艱難生死難蔔的時候,居住在丹東鐵路附近的王某,同情她的處境,給她出了主意:“你這樣是過不下去的,趕快嫁給中國人吧。”王某是種菜園子的,經常送些地瓜、洋芋之類的食物救濟她。山口澄子非常感激他,也很信任他,于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聽從了他的意見。王某做媒,把山口澄子介紹給了王忠文。王某對她說:“結婚後政府讓你回日本,你回去嗎?” 山口澄子回答說:“我什麼都不考慮,隻要能活下去就行!”當然,王忠文答應,有回日本的機會,會讓她回去,不會阻攔的。
就這樣,1946年7月,他們草草地結了婚。從此,山口澄子在中國紮下了根。
山口澄子同王忠文結婚時才26歲。王忠文比她大11歲,當年37歲,目不識丁,一無房,二無地,三無職業,是一個赤貧的光棍漢。他結過婚,媳婦因病去世,他就成了“跑腿子”。丹東市四周山上的樹木早已被砍光,燒柴奇缺,他每天上山創樹根,賣了錢買苞米面,過一天算一天,稀裡糊塗地混日子。由于極度貧困,他們根本沒舉行婚禮,也擺不起一桌酒席。結婚當時,兩口子誰也沒穿一件新衣服,連塊喜糖都沒買,甚至第二天吃的糧食都沒有着落。
山口澄子隻有一床别人施舍的被子和穿在身上的衣服,别的什麼東西都沒有。結婚時住的房子是日本投降時遺棄的跑狗場空房,位于距離火車站8裡的郊區。王忠文是雇了一輛馬車把這個日本新媳婦從難民營接到家的。和中國人結婚,山口澄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她經常長籲短歎,忍不住流淚。路上,4歲的兒子問:“媽媽,咱們上哪裡去呀?”山口澄子哽咽着說不出話來,心裡默默地想:“孩子呀,媽媽對不起你。”
新婚之夜,山口澄子自然而然地回憶起與前夫山口連結婚時的情景。當時,山口連給她買了鑲寶石金戒指做結婚信物,娘家陪送淺綠色的綢緞新被褥。婆家有兩層樓,一樓是酒店,二樓是他們的寝室。溫馨的新房,寬敞明亮。喜宴設在酒店内,賓朋推杯換盞,歌舞相伴,祝賀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當天,雪花紛飛,她坐着轎車,喜氣洋洋地去教堂舉行婚禮。丈夫山口連一米七的個頭,穿着一套筆挺的西服,紮着帶有藍色條紋的領帶,英俊潇灑。山口連同頭房媳離異,山口澄子是二房,但她很滿意。牧師說:“從今天起,你們已經是夫妻了。”羞澀地低着頭的山口澄子急忙向上帝虔誠地祈禱,而後夫妻互相行禮。誰料想,這份愛情如此短命,自己所愛的丈夫成了戰争的炮灰……
一個是日本丈夫,一個是中國丈夫,一次是在南韓的隆重婚禮,一次是在中國的悲涼結合,兩次婚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誰捉弄了她的命運?是誰改變了她的人生?無疑,罪魁禍首是法西斯侵略戰争!然而,當時山口澄子還沒有弄清改變 她命運和人生的根源,隻是抱怨自己命運不濟。
不過,命運之神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給她開了一扇窗。從1946年開始,這一對在饑寒交迫中結成的半路夫妻,相依為命,攜手共度了難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