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11 月 1 日,在 1949 年的今天,中國科學院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國最高學術上司機構的綜合研究中心,首任院長是郭沫若。回顧曆史上的 11 月 1 日,今天又發生了哪些關鍵事件呢?

1950 年 11 月 1 日:蓮花公司創始人 Mitchell Kapor 出生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Mitchell David Kapor 生于 1950 年 11 月 1 日,他是一位在紐約長大的美國企業家,因在個人計算機軟體行業早期作為應用程式開發人員而聞名;Kapor 後來創立了蓮花公司(Lotus Development Corp),并在 Lotus 1-2-3 電子表格的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蓮花公司曾是在電子郵件市場和微軟并駕齊驅的主宰,但因為微軟有着 Windows 系統捆綁自家軟體的優勢,是以蓮花公司日漸式微,退出了曆史舞台。

1986 年,Kapor 離開了蓮花公司;1990 年,他與 John Perry Barlow 和 John Gilmore 共同創立了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并擔任主席直到 1994 年。

2003 年,Kapor 成為 Mozilla 基金會的創始主席,該基金會是開源網絡浏覽器 Firefox 的創始人。Kapor 一直是個人電腦行業的投資者,他和妻子 Freada Kapor Klein 持續投資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科技初創公司,這些公司尋求縮小代表不足的社群在機會和機會方面的差距,并試圖消除阻礙科技生态系統全面參與的障礙。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60 年 11 月 1 日:蘋果公司繼任人蒂姆·庫克(Tim Cook)出生

2011 年 8 月 24 日,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向蘋果董事會送出辭職申請,并在辭職信中建議由首席營運官蒂姆·庫克(Timothy Donald Cook)接替他的職位。蒂姆·庫克出生于 1960 年 11 月 1 日,美國阿拉巴馬州人,在擔任首席執行官(CEO)之前,他一直擔任蘋果公司的首席營運官(COO)。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庫克于 1998 年 3 月加入蘋果公司,擔任負責全球營運的進階副總裁,然後擔任負責全球銷售和營運的執行副總裁;2011 年 8 月 24 日,喬布斯去世前,他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

在他擔任 CEO 期間,他主張對國際和國内的通信監控、網絡安全和環境保護進行改革,并通過關閉世界各地幫助提高利潤率的倉庫和工廠,讓蘋果退出了制造業;自 2011 年庫克執掌蘋果以來,到 2020 年,蘋果的收入和利潤翻了一番,公司市值從 3480 億美元增至 1.9 萬億美元。

2014 年,庫克成為《财富》500 強公司中首位公開出櫃的首席執行官;他還擔任耐克公司和國家足球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是母校杜克大學的校董,擁有該校的 MBA 學位。在蘋果的工作之外,庫克還從事慈善事業,2015 年 3 月,他表示計劃将自己的财富捐給慈善機構。

今年是庫克任職蘋果 CEO 的第十年,常有人說庫克不是一位成功的創造者,而是一位偉大的 CEO;庫克的穩步發展讓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市值突破 2 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他不是喬布斯的影子或替代品,而是一位營運天才。

你認為蘋果公司的巅峰在什麼時候?是創造了世界上最先出現且最成功的個人電腦 Apple II 的 80 年代?還是創造了 iPhone 和 iPod 的喬布斯回歸時期?亦或者是讓蘋果公司走向科技巨頭的庫克時代?歡迎參與本期投票和評論,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61 年 11 月 1 日:相容分時系統誕生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分時系統是一種資源共享方式:通過多道程式與多任務處理,多個使用者可以同時使用一台計算機。MIT 的相容分時系統(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CTSS)是世界上最早的分時系統之一,由費南多·柯巴托負責開發。

約翰·巴科斯在 1954 年就提到過分時概念,但當時的計算機還無法實作。1959 年 6 月,克裡斯托弗·斯特雷奇發表“Time Sharing in Large Fast Computers”論文,麥卡錫在 MIT 實驗室的備忘錄上重點關注這一問題并發起了項目。1961 年 11 月,MIT 實驗室分時系統負責人柯巴托示範了實驗性研究成果,CTSS 誕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94 年 11 月 1 日:域名 Amazon.com 注冊成功

1994 年 7 月,美國企業家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辭去華爾街公司 D. E. Shaw & Co. 的副總裁一職,搬到了華盛頓的西雅圖,他十分渴望參與到當時爆發的網際網路商務行業中,抓住了先機在華盛頓貝爾維尤的車庫中一手創立了一家公司,并命名其為“Cadabra”。

貝索斯希望能将公司以 A 開頭進行命名,這樣在按字母排序的清單中就能更快地映入人們的眼簾。在翻閱字典後,貝索斯決定使用“亞馬遜”這個名字,因為他覺得這是個“富有異國情調且與衆不同”的地方,同時,按流域面積和水流量計算,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這與貝索斯希望公司成為世界之最的期望不謀而合。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同年的 11 月 1 日,貝索斯注冊了 Amazon.com 的域名,并在 1995 年 7 月正式上線網站,出售的第一本書是侯世達的《流體的概念和創意類比:計算機模型的基本機制的思路》;1995 年 10月,亞馬遜公司開始面向公衆,商品向多元化發展。在最初的兩個月中,亞馬遜的商品銷往了美國所有 50 個州以及其他 45 個國家,每周的銷售額達到 2 萬美元。

自從 2000 年起,亞馬遜公司的品牌标志中出現了一條從字母“A”指向字母“Z”的微笑箭頭,象征着其旗下的商品包羅萬象。如今的亞馬遜以通過技術創新和大規模颠覆成熟行業而聞名,它成為了是全球最大的線上市場、人工智能助手提供商、直播平台和雲計算平台;亞馬遜也是美國第二大私營雇主,也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它和蘋果公司長期霸占着全球市值的前二名,難分伯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8 年 11 月 1 日:比特币誕生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網民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提出,并于 2009 年 1 月 3 日正式誕生。當時,中本聰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 50 個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種 P2P 形式的數字貨币,交易記錄公開透明,而點對點的傳輸意味着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币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Mining)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币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

而使用比特币,是透過私鑰作為數字簽名,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與現金相同,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電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機構,進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任何使用者隻要擁有可連線網際網路的數字裝置皆可使用。

比特币問世;蒂姆·庫克誕生 | 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比特币是這幾年的熱點話題,許多人認為它是又一個龐氏騙局,也有官方機構反複背書它不具有與法定貨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而除了對比特币未來的讨論以外,比特币的起源也一直是一個謎團:作為比特币的提出者,中本聰是怎麼在 21 世紀的網際網路隐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的?

2008 年 11 月初,這個神秘男子帶着一份比特币白皮書出現在密碼學郵件清單中;2009 年 12 月中旬,中本聰在論壇上回答了 madhatter2 的問題,然後消失了。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他釋出和更新了十多個版本的比特币用戶端,建構了社群原型,處理了一個大型漏洞事件,建立了報警系統……

在比特币誕生的十年時間裡,有許多人或者機構與這個名字搭上了關系:埃隆·馬斯克;CIA;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尼克·薩博;甚至也有人認為 Satoshi Nakamoto 的名字實際上是四家公司名字的組合,包括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羅拉(Motorola),暗示着比特币其實是這四家公司聯手開發并以 Satoshi Nakamoto,即“中本聰”的化名來發表。

而連美團 CEO 王興也曾發言稱,理論上中本聰已經是世界首富了;近期比特币價格大漲,沖破 52000 美元,市值高達 9740 億美元,體量已超騰訊市值。比特币會是一場大騙局嗎?中本聰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也許連時間都無法驗證這些問題的答案。歡迎參與本期讨論,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