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作者:曆史助理

巢湖市因為巢湖市的名字,其文字記載的曆史大約4000年,巢湖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中國國土的地圖、大江湖交彙在這裡,江南河北文化聚集在這裡。大自然的神奇創造,使巢湖成為江北的"魚稻之鄉",長江巢湖的水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沿海居民,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貴的自然和曆史遺産。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巢湖和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紅澤湖被列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其主要水産品有銀魚、美白蝦、湖蟹三大,三者素有"三鮮巢湖"之稱。此外,在魚類種群中,湖蛞蝓主導着巢湖漁業的生産。紅鲱魚、"四條魚"、鯉魚、蛞蝓等魚類是巢湖優質鮮魚種。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巢湖>h1級"pgc-h-箭右"魚</h1>湖

早在20世紀50年代,漁業年産量就達到3500~4000噸,主要魚類種類為四人,還有湖、口嘴紅鲱魚、銀魚等。這些魚是巢湖漁民生存的根本,是湖周圍18個鄉鎮和數千名漁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銀魚

銀魚是巢湖最著名的特産,是富含鈣、高蛋白、低脂肪的魚,身體幾乎是透明的,沒有魚刺,适合兒童食用。1996年,巢湖銀魚産量169噸,至2013年,巢湖銀魚生長面積750平方公裡,年産量約600噸。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湖泊

湖燕鷗是一種劍魚,雖然巢湖的刀魚并不以長江刀魚聞名,但也是巢湖的柱魚。它是小魚、蝦、魚卵、水生昆蟲、動物園、藻類、草等為食,在巢湖中存量巨大。現代營養分析,湖肌蛋白和脂肪含量明顯高于其他正常經濟魚類,是一種極好的經濟性魚類。當地人稱這種魚為毛茸茸的魚,它通常燥然後出售,因為它從水中出來時會死亡。腌制和幹燥的青椒和紅辣椒油炸,鹹味和新鮮的開胃菜,是一道罕見的菜肴。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另一方面,地方當局長期以來一直積極主動地促進巢湖的可持續發展。早在1984年,巢湖在長江流域的多個湖泊中率先實施季節性湖泊封閉制度,至今已堅持了30多年。三十多年來,巢湖的季節性關閉和近年來巢湖的泛濫和釋放,使巢湖的漁業資源得以恢複,而不是像其他湖泊一樣枯竭。但是沒有足夠的擴散和釋放,魚的問題解決了,水的問題又來了。

<h1級"pgc-h-right-arrow">巢湖水</h1>

巢湖是合肥市和巢湖市的重要水源,但近年來受到的污染尤為嚴重,特别是在合肥市的飲用水源塘溪水域。

巢湖污染主要有三個原因:

1、大量工業廢水排入巢湖。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50多家大中型企業,有一批上市化工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污水直接排入巢湖。現在機組已經清理了污水,但前幾年留下的污染問題短期内無法消除。

2、市政污水的排放。全市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巢湖,沿湖居民每年向巢湖排污約1億噸。合肥市有南峪江和15裡河,兩條河最終都會彙入巢湖,而這兩條河的污染是顯而易見的,水常年漂浮着,有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有時還漂浮着腐爛的寵物屍體。

3、沿湖農民使用大量的農藥和化肥,久而久之,進入巢湖形成污染。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巢湖水質受氮、磷鹽、耗氧有機物污染,全湖綜合水質低于地面V級水标準,主要是總氮、總磷超标,全湖富營養化。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2016-2018年,"三鮮"和大魚等主要魚類産量不同程度下降,毛魚從2016年的15735噸下降到7627噸,銀魚從678噸下降到567噸,蝦從4094噸下降到3443噸,大魚從4637噸下降到2962噸, 過度捕撈是原因之一,但水污染問題同樣嚴重。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h1級"pgc-h-right-arrow">巢湖水的爆發</h1>

2007年夏天,巢湖爆發了一場嚴重的水事件,水面上漂浮着漆狀的綠色布料,有強烈的魚味,甚至連白腹的死魚也聞到了。也正是在那一年,中國将太湖、巢湖和衛馳列入"三湖治理"國家污染治理項目,巢湖"營養病"成為關系國民經濟和民生的重大問題。

由于水的富營養化,水中的魚無法消化,讓藍藻爆炸,在水面上形成一層藍綠色和惡臭的泡沫,漁民說這就是水。巢湖中常見的藍藻也有顫抖藻、魚腥藻、銅綠色微囊藻,大量藍藻使通風、光線不足,水中缺氧,導緻水中浮遊生物的生長繁殖,進而阻礙藻類的光合作用。而這些藻類在巢湖中含有藍藻毒素,食用含有藍藻毒素的動物可能會中毒,嚴重幾個小時内就會死亡,湖中魚蝦也大量死亡。每當夏季藍藻爆發時,藍藻的氣味與死魚死蝦腐爛的氣味混合發酵,使整個巢湖海岸的惡臭勢不可擋。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浙江的千島湖也曾多次噴發在水中,後來當地生物防治方法進行處理,鲭魚和鲭魚以過濾浮遊生物為餌料,每隻生長一公斤,可消耗近40公斤的藍藻,大量蛞蝓放入養殖中,有效提高了淨水能力, 使千島湖的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千島湖面積小,水深自淨能力突出,而巢湖面積大,水較淺,依靠增加蛞蝓數量來治療藍藻,效果非常有限。

<h1級"pgc-h-right-arrow"></h1>對抗污染需要很長時間

近年來,合肥設立了巢湖市第一個生态文明示範區,建立了全面的"湖長系統",連續斥資200多億實施巢湖周邊生态保護和恢複工程,在"十三五"期間,巢湖水質一直是自1979年監測記錄以來的最佳水準, 入河湖水質繼續保持優良。2020年,巢湖水質将從不良V類提高到2015年的IV級,流域生物多樣性逐漸恢複,素有"國寶"之稱的東部白鹳将重新出現在巢湖半島濕地。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雖然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多年的"營養性疾病",治療不是一蹴而就的。污染源要處理,濕地保護要注意,擴散和釋放要繼續,十年的禁漁令不能打折扣。

而當江基淮項目在2022年完工時,長江與巢湖将再次對接,江湖水交換将大大提高巢湖的淨水能力,巢湖綜合治理有望迎來拐點。

附言

在巢湖全面禁漁後,我偶爾會去一些支流河邊野外捕魚,2020年夏天,安徽遭遇了百年非同尋常的洪災,每條河的水位都瘋狂長了,巢湖魚都奔向了河邊,我和我的同伴收獲了很多,也清楚地感受到了巢湖魚數量的增長。巢湖的藍藻今夏仍在噴發,湖濱的全新區域彌漫着惡臭。有意思的是,由于合肥省會搬遷和各種建設計劃,湖邊新區成為合肥房價漲幅最快的地方,半個月充滿了臭味,湖屋難覓,房價飙升。有人笑着說,在合肥,有一套能聞到鳥巢湖屬性的氣味,也是合肥人身份的象征。

禁漁令還在繼續,漁民紛紛上岸,各種污染治理工作也在繼續,相信10年後,巢湖再一次燦爛,當我們一起見證的時候。

4000年的魚米之鄉,如今患上“營養病”?巢湖水華整治成難題巢湖的魚巢湖的水巢湖爆發水華治污攻堅還須久久為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