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1年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又刷屏了

作者:公益善行

1991年,一張照片,觸動了無數人支援希望工程。

那是,“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第一次走進大衆視線,她專注求知的眼神感染了無數人。

如今31年過去,當年坐在漏風教室的鄉村小女孩,早已經攀過了那座大山,并且幫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爬山,實作了善意的循環傳遞。

01

最近這段時間,蘇明娟再次登上熱搜,回到大衆視線中。當年的小女孩,已經學業事業有成,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

蘇明娟打破天花闆,改變命運,并不是時間的魔法,而是全社會善意的托舉。

​31年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又刷屏了

1991年,剛上國小一年級的蘇明娟,坐在教室裡學習。那時候的學校根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教室,是以前的舊房子改建的,有窗戶沒玻璃,上面糊着紙,破了很多洞,冬天寒風猛烈,異常凍人。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蘇明娟留下了那張經典的照片。她清澈純淨的眼神被攝影記者解海龍定格,這雙明亮的大眼睛随之感動了億萬中國人,也讓希望工程家喻戶曉,成為當時全社會參與度最為廣泛的公益事業。

​31年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又刷屏了

照片刊登後,許多好心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蘇明娟稱,“有的小朋友把零花錢寄來了,有的大學生把業餘時間的打工錢也寄給了我,天津一名退休老人從我讀國中到高中,每年過節都給我寄糖果和生活用品”。回想起這些,蘇明娟充滿了感激。

2002年,蘇明娟考取了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後進入銀行工作,期間她一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回報社會。

02

因為自己淋過雨,想為他人撐傘;因為自己曾收到關愛,是以更加努力回饋。在年幼困難時刻,受到很多人幫助的“大眼睛女孩”,在有餘力之後,把受助者身份轉變為救助者,将愛與希望繼續傳遞。

從安徽大學畢業後,她将自己第一筆工資捐給了希望工程,之後她更是不間斷的每年定期捐款。就這樣,以前的受益者變成了現在的行動者,她用自己的行動将愛心源源不斷地傳遞下去。

​31年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又刷屏了

2006年,蘇明娟拍賣了那張《我要上學》的照片版權,并将拍賣所得的30萬元用于援建希望國小,成百上千的孩子是以能夠走進學校。

在2018年,她拿出積蓄,作為啟動資金設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緻力于幫助更多的貧困學子,将愛和希望繼續傳遞下去。據蘇明娟計算,截至目前已經籌集約490萬元,參與建設了5所希望國小。

毫無疑問,蘇明娟是希望工程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也是踐行社會公益事業的行動者。面對外界的誇獎聲,蘇明娟表示,并不希望個人出名,隻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03

蘇明娟的人生變化,是公益事業發展的縮影,也是脫貧攻堅的最好注腳。

鄉村教育公益,絕非僅僅是捐資建校,而應當是開闊孩子的事業,培育發展潛力,加大資源投入,讓更多的大眼睛們具有改變大山、建設大山的志向和本領。

這些年,我們見證的教育改變、公益改變,不止是蘇明娟。走出大山的2000多名華坪女高女孩,看到了更廣闊的天空;心裡時刻裝着媽媽的“留蝦女孩”,如今有了豐富營養餐;怒江上的“溜索女孩”,跨越了那條江;一群由山裡孩子組建起來的合唱團,走上了冬奧會開幕式為全世界唱歌……

​31年前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又刷屏了

從瀕臨辍學到走出大山,從山裡娃到更大舞台,從大眼睛女孩到溜索女孩,我們見證了這些具有曆史意義的脫貧人物,其背後涓涓細流彙成江河的愛意善意,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永遠讓人感動并且期待。

31年前,蘇明娟坐在破敗的教室,渴望上學;31年後,她接過接力棒,為貧困學子奔走努力。31年的時間,是善意在傳遞,是善意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眼睛女孩。

考卷常新,本心依舊。在無數人的善意接力下,我們相信鄉村的孩子們走上知識改變命運的道路,是蘇明娟的人生軌迹,也将成為更多學子的人生軌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