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國際著名動物學期刊《林奈學會動物學雜志》線上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研究最新成果。

科研人員采用形态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對采自西太平洋雅浦海溝和馬裡亞納海溝附近四座海山中的十足目铠甲蝦類(squat lobster)兩個總科的物種進行了研究,發現并描述了11個新物種,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蝦Uroptychodes yapensis,發現折尾蝦Uroptychus faxianae、劉氏折尾蝦Uroptychus liui、馬裡亞納折尾蝦Uroptychus marianica、透明折尾蝦Uroptychus transparens、海洋所異胸蝦Sternostylus iocasus、軟毛刺铠蝦Munida pubescens、薔薇刺铠蝦Munida rosea、異形拟刺铠蝦Munidopsis dispar、郭川拟刺铠蝦Munidopsis guochuani和科學拟刺铠蝦Munidopsis kexueae。
铠甲蝦類是深海多樣性最高的十足目甲殼動物類群之一。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在海山生态環境中,铠甲蝦是底栖生态群落中的常見種或優勢種。然而由于調查條件限制,熱帶西太平洋雅浦海溝和馬裡亞納海溝周邊海山群中的铠甲蝦的多樣性仍鮮為人知。2014年至2019年,中科院海洋所在該海區進行了多次海山生态調查并采集到了大量的铠甲蝦生物樣品,通過對46個标本個體進行形态分類與分子系統學研究,共發現26個物種,分屬2個總科、5個科、8個屬,其中包含11個新種,新種占比達到四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蝦類在這些海山環境中具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也說明了人們對這片海域的生物了解匮乏。
這11個新種中,中科院海洋所異胸蝦是為了慶祝中科院海洋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兩個以人物命名的铠甲蝦劉氏折尾蝦和郭川拟刺铠蝦,則分别紀念中國甲殼動物學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瑞玉和航海家郭川。
本次研究發現了許多樣貌奇特的铠甲蝦,例如新種透明折尾蝦,海山的铠甲蝦的底色多以橙紅色或橘黃色為主,而透明折尾蝦通身透明,這在铠甲蝦類裡面非常罕見。郭川拟刺铠蝦具有“非主流的”細長的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觀察發現它攀附在水螅上面,這種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蝦屬中是第一次記錄。
研究還發現,雖然在四個海山共發現了26個物種,但僅有5個物種出現在兩個及以上的海山調查區,其中4個種生活在1200米以深的環境中。這一結果顯示,在深海中,更深層的底栖生物或許會有更廣的擴散範圍。
本研究還提供了所有铠甲蝦物種的三個基因标記序列,建構了這些物種與相似種的系統發育關系,對一些屬的單系性作出了讨論。
(大衆報業·大衆日報用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王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