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非常兇狠的國家,在二戰時期,這個國家在中國領土做出很多傷天害理之事,無數群眾深受其害。直到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擲兩枚原子彈,直接導緻日本二十萬人死亡,這才讓日本人恐慌起來。但就算如此,日本人依舊“負隅頑抗”,比如中國戰場的諸多日本兵,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接受投降,還跟中國軍隊拼死抗争!
而在中國戰場的一處角落裡,就有一群日本兵利用炮樓掩護自己,他們同時向中國軍隊發出進攻!如此一來,中國軍隊久攻不下,場面也一度僵持起來了。而在此時,一路過老農給中國軍隊支招,他還輕松一句:這還不簡單?在他的幫助下,日本兵主動繳械投降,戰争也就此落下帷幕了。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剖析其中内情吧。
日本天皇投降的大背景
時間需要來到1945年,這一年,美國因忍受不了日本的侵擾,決定向日本兩個地區投擲原子彈。這頓操作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原子彈帶來的影響太大了,日本二十萬群眾直接死亡不說,這兩個地方也淪為廢墟,時至今日未能完全恢複。
美國已經使用了這樣狠絕的手段,日本天皇卻依舊野心不改,他們甚至集結了105萬大軍再度進攻中國,眼看着計劃就要推進了。這個時候,美國向日本發出消息,如果日本敢進一步行動,他們的原子彈就會送到日本東京。這句話的威懾力實在太大,日本天皇終究還是沒能穩住心态,隻能和日本上層官員商讨。經過一番商讨後,天皇給出了結果,即無條件投降!
日本投降的消息迅速在國際上傳開,這或将意味着反法西斯聯盟的勝利。隻不過,日本主要的侵略地在中國,他們的軍隊已經遍及中國各個角落,就算天皇發出消息要投降,那些駐紮中國良久的日本兵也不會輕易接受。不過,日本大勢已去,在沒有充分物資的情況下,日本兵大多隻能在炮樓裡躲藏着,他們通過炮樓的小口,成功将中國軍隊擊退了。
日本利用炮樓攻擊中國軍隊
所謂炮樓,其實就是易守難攻的圓形碉堡,上面布滿了圓形小孔,隻要将槍支放進小孔裡并确定目标,就能給敵人帶來沖擊。正常情況下,炮樓的建造周期不會太長,因為它不涉及多少建築設計,隻要基本的建築材料,并圍成圓柱狀即可。同時,炮樓表面能無限加厚,加的越厚安全性越高,是以敵人想通過炸彈等方式穿透它,幾乎沒有可能。
對日本兵來說,炮樓就是他們的安全屏障,一群日本兵不願向中國軍隊低頭,便躲藏在炮樓裡持續進攻。這麼對比下來,中國軍隊所在的位置确實不占優勢,因為我方沒有過多防護物件,一旦被炮樓的槍支盯上,可能就會遭遇生命危險。同時,兩方的軍事裝備也産生鮮明對比,就算日本兵窮途末路,可他們所用的槍支彈藥都是最先進的,中國軍隊則繼續使用老版槍炮,是以很難獲得勝利。
這個時候,我方試圖用言語感化日本兵: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不論日本兵再如何掙紮,也改變不了失敗的結局,與其這樣苦苦掙紮,倒不如繳械投降,說不定他們還能早些回日本和家人團聚呢。可惜,日本兵冥頑不靈,一群人還在瘋狂的炮擊中國軍隊,長此以往下去,戰争怕是很難結束了。
這個時候,我方提出派遣一支敢死隊進攻,隻要将炸藥扔進炮樓,戰争就會告一段落。隻是,這條道路注定會非常艱難,畢竟敵人炮火不斷,我方戰士向前進的每一步都會有生命危險。但就算如此,隊伍裡依舊有人願意加入敢死隊,他們早已将生死置之身外,隻等勝利的到來。
老農提出方法,逼退敵人
而就在人們為此感動落淚的時候,不遠處走來了一名老農。或許被這個場景給吸引住了,老農上前詢問情況,他這才得知,敵人的炮樓給我方造成困擾了。隻見老農一臉的淡定,他稱自己有方法解決問題,還認為處理起來非常簡單。
老農讓戰士們想法子制造大量煙火,隻要讓煙進入炮樓,敵人就會被熏得受不了。到了後來,日本兵們的生命安全會受威脅,想活的人自然而然就出來了。老農一番話,可謂驚醒夢中人,于是大家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首先将一些日本兵的屍體堆在一起,然後點燃麥草。漸漸的,火越燒越旺,空氣中到處彌漫着濃烈的煙火味,這個味道也順着炮樓的小孔鑽到炮樓裡。如此一來,炮樓裡的日本兵就要忍受煙熏的痛苦,當就算如此,他們也不願輕易認輸,就這樣苦苦支撐了很長一段時間。
終于,一個日本兵放棄了掙紮,他從炮樓裡逃出,深吸一口氣,呼吸這才好了起來。其他日本兵見狀,也不再繼續忍受痛苦,一群人仿若瀑布一般從封閉環境裡“分湧而出”,如同重生一般。隻是,中國軍隊早已在周圍做好準備了,日本兵一出來,就會被我方戰士們控制,這下日本兵徹底沒了翻身的機會。
結語
很顯然,縱使日本方有炮樓這樣堅固強大的防禦工事,也改變不了他們戰敗的結局。當然了,那名老農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随意提的一個方法,成功把敵人逼的無處可退,其實從這裡,就足以證明老者的智慧啊……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