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非常凶狠的国家,在二战时期,这个国家在中国领土做出很多伤天害理之事,无数民众深受其害。直到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直接导致日本二十万人死亡,这才让日本人恐慌起来。但就算如此,日本人依旧“负隅顽抗”,比如中国战场的诸多日本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接受投降,还跟中国军队拼死抗争!
而在中国战场的一处角落里,就有一群日本兵利用炮楼掩护自己,他们同时向中国军队发出进攻!如此一来,中国军队久攻不下,场面也一度僵持起来了。而在此时,一路过老农给中国军队支招,他还轻松一句:这还不简单?在他的帮助下,日本兵主动缴械投降,战争也就此落下帷幕了。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其中内情吧。
日本天皇投降的大背景
时间需要来到1945年,这一年,美国因忍受不了日本的侵扰,决定向日本两个地区投掷原子弹。这顿操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原子弹带来的影响太大了,日本二十万民众直接死亡不说,这两个地方也沦为废墟,时至今日未能完全恢复。
美国已经使用了这样狠绝的手段,日本天皇却依旧野心不改,他们甚至集结了105万大军再度进攻中国,眼看着计划就要推进了。这个时候,美国向日本发出消息,如果日本敢进一步行动,他们的原子弹就会送到日本东京。这句话的威慑力实在太大,日本天皇终究还是没能稳住心态,只能和日本上层官员商讨。经过一番商讨后,天皇给出了结果,即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的消息迅速在国际上传开,这或将意味着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只不过,日本主要的侵略地在中国,他们的军队已经遍及中国各个角落,就算天皇发出消息要投降,那些驻扎中国良久的日本兵也不会轻易接受。不过,日本大势已去,在没有充分物资的情况下,日本兵大多只能在炮楼里躲藏着,他们通过炮楼的小口,成功将中国军队击退了。
日本利用炮楼攻击中国军队
所谓炮楼,其实就是易守难攻的圆形碉堡,上面布满了圆形小孔,只要将枪支放进小孔里并确定目标,就能给敌人带来冲击。正常情况下,炮楼的建造周期不会太长,因为它不涉及多少建筑设计,只要基本的建筑材料,并围成圆柱状即可。同时,炮楼表面能无限加厚,加的越厚安全性越高,所以敌人想通过炸弹等方式穿透它,几乎没有可能。
对日本兵来说,炮楼就是他们的安全屏障,一群日本兵不愿向中国军队低头,便躲藏在炮楼里持续进攻。这么对比下来,中国军队所在的位置确实不占优势,因为我方没有过多防护物件,一旦被炮楼的枪支盯上,可能就会遭遇生命危险。同时,两方的军事装备也产生鲜明对比,就算日本兵穷途末路,可他们所用的枪支弹药都是最先进的,中国军队则继续使用老版枪炮,所以很难获得胜利。
这个时候,我方试图用言语感化日本兵: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不论日本兵再如何挣扎,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与其这样苦苦挣扎,倒不如缴械投降,说不定他们还能早些回日本和家人团聚呢。可惜,日本兵冥顽不灵,一群人还在疯狂的炮击中国军队,长此以往下去,战争怕是很难结束了。
这个时候,我方提出派遣一支敢死队进攻,只要将炸药扔进炮楼,战争就会告一段落。只是,这条道路注定会非常艰难,毕竟敌人炮火不断,我方战士向前进的每一步都会有生命危险。但就算如此,队伍里依旧有人愿意加入敢死队,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身外,只等胜利的到来。
老农提出方法,逼退敌人
而就在人们为此感动落泪的时候,不远处走来了一名老农。或许被这个场景给吸引住了,老农上前询问情况,他这才得知,敌人的炮楼给我方造成困扰了。只见老农一脸的淡定,他称自己有方法解决问题,还认为处理起来非常简单。
老农让战士们想法子制造大量烟火,只要让烟进入炮楼,敌人就会被熏得受不了。到了后来,日本兵们的生命安全会受威胁,想活的人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老农一番话,可谓惊醒梦中人,于是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首先将一些日本兵的尸体堆在一起,然后点燃麦草。渐渐的,火越烧越旺,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烈的烟火味,这个味道也顺着炮楼的小孔钻到炮楼里。如此一来,炮楼里的日本兵就要忍受烟熏的痛苦,当就算如此,他们也不愿轻易认输,就这样苦苦支撑了很长一段时间。
终于,一个日本兵放弃了挣扎,他从炮楼里逃出,深吸一口气,呼吸这才好了起来。其他日本兵见状,也不再继续忍受痛苦,一群人仿若瀑布一般从封闭环境里“分涌而出”,如同重生一般。只是,中国军队早已在周围做好准备了,日本兵一出来,就会被我方战士们控制,这下日本兵彻底没了翻身的机会。
结语
很显然,纵使日本方有炮楼这样坚固强大的防御工事,也改变不了他们战败的结局。当然了,那名老农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随意提的一个方法,成功把敌人逼的无处可退,其实从这里,就足以证明老者的智慧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