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康生物“赴考”科創闆IPO,募資加碼産業基地建設項目等

2022年9月29日,深圳市愛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康生物”)闖關科創闆IPO獲上交所受理,本次拟募資6億元。

圖檔來源:上交所官網

愛康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儀器及試劑、耗材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行人較早進入酶聯免疫診斷領域和血型檢測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體外診斷儀器研發與應用經驗,形成了以國内領先的自主品牌全自動酶免儀、全自動血型分析儀為核心的體外診斷儀器及相關體外診斷試劑、實驗室一次性耗材産品矩陣,并基于微更新精密液體處理技術平台等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全自動酶免儀、全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等産品或子產品的CDMO服務。

此外,發行人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産品延伸,推出了血站全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全自動樣品處理系統、全自動化學發光測定儀、分杯樣品處理系統、智能化血液冷藏系統、醫院血型檢驗流水線系統、全場景自動化血液存儲管理系統等産品。

圖檔來源:公司招股書

财務資料顯示,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前3月營收分别為2.39億元、3.70億元、3.97億元、1.01億元;同期對應的歸母淨利潤分别為3,112.92萬元、7,484.00萬元、5,594.94萬元、1,722.06萬元。

根據《上市規則》第二章第2.1.2條第一款,發行人選擇第一套上市标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于人民币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億元”。發行人2020年度、2021年度的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孰低者計算)分别為7,204.84萬元和5,295.73萬元,結合最近一次外部股權融資的市場估值,發行人預計将滿足第一套上市标準。

本次拟募資用于愛康生物産業基地建設項目、愛康生物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圖檔來源:公司招股書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張傳國,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張傳國直接持有發行人3,168.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52.80%;通過博納斯特投資間接持有發行人136.59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28%,合計持有發行人55.08%股份。

愛康生物坦言公司存在以下風險:

(一)酶聯免疫法占免疫診斷市場佔有率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内,發行人酶免儀産品收入分别為10,126.19萬元、15,139.91萬元、12,656.07萬元與2,545.77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别為42.34%、40.97%、31.92%、25.14%,為發行人主營業務産品以及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化學發光法在檢測靈敏度、探測範圍上更具優勢,近年來在免疫診斷市場佔有率高速增長,已超過酶聯免疫法成為免疫診斷領域第一大檢測方法。酶聯免疫法産品具有成本低、特異性好的特點,在批量檢測場景下仍具備優勢。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篩查的體外診斷試劑需按照藥品進行管理,由于目前市場上尚無化學發光試劑在國内取得藥品注冊證,血站、血液制品公司在血源篩查等檢測領域仍主要采用酶聯免疫法。是以,面對化學發光産品在國内體外診斷市場的高速發展,酶聯免疫産品仍然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市場規模。但若未來化學發光産品在體外診斷市場進一步普及或者化學發光試劑取得藥品注冊證,酶聯免疫産品占免疫診斷市場佔有率将面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二)産品研發失敗風險

公司所處的醫療器械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對于體外診斷儀器,産品創新涉及生物醫學、生物化學、精密器械、應用實體、光學、圖像識别及計算機軟體等多個交叉學科,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體外診斷儀器研發不是簡單的軟硬體疊加,而是需要在産品研發和設計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核心技術,不斷提升和平衡各項技術名額。如果未來公司科研、技術疊代程序緩慢,無法準确把握行業産品及技術的發展趨勢,在産品開發的決策中出現方向性錯誤,或者開發出的新産品在技術、性能、成本等方面不具備競争優勢,均将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市場競争力産生不利影響。

(三)市場競争風險

随着大陸體外診斷裝置行業不斷發展,市場競争環境也呈現複雜化、多元化的特點。在全自動酶免儀市場,帝肯、漢密爾頓等國際巨頭占據優勢地位,艾德康等少數國内廠商亦具有一定競争優勢;在全自動血型分析儀市場,奧森多、伯樂、基立福等國際巨頭屬于領先企業,國内企業博迅生物、力博醫藥等迅速發展。公司憑借高品質的産品和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逐漸實作競争格局突破,占據了較大市場佔有率,但若未來競争對手采取大幅降價的營銷政策或公司無法及時推出具有市場競争力的産品,将對公司的盈利空間和市場佔有率提升造成不利影響。

(四)經營業績下滑風險

報告期内,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分别為23,926.34萬元、37,022.32萬元、39,724.29萬元和10,146.45萬元,實作淨利潤分别為3,112.68萬元、7,483.38萬元、5,594.82萬元以及1,722.06萬元。報告期内,公司通過持續産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在供應鍊管理、規模生産、綜合服務和整體方案解決能力等方面逐漸優化,提升了公司産品價值及客戶服務能力,收入持續增長。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及技術的持續更新,公司過往積累的技術和研發優勢将逐漸顯現,産品研發不斷更新和工藝水準持續優化。但若行業的市場競争進一步加劇,可能導緻公司盈利能力下降,銷售、管理、研發相關期間費用增加,公司可能面臨未來年度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與此同時,公司發展過程中,如出現公司未預料到的風險或因不可抗力導緻的風險,上述不利因素或風險可能導緻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等财務名額下滑,進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相關不利因素或風險在個别極端情況或者多個風險因素疊加的情況下,可能導緻公司營業利潤下滑。

(無)對賭風險

根據投資機構中小擔創投、華楙實業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傳國以及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總經理強勇平簽署的《增資擴股協定之補充協定》,其中約定了股份回購條款,自公司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報時起,股份回購的所有條款均自動中止;若公司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則股份回購的所有條款自取得準許之日起自動終止并失效;若公司在上市承諾期内未能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上市,則股份回購的所有條款在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暫停、被撤回、失效、否決時或前述期限屆滿之日起自動恢複效力。

若觸發上述股份回購情形,且張傳國、強勇平屆時無法回購股份,将對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産生不利影響。

本文源自資本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