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蘋果新機均涉及衛星通信,智能手機迎來衛星通信時代?

作者:新京報
華為蘋果新機均涉及衛星通信,智能手機迎來衛星通信時代?

華為Mate50系列支援衛星通信。

9月6日,華為釋出Mate50系列。9月8日,蘋果釋出iPhone14系列。兩款備受矚目的新機均配備了衛星通信功能,可以發衛星短消息。兩款手機的釋出,均引發了業界極大關注。

智能手機即将迎來衛星通信時代了嗎?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采訪到的通信行業專家均表示,目前基于智能手機的衛星通信功能還處于探索和完善階段,還遠遠算不上成熟。不過,放眼未來,手機直連衛星的衛星通信服務将是大勢所趨,也是6G時代的重要标志。

華為蘋果新機均涉及衛星通信,智能手機迎來衛星通信時代?

蘋果iPhone14系列新機。

蘋果華為新機均隻支援文本服務,現有衛星通信服務适用場景有限

雖然在iPhone13釋出前蘋果就被認為可能推出衛星通信服務,但8日釋出的iPhone14系列還是被6日釋出的華為Mate50系列“截和”了一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釋出會上表示,華為Mate50系列手機是全球首款支援北鬥衛星消息的大衆智能手機。

據了解,搭配該技術的Mate50系列,支援北鬥衛星消息硬體能力,當使用者身處荒漠無人區、出海遇險、地震救援等無地面網絡信号覆寫環境下,可通過暢連APP将文字和位置資訊向外發出,與外界保持聯系,并支援多條位置生成軌迹地圖。

今年7月30日,北鬥三号短封包通信服務成果釋出,全球首次實作了大衆智能手機衛星通信能力。釋出會現場,就有套着保密殼的華為手機,在給現場的來賓們示範這一功能。

該功能實作的關鍵,是一顆手機北鬥短封包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晶片。這枚晶片實作了“不換卡、不換号、不增加外設”的大衆手機“一号雙網”設計,讓在亞太地區的大衆使用者能夠享受到北鬥三号短封包通信服務。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方曾表示,基于該服務的星地融合解決方案和技術方案成果,标志着北鬥三号短封包通信服務由行業應用“邁入大衆應用的發展新階段”。

此次iPhone 14系列釋出的衛星通信緊急求助(Emergency SOS via satellite)功能,則通過定制元件和軟體,連接配接特定的衛星頻率,發送消息,傳達給急救機構。相同的是,極窄的衛星通信帶寬使得使用者隻能發送文本資訊。

蘋果美國官網顯示,在空曠的環境中發送一條資訊隻需不到15秒,而在樹蔭等有遮擋的地方可能需要幾分鐘。不過,該服務要到今年11月份才會上線,而且首批僅支援美國、加拿大兩國,後續才會逐漸支援其他國家的使用者。

“iPhone14系列的衛星通信緊急求助比華為的短封包更進了一步,短封包是基本功能,衛星通信緊急求助則是服務。”電信行業獨立分析師付亮表示,“但兩者适用場景都有限,不必誇大。”他表示,相信今後幾年,随着低軌衛星網絡覆寫增加,基于衛星+普通手機的玩法會很多,畢竟從技術上看,通過衛星打電話、慢速上網等功能都不難實作。

衛星通信從專業走向大衆,或可成為6G一部分

對于不少業内人士而言,衛星通信早已并非什麼新鮮事,已經有了衛星電話等非常成熟的應用,在災害救援、遠洋航行等領域有着廣泛的使用。是以,有觀點認為,手機搭載衛星通信功能,不過是手機廠商在一片紅海之中尋求差異化優勢而做出的“噱頭”賣點。不過,也有業内人士指出,盡管在技術層面的突破不大,從專用裝置普及到大衆智能手機後,衛星通信或将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考慮到華為與蘋果兩家廠商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風向标地位,後續更多的手機廠商或也将持續跟進,帶來行業裂變。

中信建投的最新研報就指出,随着地面通信網絡技術發展日益成熟,使用者對于更廣域(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通信的需求不斷增強,衛星通信及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被廣泛關注,甚至可能成為6G的一部分。随着美國星鍊計劃的快速部署,包括中國在内的全球低軌衛星網際網路星座建設有望提速。

“未來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是大勢所趨,一個是連接配接導航衛星,一個是連接配接低軌道通訊衛星,這也是6G時代的重要标志,現在是在逐漸探索和完善中。”通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表示,目前華為和蘋果推出的功能和服務都還相對基礎,原因或許在于技術成熟度不夠,相關配件成本太高以及需要營運許可等因素。

考慮到衛星通信的實作成本,未來的商業模式将會怎樣,也成為橫在業界面前的一個問題。蘋果美國官網顯示,iPhone 14系列機型可免費使用衛星SOS緊急求助功能兩年。後續是否會向使用者收費,還未可知。蘋果表示,将從其先進制造基金中拿出4.5億美元,用于支援這一功能的衛星基礎設施。衛星通訊公司全球星(Globalstar)将獲得大部分資金。

“未來,衛星通信的商業模式,初期估計是使用者付費、單次高價這種定價思路,未來普及度高以後,應用會更豐富,價格也可能會更親民。”馬繼華告訴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受“捅破天”影響 衛星通信闆塊9月2日暴漲後逐漸下滑

華為與蘋果在衛星通信上的“爆料”也引發了二級市場衛星通信闆塊企業的股價震蕩。

貝殼财經記者梳理發現,9月2日上午,餘承東表示“Mate 50在通信技術上會帶來新突破”,其“向上捅破天”的表述激起了不少A股衛星通信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一些公司還引來了關于“是否與華為有合作”的投資者問詢,但随着Mate50釋出會結束,衛星通信上市公司的股價在9月7日普遍下跌,此後股價漲跌則趨于平緩。

從闆塊走勢來看,萬德衛星網際網路指數9月2日上漲6.88%。不過在華為于9月6日公布了Mate50衛星通信功能“真容”之後,該指數在9月7日下跌1.35%。

Wind資料顯示,A股中主營業務包含衛星通信的上市公司有8家,分别為星網宇達、天箭科技、海蘭信、高新興、複旦複華、航天電子、中國衛通、盟升電子。

在上述公司中,受華為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消息影響,導緻單日股價波動最大的公司是中國衛通,該公司于9月2日直接漲停,但華為釋出會結束後的9月7日,跌幅最大的也是中國衛通,股價下跌5.52%。中國衛通主營業務為定制服務、衛星廣播、衛星通信、應急保障,從9月2日截至9月8日收盤,該公司區間股價累計上漲3.95%。

9月2日至9月8日收盤,上述公司中股價累計漲幅最大的是盟升電子,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Ka頻段車載“動中通”、便攜式衛星導航模拟器等,衛星導航産品主要為基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導航終端裝置以及核心部件産品。

對于未來最有可能受益手機直連衛星通信的公司,券商也紛紛給出了觀點。中信建投研報分析,Mate 50搭載北鬥短封包,實作衛星通信功能。衛星通信及衛星網際網路的發展被廣泛關注,甚至可能成為6G的一部分。國内天通衛星之前已經商用放号,營運商為中國電信,終端提供商包括華力創通、海格通信、高新興等。華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智能手機搭載北鬥短消息功能将需要增加一塊全新的射頻基帶一體化晶片,建議關注聲光電科、華力創通。

9月2日,華力創通股價大漲17.98%,收盤價8.66元/股,但此後股價震蕩下跌,截至9月8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單日下跌0.25%,報收7.95元/股。

9月8日,華力創通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尚未向華為提供相關衛星通信的産品和技術,和蘋果公司也尚無相關合作。無獨有偶,9月8日航天發展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複投資者問詢時也表示,公司與華為暫未在衛星通信方面達成合作。

不過,華力創通稱“目前公司已經研制了多款衛星手機,部分款型支援地面通信和衛星通信雙網雙待,可以同時插入地面通信和衛星通信兩張SIM 卡。公司研制的衛星通信産品已經在國内政府應急、航空、邊防、電力、林業、水利、氣象等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

對于衛星通信闆塊近期的股價漲跌,華安證券釋出研報稱,從目前來看,B端和特種行業仍是衛星通信主要使用場景,市場空間有限。主流手機品牌開啟衛星短消息試商用或将打開C端想象空間。衛星通信技術愈發成熟,但是否形成商業規模,我們認為仍取決于使用者對于使用價值和成本的權衡。衛星通信的C端發展将遵循短封包、窄帶通信(通話、彩信)、寬帶通信發展路徑,使用者和産業規模的發展尚需時間。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許諾 羅亦丹 編輯 徐超 校對 楊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