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向往着有一天自己創業,程式員更是如此。如果你想創業,那麼該怎樣創業、需要有哪些準備、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等等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周鴻祎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給程式員上的創業課。
程式員創業的特别之處
關于程式員創業,我之是以願意談我的觀點,是因為我是程式員出身,也是從小公司做起來的,我自認為對待很多程式員個人包括共享軟體作者和一些小網站還是很好的。我希望和他們分享一些經驗和體會。
首先,我想說的是聰明人不一定能成功,很多程式員很聰明,但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會成功。因為我看到了一些問題,而且現在太多程式員存在很多誤解。是以,我希望把我的觀點告訴程式員。或許有一些程式員能夠清醒,某個人可能因為我的某一句話有了感覺,對他以後的成長産生了幫助,這就足夠了。
要知道,程式員總是以為自己優秀是以就能成功,其實不是。中國的程式員大部分是盲目的:看看一些論壇就能夠感覺到,要麼有一群人自我感覺極端的良好,以專家自居,要麼就是一群藍領埋怨公司和社會環境不行,待遇不好。
應該說,中國程式員創業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放眼望去,中國網際網路成功的人士有幾個是真正寫過十年軟體的。事實上,現狀和我們所能聽到的媒體宣傳的故事很不一樣。
很多程式員的最高理想就是寫一個共享軟體,一年可以掙幾百萬。但我希望談的不是告訴程式員如何掙錢,掙錢很容易,而是要告訴程式員如何去創業。比如雖然FlashGet的作者收入很高,衣食無憂,但從創業的角度看,它并沒有以商業公司的方式創業成功。
程式員在創業方面的欠缺
首先,我看到中國程式員的合作心态非常缺乏,我認為這是中國程式員最大的問題,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大家經常說這句話:态度決定一切。但事實上好程式員基本上都比較傲氣,因為程式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在做世界上一件十分偉大的事情,這就是驅動機器,修改一行代 碼,機器就能夠工作,可以産生各種不同的行為。這很容易會讓程式員産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可以Control Everything。程式員的自信在程式設計上是非常需要的,但不是适合一切場合。如果我們不說這些,可能很多程式員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仍然認為 自己是King of the World。
事實上,程式員的能力隻是控制了一個機器。但創業僅僅具備了和機器打交道這一種能力是絕 對不夠的,他還需要和合作夥伴、競争對手、投資人、員工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打交道。很多程式員因為已經習慣了和機器打交道,不善于也不願意其它的工作。很多程式員會内心認為“營銷不是很簡單嘛,市場很簡單啊,管理也很簡單啊,”我認為這種心态是非常害人的。
程式員還是一個很固執的人群,他覺得自己是機器的統帥,是以不會靈活,不會妥協。我當時也喜歡寫程式,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沉迷于寫程式,肯定沒戲,是以是逼着自己改變角色。
優秀的程式員不要自負
這兩天,我收到幾封程式員的來信。有一封信中大意說“我是個如此優秀的程式員,為什麼我就不能成功呢,請你指點。這裡有我的blog位址,看完你就 會了解我了。”我想說的是:如果真的希望别人幫忙,就要把情況真實的說出來,而不是上來就說自己很優秀,這種語言就會讓别人覺得很不舒服,不是很好的交流 方式。我還真看了那個blog,但看完之後,覺得這個程式員就是一個空想狂。
可以說,很多程式員實際上是優秀帶來了自負,這種自負使得其不要說創業,可能在在公司中工作也會遇到問題。是以,我甚至認為程式員在創業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其它類型的人員更大。如果程式員希望主導一個創業,可能首先就要逼自己不是一個程式員。
程式員應持開放心态,尋求團隊合作
程式員首先要學會和别人合作。提到這點,很多程式員都會說“我正在帶着其他程式員寫程式啊,我會合作啊。”但這種合作是片面的,我所談的不僅僅是程式員和程式員之間的合作,而是包括了程式員和其它各種角色之間的合作。程式員相親,他們的語言比較能夠容易了解。但作為一個程式員,你能不能商業人員、銷售人員很好的合作呢。
我這些年還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程式員動不動就把目标定為比爾·蓋茨。其實,比爾蓋茨不應該成為程式員崇拜的目标對象,這會讓程式員迷失方向,因為微軟另外一個創始人保羅·艾倫才是真正的程式員。再看其它一些例子,Google的第20名 程式員都可以獲得五億美元。Adobe公司兩個創始人也是一個精通技術,一個對商業精通,這樣的搭配才能夠更好的成功。是以,對于很多程式員來說,一定要找準真正的榜樣,不要被外界的故事迷惑了頭腦。如果剖開一些故事的外表,你會發現國外很多成功的程式員,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強大的商業感覺的人或者一個團隊。
程式員的商業感覺其實并 不是很好。即便有商業感覺,其實這隻是一個靈感,一個創意,但要要做成、做大還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市場、營運,這些對于程式員是不可想象的。程式員要明 白,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找到一個可以彌補自己缺陷的合作團隊才是出路。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可能個人占10%,但因為更容易成功,而且團隊可以做100分 的事情。而如果隻是一個人做,很可能就失敗了。
這方面,國外的程式員對自己的長短比較清楚。在矽谷,很多程式員技術上都很牛,但他們 都非常知道自己隻是在技術這個領域水準比較高,出了這個領域,自己什麼都不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心态,他們特别懂得與人合作。我認為國外的程式員已經普遍意 識到了這點,他們很願意成為創業團隊中的一員而并非自己創業。
是以,程式員需要調整心态,不要把自己當作精英人物,要承認自己在程式設計方面是優秀的,但永遠有人比自己更優秀,對于其它的領域,很可能自己很無知。要知道,其實程式員的選擇其實是最少的,是以抱有開放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程式員與創業要求還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現在的很多程式員經驗過于不足,他沒有認真踏實做過很多工作就奢談創業。如果一個程式員沒有在程式設計方面深入過,沒有積累,也就是半瓶子醋。這 樣的程式員我接觸過很多,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讓人感覺又愛又恨。我認為程式員既然要憑借自己的技術,那就一定要踏實,要能夠實作任何創意。
但現在一些程式員自己沒有商業意識,卻又很自負,不相信别人,不了解的事情就不做。我遇到過很多程式員,他們對公司做什麼方向都質疑。他 們希望自己先想清楚,可是一想就浪費了很長時間。很多程式員就可悲在這裡,積累的不多,看不到方向,但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公司和老闆,這是一個悖論,需要程 序員深刻檢討。要知道,每個公司都有懂商業的人。
就這樣,一些程式員極端自負,另外有一些程式員碰了很多釘子之後,感覺很自卑,于是便認為國内軟體業不行,最後出國或者打工,很少有程式員能對自己能做公正的評價。
國内環境是否造成程式員浮躁的因素
我以前沒有仔細考慮過這點。但我想,不管怎樣,程式員需要先從自身找問題,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了。我承認一個現實:程式員生存狀态并不是很好,但程式員很多報怨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和自身的缺陷産生的反差。
首先,産品沒有大小,隻有市場的大小。很多人總是覺得這也小,那也看不上。認為公司做的産品很無聊,要做就要像某些人宣揚的那樣:做遊戲一定要 做3D引擎,好像隻有這樣才夠牛。這其實就是一種浮躁。很多程式員寫軟體總是很多bug,基礎知識也不牢固,沒有參加幾個項目,沒有寫過十萬行代碼,就奢 談做大項目,這有價值嗎?
而且我還發現有些程式員特别憤青,罵環境,罵老闆,其實這隻能把自己的心态搞的很壞。很多人剛進公司時做的很差,雖然工資少,但他沒有想到給公司增加了很多bug,公司實際上是在給他出學費。論壇上大家都在讨論哪裡活幹得少錢拿的多。甚至還有人列了一些黑名 單。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程式員自己将周圍環境搞的烏煙瘴氣了。
有的程式員還非常喜歡指點江山,指點公司。我個人覺得這不是不可以,但 指責别的公司對個人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如果看不到,恰恰證明是自己看不到。我看到很多程式員也寫blog,技術交流的我認為非常好,但有 些人是寫評論。我是覺得程式員不要做評論家,中國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實幹家。
總之,程式員一般過于自我。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世界是什麼。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努力的去客服。我的經驗就是看别人如何做的好,為什麼能夠做的好,什麼是我所不能了解。程式員要學會慢慢站在别人立場上看問題。
最後給希望創業的程式員一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