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也就是盡量讓項目實際進行中的成本控制在預算範圍之内,確定在預算之内完成項目。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主要有這樣四個主要子過程:規劃成本管理、估算成本、制定預算和控制成本。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關于成本的類型主要有這些: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下面就來詳細介紹這幾個子過程:

一、規劃成本管理

規劃成本管理過程,也就是為規劃、管理、花費和控制項目成本而制定政策、程式和文檔的過程。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個項目中為如何管理項目成本提供指南和方向。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1.1 規劃成本管理的輸入

規劃成本管理的輸入主要包括四個:項目管理計劃、項目章程、事業環境因素群組織過程資産

1.1.2 項目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計劃中用以制定成本管理計劃中的資訊主要包括:

  • 範圍基準:包括項目範圍說明書和WBS,用于成本估算和管理
  • 進度基準:定義了項目成本将在何時發生
  • 其他資訊:其他與成本相關的進度、風險和溝通決策等資訊

1.1.2 項目章程

規定了項目總體預算,我們可以根據它來确定詳細的項目成本

1.1.3 事業環境因素

影響規劃成本管理過程的事業環境因素包括有:

  • 影響成本管理的組織文化群組織結構
  • 市場條件
  • 貨币匯率
  • 釋出的商業信心
  • 項目管理資訊系統

1.1.4 組織過程資産

影響規劃成本管理過程的組織過程資産包括有:

  • 财務控制程式
  • 曆史資訊和經驗教訓知識庫
  • 财務資料庫

1.2 規劃成本管理的工具和技術

1.2.1 專家判斷

基于曆史資訊,專家判斷可以對項目環境以及以往類似項目的資訊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并針對正在開展的活動,基于某應用領域、知識領域、學科、行業等的專業知識而做出判斷,可用于制定成本管理計劃。

1.2.2 分析技術

在制定成本管理計劃中,也可能需要選擇項目籌資的戰略方法,比如自籌資金、股權投資、借貸投資等。組織政策和程式可能影響采用哪種财務技術進行決策,可用的技術包括有:

  • 回收期:原始投資額通過未來現金流量回收所需要的是很麼
  • 投資回報率:指通過投資而應傳回的價值
  • 内部報酬率:投資項目的淨現值等于零的貼現率。實際上反映了投資項目的真實報酬
  • 現金流貼現:就是把企業未來特定期間内的預期現金流量還原為目前現值
  • 淨現值:指一個項目預期實作的現金流入的現值與實施該項計劃的現金指出的現值的差額

1.2.3 會議

舉行相應的規劃會議來制定成本管理計劃。

1.3 規劃成本管理的輸出

輸出主要的内容就是成本管理計劃,它是項目管理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規劃、安排和控制項目成本。

在成本管理計劃中主要有以下内容:

  1. 計量機關:規定每種資源的計量機關
  2. 精确度:規定成本估算向上或向下取整的程度
  3. 準确度:為活動成本估算規定的一個可接受的區間(如)
  4. 組織程式連接配接:工作分解結構為成本管理計劃提供了架構,以便據此規範地開展成本估算、預算和控制
  5. 控制臨界值:可能需要規定偏差臨界值,用于監督成本績效
  6. 績效測量規則:需要規定用于績效測量的掙值管理規則
  7. 報告格式:許村規定各種成本報告的格式和編制頻率
  8. 過程描述:對其他每個成本管理過程進行書面描述
  9. 其他細節等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二、估算成本

估算成本是對完成項目活動所需資金進行近似估算的過程。主要作用是确定完成項目工作所需的成本數額

成本估算的步驟主要有以下三步:

  1. 識别分析成本的構成科目:主要工作就是确定完成項目活動所需要的物質資源(人、裝置、材料)的種類。
  2. 根據已識别的項目成本構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3. 分析成本估算結果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2.1 估算成本的輸入

2.1.1 成本管理計劃

是規劃成本管理過程的輸出,規定了如何管理和控制項目成本

2.1.2 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提供了項目人員配備情況、人工費率和相關獎勵/認可方案,是制定項目成本估算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2.1.3 範圍基準

範圍基準包括以下内容:

  1. 範圍說明書:提供了産品描述、驗收标準、主要可傳遞成果、項目邊界以及項目的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
  2. 工作分解結構:指明了項目的全部元件之間及全部可傳遞成果之間的互相關系
  3. WBS詞典:提供可傳遞成果的詳細資訊,并描述了為産出可傳遞成果,WBS各元件所需進行的工作

2.1.4 項目進度計劃

進度活動所需的資源及其使用時間是本過程的重要輸入,會對項目成本産生很大影響。

2.1.5 風險登記冊

通過審查風險登記冊,考慮應對風險所需的成本。風險既可以是威脅,也可以是機會,通常會對活動及整個項目的成本産生影響。

2.1.6 事業環境因素

影響估算成本過程的事業環境因素包括:

  1. 市場條件
  2. 釋出的商業資訊

2.1.7 組織過程資産

  1. 成本估算政策
  2. 成本估算模闆
  3. 曆史資訊
  4. 經驗教訓

2.2 估算成本的工具和技術

2.2.1 專家判斷

和規劃成本管理中類似,都是基于曆史資訊,專家判斷可以對項目環境以及以往類似項目的資訊提供有價值的見解。輔助更好的估算成本

2.2.2 類比估算

類比估算又叫做“自上而下估算”,它是以過去類似項目的參數值(如範圍、成本、預算和持續時間等)或規模名額(如尺寸、重量和複雜性等)為基礎,來估算目前項目的同類參數或名額。

基本操作步驟是:

  1. 項目的上層管理人員收集以往類似項目的有關曆史資料
  2. 會同有關成本專家對目前項目的總成本進行估算
  3. 将估算按照項目工作分解結構圖的層次傳遞給相鄰的下一層管理人員,并讓它們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和活動的成本進行估計
  4. 最後,繼續向下一層管理人員傳遞它們的估計資訊,直至項目基層人員

适用範圍:進行類比的以往項目在形式上和實質上都非常趨同

優缺點:

  • 優點:簡單易行,耗時少,花費少
  • 缺點:由于項目的獨特性,該方法的估算準确性可能較低

2.2.3 參數估算

參數估算是指利用曆史資料之間的統計關系和其他變量來進行項目工作的成本估算。其準确性取決于參數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礎資料的可靠性。

2.2.4 自下而上估算

不同于類比估算中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估算是對單個工作包或活動的成本進行最具體、細緻的估算;然後把這些細節性成本向上彙總或“滾動”到最高層次,用于後續報告和跟蹤。

它的優點是詳細且準确,缺點是耗時而且估算本身費用很高

2.2.5 三點估算

同進度管理中的一樣,通過考慮三種估算值來界定活動成本的近似區間。這三種估算分别是:

  • 最可能成本
  • 最樂觀成本
  • 最悲觀成本

利用貝塔分布來進行期望計算,也就是期望= (最大值 + 4*最可能指 + 最小值)/ 6

2.2.6 儲備分析

也就是為了應對成本的不确定性,成本估算中可以包括應急儲備(有時也稱作為“應急費用”)。應急儲備是包含在成本基準中的一部分預算,用來應對已經接受的已識别風險,以及已經制定應急或減輕措施的已識别風險。應對的是那些會影響項目的“已知-未知”風險。

其中應急儲備和管理儲備的差別如下: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2.2.7 品質成本

在估算活動成本時,需要用到關于品質成本的各種假設

2.2.8 項目管理軟體

項目管理應用軟體、電子表單、模拟和統計工具等等,都可以用來輔助成本估算。這些工具能夠簡化某些成本估算技術的使用,提高估算成本效率

2.2.9 賣方投資分析

在成本估算過程中,需要根據合格賣方的投标情況,分析項目成本

2.2.10 群體決策技術

群體決策技術有:

  • 頭腦風暴
  • 德爾菲技術
  • 名義小組技術

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參與,以提高估算的準确率以及估算結果的責任感

2.3 估算成本的輸出

估算成本的輸出主要有活動成本估算、估算依據和項目檔案更新

2.3.1 活動成本估算

是對完成項目工作可能需要的成本的量化估算。成本估算可以是彙總的或詳細分列的。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2.3.2 估算依據

成本估算所需的支援資訊的數量和種類,因應用領域而異。不論其詳細程度如何,支援性檔案都應該清晰、完整地說明成本估算是如何得出的。支援資訊主要包括:

  1. 關于估算依據的檔案
  2. 關于全部假設條件的檔案
  3. 關于各種已知制約因素的檔案
  4. 對估算區間的說明
  5. 以及對最終估算的置信水準的說明

2.3.3 項目檔案更新

更新的檔案包括但不限于風險登記冊

三、制定預算

制定預算是彙總所有單個活動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個經準許的成本基準的過程。該過程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成本基準,可據此監督和控制項目績效。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3.1 制定預算的輸入

在制定預算過程中,主要輸入包括成本管理計劃、範圍基準、活動成本估算、估算依據、項目進度計劃、資源月曆、風險登記冊、協定群組織過程資産。這裡注意成本預算和成本估算的差別: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3.1.1 成本管理計劃

它是規劃管理過程中的輸出,主要描述将如何管理和控制項目成本

3.1.2 範圍基準

範圍基準中主要有:

  • 項目範圍說明書
  • 工作分解結構WBS
  • WBS詞典

3.1.3 活動成本估算

對工作包中的各個活動進行成本估算彙總後,既可以得到各工作包的成本估算: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3.1.4 估算依據

估算依據中包括了基本的假設條件,比如項目預算中是否應該包含間接成本或其他成本

3.1.5 項目進度計劃

包括項目活動、裡程碑、工作包和控制賬戶的計劃開始和完成日期。也可以根據這些資訊,把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彙總到相依的月曆時段中。

3.1.6 資源月曆

從資源月曆中了解項目資源和種類和使用時間。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資訊,确定項目周期各階段的資源成本

3.1.7 風險登記冊

風險登記冊能夠幫助我們确定,并彙總風險應對成本。而風險登記冊的更新包含在項目檔案的更新中

3.1.8 協定

在制定預算中,我們也需要将要或已經采購的産品、服務或成果的成本以及适用的協定資訊納入考慮

3.1.9 組織過程資産

能夠影響制定預算中的組織過程資産包括:

  • 現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與成本預算有關的政策、程式和指南
  • 成本預算工具
  • 報告方法

3.2 制定預算的工具和技術

3.2.1 成本彙總

指的是先把成本估算彙總到WBS中的工作包,再由工作包彙總至WBS更高層次,最終得出整個項目的總成本: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3.2.2 儲備分析

通過預算的儲備分析,可以計算出項目的應急儲備與管理儲備。

3.2.3 專家判斷

同規劃成本管理中的專家判斷,不多贅述。

3.2.4 曆史關系

比如有關變量之間可能會存在一些可據以進行參數估算或類比估算的曆史關系。可以基于這些曆史關系,利用項目特征(參數)來建立數學模型,預測項目總成本。

3.2.5 資金限制平衡

應該根據對項目資金的任何限制,來平衡資金支出。如果發現資金限制與計劃支出之間的差異,則可能需要調整工作的進度計劃,以平衡資金支出水準。

3.3 制定預算的輸出

制定預算的輸出主要包括:成本基準、項目資金需求和項目檔案更新

3.3.1 成本基準

成本基準是經過準許的、按時間段配置設定的項目預算,不包括任何管理儲備,隻有通過正式的變更控制程式才能變更,用作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的依據。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3.3.2 項目資金需求

我們可以根據成本基準,來确定總資金需求和階段性的資金需求。在成本基準中既包括預計的支出,也包括預計的債務。

3.3.3 項目檔案更新

項目檔案更新可能需要的項目檔案包括:

  • 風險登記冊
  • 活動成本估算
  • 項目進度計劃

四、控制成本

控制成本是監督項目狀态,以便更新項目成本,管理成本基準變更的過程。該過程的主要作用是,發現實際與計劃的差異,以便采取糾正措施,進而降低風險。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4.1 控制成本的輸入

控制成本的輸入主要包括項目管理計劃、項目資金需求、工作績效資料群組織過程資産。

4.1.1 項目管理計劃

項目管理計劃主要包括一下内容可以用于控制成本:

  • 成本基準:把成本基準與實際結果進行對比,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變更或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
  • 成本管理計劃:成本管理計劃規定了如何管理與控制項目成本

4.1.2 項目資金需求

資金需求包括項目支出加上預計債務

4.1.3 工作績效資料

工作績效資料是關于項目進展情況的資料

4.1.4 組織過程資産

能夠影響控制成本過程的組織過程資産包括:

  • 現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與成本控制相關的政策、程式和指南
  • 成本控制工具
  • 可用的監督和報告方法

4.2 控制成本的工具和技術

4.2.1 掙值管理

掙值管理(EVM)是把範圍、進度和資源績效綜合起來考慮,以評估項目績效和進展的方法。它是一種常用的項目績效測量方法。它把範圍基準、成本基準和進度基準整合起來,形成績效基準,以便項目管理團隊評估和測量項目績效和進展。

我們通過這些名額來進行評估,主要有計劃價值(PV)、掙值(EV)、實際成本(AC)等等,具體如下表: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4.2.2 預測

随着項目的進展,項目團隊也可以根據項目績效,對完工估算(EAC)進行預測。同時預測也要根據項目執行過程中所提供的工作績效資料來産生、更新和重新釋出。計算完工估算和剩下工作的完工尚需估算(ETC)的方式如下表: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4.2.3 完工尚需績效指數

完工尚需績效指數(TCPI)是為了實作特定的管理目标,剩餘資源的使用必須達到的成本績效名額,是完成剩餘工作所需的成本與剩餘預算之比。TCPI是指為了實作具體的管理目标(BAC或EAC),剩餘工作的實施必須達到的成本績效名額。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4.2.4 績效審查

績效審查的對象包括:成本績效随時間的變化、進度活動或工作包超出和低于預算的情況,以及完成工作所需的資金估算。如果采用EVM,則需要進行以下分析:

  1. 偏差分析:成本偏差(CV = EV - AC)、進度偏差(SV = EV - PV)和完工偏差(VAC = BAC - EAC)的原因、影響和糾正措施
  2. 趨勢分析:趨勢分析旨在審查項目績效随時間的變化情況,以判斷績效是正在改善還是正在惡化。圖形分析技術有助于了解截至目前的績效情況,并把發展趨勢與未來的績效目标進行比較,如 EAC 和 BAC、預測完工日期與計劃完工日期的比較。
  3. 掙值績效:将實際的進度及成本績效與績效測量基準進行比較

4.2.5 項目管理軟體

項目管理軟體中用于檢測PV、EV和AC名額的趨勢圖,類似下圖:

項目十大管理(四)成本管理

4.2.6 儲備分析

與上一子過程類似,是關于管理儲備和應急儲備的分析和應用。

4.3 控制成本的輸出

控制成本過程輸出主要包括工作績效資訊、成本預測、變更請求、項目管理計劃更新、項目檔案更新群組織過程資産更新

4.3.1 工作績效資訊

包括WBS各元件(包括工作包和控制賬戶)的CV、SV、CPI、SPI、TCPI 和 VAC值等

4.3.2 成本預測

也就是計算得出的EAC值,需要記錄下來傳達給幹系人

4.3.3 變更請求

是根據成本基準或項目管理計劃的其他組成部分提出的變更請求,此外變更請求需經過實施整體變更控制的審查和處理

4.3.4 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包括以下内容:

  • 成本基準:準許對範圍、活動資源或成本估算的變更後,需要相應地對成本基準做出變更
  • 成本管理計劃:用于管理項目成本的控制臨界值或所要求的的準确度,根據幹系人的回報意見,對它們進行更新

4.3.5 項目檔案更新

包括以下内容:

  • 成本估算
  • 估算依據

4.3.6 組織過程資産更新

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 偏差的原因
  • 采取的糾正措施以及理由
  • 财務資料庫
  • 從項目成本控制中得到的其他經驗教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