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哈房東眼中的世界杯“壞生意”|B面卡達

作者:懶熊體育

編者按:這是懶熊體育推出的特别策劃“B面卡達”,講述2022年世界杯前後一切有趣好玩的商業故事。

距離世界杯開幕還有不到90天的時間,在多哈的中國商人焦志東,仍感覺整個城市的氣氛“靜悄悄”。

焦志東已經在卡達生活11個年頭,起初是做玻璃幕牆的原料配件生意,2013年開始轉型從事民宿服務。他創辦的“焦點華人商務中心”,主要為在當地承包項目的國内廠商和機關提供住宿、餐飲、車輛等一系列生活服務。

焦志東告訴懶熊體育,他的大部分客戶都在當地參與基礎建設相關的工程。這是卡達“2030國家願景”中的重要内容。為了籌備世界杯,卡達預計将投入超過2220億美元,其中1500億被用于基礎建設,包括7座建立球場。其他城市更新還包括建設全新的地下交通系統,以及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冬季極端暴雨天氣,在沙漠之國更新的整套城市給排水系統。

多哈房東眼中的世界杯“壞生意”|B面卡達

建設中的盧塞爾體育場。

“焦點華人商務中心”最大的一筆訂單發生在2017年,總共接待了近280名參與地鐵建設的中國勞務人員,焦志東回憶:“全部40個地鐵站的安全屏蔽門都是這個中國團隊安裝的。”

轉過頭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中國球迷的數量在入境國際遊客中排名第一。單從市場需求量來看,焦志東的民宿生意有望在卡達世界杯期間迎來高點。

但決定市場的實際因素遠不止供求關系一種。甚至當供求嚴重失衡時,組織管理者和市場經營者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就會出現極大分歧——後者渴望經濟利益,而前者要優先保證賽事順利進行。

卡達最大的問題就是:能為球迷提供的房間實在是太少了。根據國際足聯公布的資料,截至8月16日,卡達世界杯共賣出245萬張球票(總票數約為300萬),世界杯組委會預計賽事期間會有超過120萬國際球迷入境。但據路透社援引卡達旅遊局的消息,實際可為球迷提供服務的酒店房間,可能會少于5萬間(原本有約9萬間酒店客房),相當數量要預留給球隊、官員和贊助商。

按照卡達的官方說法,沒有在賽事開始前建造更多酒店,是為了避免留下衆多花費巨大但缺少長期實用價值的“白象工程”,畢竟卡達隻有200萬常住人口。但更核心根本的原因則是,作為一個既要承辦大賽,又要實作産業多元化更新,并且缺少勞動人口的國家,卡達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而他們本身精力十分有限。對于賽事而言,7座全新球場和1座翻新球場的建造都是必須完成的死任務,優先級遠大于建立酒店和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還不能忽略2017年“斷交風波”對卡達的影響。那次嚴格的陸地邊境和航空封鎖,嚴重沖擊了卡達基建原材料采購和物流網絡,也包括當地居民的生活。焦志東向懶熊體育回憶:“當時牛奶都沒有了,(政府)隻能從澳洲買奶牛,自己重建立農場産奶。”

面對最終如此大的住宿缺口,官方提出了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建造成本更低的“球迷村”,但過于簡陋的外觀在賽前被一些球迷吐槽“住在移動闆房裡”;再如,租用豪華遊艇提供住宿——比起卡達境内嚴格的飲酒等限制,那裡或許更有節日的派對氣氛;他們還拉上了恢複外交關系的海灣兄弟們,一起分擔住宿壓力。

多哈房東眼中的世界杯“壞生意”|B面卡達

位于多哈城市周圍的球迷村概念圖(圖檔來自世界杯官方網站)

據官方估計,中東地區的4家航空公司每天将有近200趟航班往返卡達,為近2萬名球迷提供“看完球去鄰國住”的“擺渡”服務。

盡管已經提出以上3種B方案,但讓很多國際球迷依然不滿的一點是:卡達官方目前在面臨這種巨大的賽事接待壓力時,實際采取了一種将無票“遊客”拒之門外的态度。

根據卡達政府規定,在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1月23日期間,必須持有官方“球迷護照”Hayya Card才被允許入境。而獲得世界杯比賽球票,才有申請Hayya Card的資格。

在國際大賽裡,“球迷護照”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工具。過往,主辦國通過向國際觀衆發放球迷護照,為他們在入境、乘坐市内交通等友善提供便利。這一次,它變成了一種入境許可,對無票旅客關閉了大門。對于主辦國而言,這是一個較大的旅遊業損失。根據航班搜尋引擎Skycanner和攜程共同釋出的資料,2018年世界杯期間,共有超過10萬中國人到俄羅斯觀賽旅遊,其中3.1萬都是無票旅客。

實際上,卡達旅遊局也曾提出過一個名為“度假屋”(holiday home)的住宿計劃,允許本地房東在Airbnb或者VRBO等平台上租房。但在多哈“房東”焦志東看來,這個方案在當地可能并不好用。

第一個原因是出于宗教習俗差異的考慮。焦志東告訴懶熊體育,“在多哈住了10多年,我都從來沒有進過鄰居卡達人家的門”。第二個原因,極少有外國房東在當地有房可供出租——過往幾乎在每屆國際大賽中都會出現的“炒房熱”經驗,在卡達也幾乎全部失效。

關于大賽的“炒房熱”現象,最為國人熟知的莫過于北京奧運帶來的房價攀升。從2001年申奧成功,到2008年奧運舉辦,北京市住宅商品房的均價從4716元漲到了11648元,漲幅達147%。

更近的例子則發生在東京取得奧運舉辦權後。2014年前後,大量中國個人投資者在東京附近瘋狂買買買。從2013年到2018年,東京房地産均價上漲23%,一舉超過此前15年漲幅。

但在很長時間裡,外國公民在卡達都沒有購房資格。直到2019年3月,國際投資者才被允許在當地數量有限的區域内使用或擁有土地不動産。是以比起東京等地兼具出租率高(旅遊業發達)、擁有永久産權、購置門檻低的特點,卡達勸退了無數熱衷于買房投資的外國投資者們。

第三個原因,嚴格的入境限制也讓當地的“民宿商人”們的生意充滿了不确定性。

焦志東承認,他的職業可以用“中介”描述——畢竟所營運的房租都沒有産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需要根據實際住宿需求,在每一年的年初計劃“搞”多少房子。卡達政府規定每個持有ID 卡的當地居民,可以接待10個國際球迷住宿。國際球迷有了住宿和球票,才可以申辦入境許可的Hayya Card。根據焦志東現階段的了解,計劃從國内出發現場看球的中國球迷遠少于往屆大賽。

多哈房東眼中的世界杯“壞生意”|B面卡達

卡達世界杯期間球迷護照Hayya Card的幾種用途。

焦志東介紹,當地房屋一般都以年為周期進行出租。對于他而言,就需要在前期嚴格把控成本,“世界杯就一個月,但我的成本是一年”。是以,落在消費端,無論官方住宿還是“度假屋”住宿計劃,價格上漲都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一位從事國際旅遊行業多年的業内人士也向懶熊體育證明了這一現象。這位人士認為,除嚴格的入境要求外,最大的問題是旅遊機構可以給球迷提供的其他服務太少,“隻有一張球票,球迷沒必要報名參團”。同時,由于住宿資源有限且可選空間少,會造成客戶産生“價格誇張”的負面認知。另外,疫情帶來的隔離時間成本,也是影響出行的重要因素。

第三輪球票銷售截止後,焦志東和國内球迷會的朋友互通了消息,預計那個組織裡隻有不到200人計劃到現場看球。他調侃說,還不如把自己的住處變成“媒體之家”,“球迷可能就住幾天,看完幾場比賽就走了,媒體倒是可以待滿一個月。”不同于幅員遼闊的俄羅斯,在卡達,幾乎不需要更換住所。

據懶熊體育多方了解,預計将有接近400名中國媒體成員在前方進行報道工作,主要以央視和新華社為主。也許這屆世界杯,對中國球迷而言,又會從生動的現場全場景體驗,重新回到單一的螢幕時代。

延展閱讀:

多哈房東眼中的世界杯“壞生意”|B面卡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