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作者:澎湃新聞

勞倫斯·C.史密斯

【編者按】大河是文明的動脈,人類燦爛的文明遺産幾乎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河流提供了水資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類的繁衍與交流成為可能,在文明發展後,又推動了農業、工業、貿易程序,提供新型能源,為社會的繁榮提供了動力。河流作為一種天然的資源和屏障,不僅是國家的邊界,甚至能夠催生民族文化認同,河流治理也廣泛牽涉社會的政治經濟問題,對人口遷徙、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等造成了深遠影響。今天,随着氣候變化和城市發展,我們與自然的關系正發生改變,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河,機遇和危機暗流湧動。

關注人類水文環境的科學家、美國學者勞倫斯·C.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對河流與人類社會間永恒卻未被重視的關系有深切認知,在《河流是部文明史》中,他以廣博的筆觸探索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類曆史發展和社會更疊,講述了河流作為一種自然力量與人文社會間錯綜複雜的關聯。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河流是部文明史》,【美】勞倫斯·C.史密斯 著,周炜樂 譯, 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7月

經出版社授權,摘選書中有關挪威三文魚的研究片段,看看他們如何成就其大西洋三文魚的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一同了解魚類資源在工業社會的養殖和存續。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挪威三文魚養殖場

我曾拜訪挪威北部峽灣的三文魚養殖場,整個養殖場都是高度機械化、計算機化的。

這是個獨立的生态系統,由鋼鐵圍建而成。有個中央平台,向外散出長長的、漂浮着的黑色飼管,伸向十個巨大的浮環,整齊地排列成兩排。每個圓環下方都懸挂着一個深網圍欄,裡面有多達20萬條肥胖的銀色三文魚不停地轉着圈,吞着食。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三文魚養殖場浮環

它們在陸地上孵化後便被送到了這裡,被安置在特殊裝置中。這個裝置還原了寒冷淡水河的環境,有自然流淌的水和礫石,形成了挪威人工養殖大西洋三文魚的完整生命周期。軟管被油性的棕色魚食顆粒震得嘎嘎作響,魚食會依照算法從巨大的被螺栓固定在中央平台上的消毒鋼料鬥中自動排出。在樓上,一座舒适的船長橋俯瞰着環形圍欄。

被LCD螢幕點亮了的環繞式控制台,監控着每個圍欄的食物消耗、溫度、pH值和其他水質變量。這樣自動化的系統與高棉那泥濘的水産養殖池塘大不相同,但在這兩個地方,養殖者的目标都是一樣的:盡可能讓魚長出更多的肉。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由于寄生海虱侵擾、人們過度使用抗生素和殺蟲劑,很多食物和排洩物散落在海底,三文魚養殖的環境曆史是十分複雜的。養殖三文魚通常會逃脫,與野生三文魚競争,有時它們的數量甚至會超過野生三文魚。它們的飼料主要由磨碎的魚粉和油制成,這意味着需要消耗其他魚類來養三文魚。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養殖三文魚的飼料主要由磨碎的魚粉和油制成

但近年來,挪威在這些問題上實作了重大突破,包括大幅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更嚴格地監測和遠離海虱的暴增,以及開發替代飼料來源。三文魚養殖是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僅在挪威,每年産值就超過80億美元,使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小國一躍成為養殖大西洋三文魚的世界第一大國。這些魚行銷全球,并已取代野生三文魚,成為挪威最重要的海鮮出口産品之一。

最“先進”的三文魚,如何誕生?

挪威是養殖大西洋三文魚的世界第一大國

這一漁業趨勢已經蔓延全球。如今,水産養殖已經是一個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産業,每年生産超過1億噸的食物,增長速度比其他任何食品生産部門都要快。2016年,全球養殖了價值1390億美元的魚類、570億美元的甲殼類動物和290億美元的軟體動物。五個最大的生産國分别是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和高棉。最常見的養殖魚類是各類鯉魚、羅非魚、鲶魚和三文魚;最常見的甲殼類動物則是基圍蝦和大蝦。

2000年至2019年間,養殖魚類産量幾乎增加了兩倍,從每年不到2000萬噸增至近6000萬噸。這個數字十分龐大,但平均而言,每人每年消費的養殖魚隻有7千克,僅相當于一周的食物。因而,水産養殖業的上升空間非常巨大,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可能僅僅是個開頭。

到2050年時,全球将有近100億人口,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一事實,但同時也對此有所展望。人類對蛋白質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長,相應地,也在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全然不顧對環境的影響。而海鮮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後一種經得起大規模商業捕撈的野味了。如果處理得當,養殖魚類、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甚至是藻類,在日常食物中的比例将會越來越高。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