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來源: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

摘要:

原油供需層面,全球油氣上遊資本支出偏低令原油剩餘産能持續下降,這限制了主要産油國增産空間,俄羅斯供給降幅不及預期,伊朗供給預期回歸,但OPEC+可能以減産對沖,是以排除地緣政治擾動,原油供給向上和向下調整的空間都不大,而需求端在未來會面臨經濟走弱的沖擊,同時季節性需求也将轉弱,歐洲能源危機間接提升石油替代需求,但實質替代量預計有限,是以我們認為未來原油需求層面進一步走弱機率較大。基于此,原油平衡表存在進一步轉弱預期,油價中長期估計會進一步下修。短期伊朗問題帶來的利空有一定兌現,疊加OPEC+減産消息,油價受到支撐。

整體上,認為原油短線反彈修複,但中長期維持下行的觀點。此外,在倉單持續登出、人民币貶值、中輕質原油價差走擴以及海運費走高等因素提振下,SC原油走勢仍會相對強于外盤原油,直到跨市場套利利潤足夠吸引中東可交割原油入庫注冊倉單。

正文

一、伊核協定接近達成 伊供給增長潛力較大

近期伊核問題再度受到市場關注,為了達成伊核協定,伊朗放棄了一些主要的要求,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必須結束對2019年在伊朗地點發現的未申報核材料的調查,進而使伊核協定達成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而俄羅斯方面也表示,俄羅斯确認準許《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的最新協定草案。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比過去1年多任何時間都更接近達成協定。

伊核協定若達成,意味着伊朗供給将逐漸回歸市場,且未來供給增長潛力較大。此前因西方國家制裁,伊朗原油産量及出口量大幅下滑,一度不能正常出口。2018年二季度伊朗原油産量達到380萬桶/日的峰值水準,此後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石油禁運,伊朗原油産出大幅下滑,到2020年下半年降至不足200萬桶/日,而2021年以來,在美國對伊朗态度緩和後,伊朗原油供給有所恢複,目前伊朗産量恢複至250萬桶/日左右,但較峰值水準仍然低130萬桶/日。除此之外,伊朗仍有超過1億桶在岸及浮倉原油、凝析油庫存,一旦制裁解除,該部分原油及凝析油也将向市場釋放。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二、OPEC表态削減産量

近期沙特及OPEC官員相繼表态可能會削減産量,以對沖可能的伊朗供給回歸。沙特能源大臣稱,歐佩克+可能需要收緊産量以穩定市場價格,歐佩克+将很快着手制定2022年後的新協定。此後,歐佩克+方面稱,當伊朗石油回歸市場時,歐佩克+可能傾向于削減石油産量,如果全球經濟衰退,他們将支援減産。

目前由于産油國原油剩餘産量有限,這導緻主要産油國在增産方面十分謹慎,由于産量受限,對于産油國來說,更希望通過支援油價來提升出口收入。近幾年全球油氣上遊投資下降導緻原油剩餘産能持續下滑,根據IEA的統計,截止今年7月,OPEC+原油剩餘産能為370萬桶/日,其中OPEC成員國原油剩餘産能為340萬桶/日,主要集中在沙特和阿聯酋兩個國家。由于俄羅斯受歐美制裁,原油供給受限,同時伊朗供給尚未回歸。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2020年疫情後,為提振油價,OPEC+達成曆史性減産協定,到今年8月底OPEC+将結束為期兩年多的減産協定。而今年以來,OPEC+産量持續低于目标産量,尤其是4、5月份因俄羅斯産量下降導緻OPEC+産量環比走低,在此背景下,OPEC+減産執行率達到200%以上,今年7月份甚至超過500%,到目前為止,OPEC+仍有接近280萬桶/日的産量未按計劃恢複。在8月産油國會議上OPEC+僅同意9月增産10萬桶/日,對原油供應端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三、俄羅斯石油供給降幅不及預期

俄烏沖突後,雖然歐美對俄羅斯發起能源制裁,但在高貼水吸引下,亞洲買家加大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采購,包括中國、印度等國,使得俄羅斯原油出口在4、5月份不降反增,但成品油出口量下降了約70萬桶/日,主要是歐洲地區減産了對俄羅斯成品油的采購。6月以來,由于亞洲買家減少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采購,尤其是中國減少了俄油進口,使得俄羅斯原油出口量較4、5月份的峰值水準有所下降,但也基本與年初時的出口量持平;從出口地區占比來看,俄烏沖突後,亞洲在俄羅斯原油出口份額中的占比從此前的30%左右提升至50%左右,而歐洲從此前的50%左右降至40%左右。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歐洲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後,進一步減少了對俄油的進口,為彌補供應缺口,歐洲增加了對美國、中東、非洲等地的石油進口,近幾個月,歐洲自沙特、伊拉克、安哥拉以及巴西等地的原油進口量顯著增長,自沙特、科威特等地的成品油進口量增長也十分明顯。預計歐洲未來也将積極尋找替代能源,加大對俄羅斯以外地區的能源進口,在此背景下,歐洲對俄油禁運帶來的市場沖擊将得到進一步緩沖。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四、經濟轉弱對石油消費的沖擊将逐漸兌現

高通脹疊加金融環境收緊,全球經濟增長顯著放緩。今年美國GDP連續兩個季度萎縮,美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出現倒挂,中、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連續下行。機構連續下調今年經濟增速預期,IMF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将增長3.2%,較4月份預測值下調0.4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将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遠低于今年1月預期的4.1%.

全球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速直接有着較強的關聯性,經濟的轉弱會對石油消費會形成明顯的負面沖擊。在全球經濟增長轉弱的大背景下,多家機構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石油消費增長預期,EIA、IEA、OPEC認為2022年全球石油消費增幅分别為208、211、310萬桶/日,年内已多次下調該預期。從季度需求來看,根據IEA的統計及預測,今年二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全球汽油、柴油、LPG等石油産品需求均将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五、歐洲能源問題會引發部分石油替代需求

今年以來,受歐美制裁導緻俄羅斯對歐洲能源供給下降,同時美國增加了對歐洲LNG的出口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這導緻歐美天然氣價格輪番上漲。而今年夏天,歐洲遭遇嚴重的高溫、幹旱天氣,影響水力、核能和太陽能發電,歐洲今年前7個月水力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兩成,核能發電量減少12%,而高溫也使得太陽能光伏發電闆的發電量顯著下降,這進一步提升了對傳統能源的需求。天然氣供給減少疊加需求增加,這使得近幾個月歐美天然氣價格均升至曆史最高水準。

在工業領域,石油可以對天然氣形成一定的替代,如一些煉油廠可以用石油替代天然氣的使用。目前在全球主要的能源價格中,按熱值計量的話,歐洲及亞洲天然氣價格最高,相對來說,石油具備較強的經濟性,但整體替代量相對有限。根據IEA的預計,未來6個季度的石油替代需求将增加約30萬桶/日,其中燃料油和柴油各占一半。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整體來看,宏觀層面,全球經濟衰退壓力持續加大,中、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經濟資料連續下滑,美國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歐洲經濟陷入衰退也隻是時間問題,雖然美國通脹水準見頂回落令美聯儲激進加息步伐有所放緩,但年内加息政策将延續,貨币供應持續收緊,而經濟的走弱将對石油消費形成打擊。原油供需層面,全球油氣上遊資本支出偏低令原油剩餘産能持續下降,這限制了主要産油國增産空間,俄羅斯供給降幅不及預期,伊朗供給預期回歸,但OPEC+可能以減産對沖,是以排除地緣政治擾動,原油供給向上和向下調整的空間都不大,而需求端在未來會面臨經濟走弱的沖擊,同時季節性需求也将轉弱,歐洲能源危機間接提升石油替代需求,但實質替代量預計有限,是以我們認為未來原油需求層面進一步走弱機率較大。基于此,原油平衡表存在進一步轉弱預期,油價中長期估計會進一步下修。然而短期伊朗問題帶來的利空有一定兌現,疊加OPEC+減産消息,油價受到支撐。整體上,認為原油短線反彈修複,但中長期維持下行的觀點。此外,在倉單持續登出、人民币貶值、中輕質原油價差走擴以及海運費走高等因素提振下,SC原油走勢仍會相對強于外盤原油,直到跨市場套利利潤足夠吸引中東可交割原油入庫注冊倉單。

原油:OPEC或以減産對沖伊朗供給回歸 油價短線走強

本文源自金融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