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抹黑中國的卑劣之舉注定徒勞

作者:馮維江(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秘書長)

近年來,美國一些人熱衷于在各種場合抹黑中國體制,渲染“中國威脅”,幹涉中國内政,攻擊中國内外政策,試圖糾集内部和國際上的“共識”來對華全面遏制打壓。這些人的“表演”劇本陳舊、套路老氣、演技蹩腳、性質卑劣,但有其國内外利益集團的唱和以及部分受蠱惑的普通群眾的觀看,這些人反複粉墨登場,可能在世界上煽風點火、制造沖突、挑起紛争,惡化國際社會特别是亞太地區的發展和安全環境。謊言重複千遍也不能取代真相。揭開謊言背後的隐含邏輯有利于更好彰顯真相,維護公道正義的國際秩序。

攻擊抹黑中國經濟體制的謬誤和事實真相

美國一些人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市場經濟屬性,污蔑中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上不透明,實施經濟強制。

一是污蔑中國規避或違反貿易規則,通過經濟操縱讓美國勞工失去數百萬份工作,傷害美國和全球的勞工和公司,指責中方通過提供政府補貼、設定準入壁壘等市場扭曲行為獲得競争優勢。實際上,中國積極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加入世貿組織20多年來,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不斷擴大市場開放,關稅總水準由15.3%降至7.4%,開放的服務部門增至近120個。聯合國貿發會議負責人表示,過去20年來,中國始終堅定支援多邊貿易體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全面參與世貿組織談判,引領投資便利化、電子商務等談判,推動世貿組織規則與時俱進。中國市場為美國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中國産品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不少開支。2021年,美國對華商品出口達1490億美元,同比增長21%,為美創造85.8萬個就業崗位;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商品使美國物價水準降低1%~1.5%,幫助美普通家庭每年節省850美元。

二是污蔑中國對外投資和債權不透明,讓開發中國家陷入“債務陷阱”。實際上,所謂中國“債務陷阱”是美西方诋毀抹黑、幹擾中國與開發中國家合作的“話語陷阱”。西方資本是開發中國家的最大債主。根據2022年世界銀行國際債務統計,在目前非洲整體外債中,多邊金融機構債務占28.8%,以西方金融機構為主的商業債權人債務占41.8%,兩者所持債務占比近四分之三。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中心研究表明,中國在非洲整體外債占比為17%,遠低于西方,且未發現任何證據表明中國有意逼迫窮國舉債,沒收其資産,或尋求在其内部事務中獲得更大發言權。中方特别重視項目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早在2017年就與26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2019年,中國釋出《“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架構》,加大對項目經濟、社會、民生效益的監督評估。同時,中國還積極主動為債務國“減負”。中國積極響應G20緩債倡議,2020年緩債額超過13億美元,占G20緩債總額近30%,是G20中貢獻最大的國家。

三是污蔑中國的經濟法律體制對市場主體特别是外資企業及其知識産權缺乏充分保護,對外資企業搞強制性技術轉讓。實際上,中國近年連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完善投資促進和保護、資訊報告等制度,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成為全球營商環境進步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和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對全球跨國投資産生強大磁力,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實作穩步增長。從2012到2021年,在華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從44.1萬戶增長到66.4萬戶,增幅超過50%。世界銀行釋出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位列第31。中國歐盟商會釋出的《商業信心調查2021》稱,超過半數受訪歐盟企業認為中國知識産權執法力度“足夠好”“非常好”,創下滿意度的曆史新高。

污蔑抹黑中國政治及外交體制的謬誤和事實真相

美國一些人否認中國政治體制的民主屬性,污蔑中國政府對内搞“強迫勞動”、侵犯人權、壓制民主,對外搞“脅迫外交”。

一是将中國政治體制置于“民主”的對立面,标榜自己相對中國具有“民主”的優勢。實際上,中國共産黨上司人民實作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形成了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建構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管道,實作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鍊條、全方位、全覆寫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日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贊譽。美國存在嚴重的民主失靈,在國内政治和社會秩序中産生了難以糾正的混亂。

二是污蔑中國政府以“拘留營”“強迫勞動”等制度侵犯新疆地區人權,以國家安全為由壓制香港地區民主。實際上,新疆各族群衆的人權得到充分保障,根本不存在“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涉疆問題根本不是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問題。新疆“種族滅絕”是徹頭徹尾的“世紀謊言”。中國新疆地區過去60多年來,維吾爾族人口總量從220萬增長到約1200萬,人均預期壽命從30歲提高到75歲。美西方國家對新疆人權問題的指控和責難無視新疆人權保障和發展的基本事實,完全是實作其“以疆制華”戰略目标的工具。長期以來,美國勾結香港反中亂港勢力,幹預香港政治議程,不斷激化社會沖突,甚至直接插手香港事務。香港國安法立法目的是堵上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是應對香港暴力恐怖活動、外部勢力非法幹預的正當必要之舉。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法治得到切實完善和更好保障,香港法治指數繼續在全球名列前茅,外國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進一步增強,香港呈現從由亂轉治到由治及興的美好前景。

三是污蔑中國外交體制“戰狼化”,在南海推進非法海洋活動,破壞和平與安全、航行自由及商業活動,實施大規模監控并對外輸出相關技術,還對别國實施“脅迫外交”。實際上,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中國尊重和支援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與飛越自由,積極維護國際航運通道的安全和暢通。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貿易航經該海域,每年10萬多艘商船通過該海域。南海航行與飛越自由從來不是問題。而中國的視訊監控和大資料技術,是完善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有效消除了治安隐患。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全球安全國家排名顯示,中國位列第三。中國從不搞“脅迫外交”,還堅決反對其他國家搞“脅迫外交”。中國不以武力威脅别國,不拼湊軍事同盟,不輸出意識形态,不跑到别人家門口挑事,不将手伸進别人家裡,不主動挑起貿易戰,不無端打壓他國企業。

攻擊抹黑中國體制的目的終将落空

美國一些人不遺餘力地攻擊抹黑中國的經濟、政治、外交等體制,其基本邏輯是通過對中國體制的污名化和妖魔化來糾集各國排斥和打壓中國,勒逼并征利于盟伴,通過壓榨和削弱其他國家的方式來長期維持甚至不斷擴大自身一家獨大的超級大國權勢。具體而言,這些攻擊試圖實作以下三方面目的。

第一,通過對中國體制的攻擊,否定在其主導的國際體系中繼續容納中國的合理性,對華戰略由“規鎖”與打造“平行體系”并重,轉向側重打造針對并排擠中國的“平行體系”,削弱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及質優價廉産品的吸引力。近年,美國在全球及亞太周邊組建“平行體系”排斥和圍堵中國的節奏加快、強度增大。美國将中國列為戰略競争對手以來,長期通過用制度規則鎖定中國行為的“規鎖”和建構“平行體系”的方式來掣肘中國發展勢頭、消耗和削弱中國軟硬實力。此次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後,美國行政當局利用其竄訪之後中方在外交、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回應,一方面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反對和破壞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挑唆衆多西方及周邊國家在所謂“民主反對獨裁”的旗号下,進一步從“友華知華”轉向“疑華忌華”乃至“仇華制華”;另一方面繼續鼓勵台灣當局铤而走險、趨向“台獨”,拱火中國大陸采取更高強度的武力反分裂舉措。

第二,造成從印度洋到太平洋廣闊區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将全球資本導向美國。美國竭力推動用以對付中國的“印太北約化”或“北約印太化”,本質是亞太地區的“阿富汗化”或“烏克蘭化”。其最終意圖,就是形成在亞太特别是東亞地區在未來可預見時間之内會發生大規模戰争的預期,惡化本地區投資環境,恐吓國際資本不投入本地區甚至從本地區大規模撤資,削弱地區發展潛力,以損害所有其他地區成員共同利益的方式來為本國汲取資金和資源。美國國内政黨紛争下的“否決政治”、高昂的生産經營成本等削弱了其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隻能通過破壞世界其他主要投資目的地營商環境優勢的方式,來相對維持自身營商環境競争力。通過拱火烏克蘭危機,美國已經成功将歐洲變成了資本厭棄的風險地區;全力攻擊和抹黑中國體制,則是希望借此進一步将資本栖息地由亞太向美國本土外遷。

第三,通過抹黑中國體制來塑造“共同威脅”,迫使盟伴國家承擔更多成本或向其征收更多“保護費”。以應對中國這一體制性的威脅為由,要求盟伴國家承擔更多安全或軍事開支,或敦促其放棄采購中國技術和産品轉而購買美國更加昂貴的替代品,或要求盟伴國家以國家安全理由拒絕中國投資及合作項目。通過這些做法,美國希望弱化盟伴國家的自主能力,強化其對美國的不對稱依賴。

美國的“如意算盤”無法打響。一是中國以堅決維持和鞏固“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為優先事項,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廣交朋友、得道多助,同時堅決遏制“台獨”等分裂行徑,避免“被動應對分裂”上升為主要沖突,不會陷入美國謀劃的“平行體系”。二是亞太周邊國家多數具有強烈的發展意願,與中國的長期合作積累了高水準互信,同時具有分享地區和平紅利的共同利益,是中國維護地區投資環境的天然“同盟軍”。三是強迫和欺騙手段換不來可持續的忠誠。美國盟伴國家的戰略自主最終會蓋過對美國的屈從。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國家體制形成于拯救民族危亡之際、發展于改革開放振興之中、完善于民族偉大複興之時,汲取了中華民族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和新中國成立到新時代豐富實踐的精華,創造了支撐一個民族從“落後挨打”狀态到以昂揚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輝典範,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這樣的體制道德充沛、民意深厚、莊重權威、光明正大,經得起時間和風險的考驗。隻要我們繼續以平等友善态度與世界各國特别是廣大開發中國家加強治國理政的交流溝通,傳道解惑、增信釋疑,那麼美國少數宵小之輩對中國體制極盡污蔑抹黑的鬼蜮伎倆就注定徒勞無功、止增笑耳。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3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