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作者:齊魯壹點

這個盛夏,出奇炎熱。

貴州台盤村,距離省會貴陽200餘公裡。即使頂着酷暑,仍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因為籃球——他們的心中所愛。

夜幕降臨,村民拿着闆凳前往球場,各色小吃、酒水攤位林立在道路兩旁。燈光彙聚在紅綠配色作底的籃球場上,呐喊聲劃破夜空的寂靜,一場鄉村籃球賽成為億萬網友口口相傳的“村BA”。

圖檔來源:受訪者視訊截圖

雖然看過比賽直播,但接受當地村民的視訊通話邀請後,筆者仍被震驚到了。

鏡頭前,一個約摸五六歲的小男孩揮舞着熒光氣球助威;在他的身旁,幾個少年蹲坐在看台上聚精會神地望向球場;大家不時議論着場上局勢……

一時間,不禁感慨當地籃球的純粹。事實上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很多村子的籃球賽,都是這般模樣。

“吃新節”,打籃球

比賽獎品黃牛和香豬受到熱議、被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點贊、座無虛席的火爆場面……過去的這段時間,台盤村籃球賽成為無數網友的談資。

殊不知,“村BA”是無數代人傳承的結果。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檔來源:趙立堅海外社交媒體截圖

“據縣裡日志記載,台盤村舉辦籃球賽的曆史要追溯到1940年。”台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壽雙道出了村子與籃球的緣分。

而據村裡90多歲的老人講,他們小的時候就有球賽。仔細算來,“村BA”比大洋彼岸的NBA聯賽曆史還要悠久。

在台盤村,每年農曆六月六日開始,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吃新節”,持續2周左右時間,有祈禱豐收的美好寓意,十裡八村的鄉民相聚于此。“在我記事以來,每一年‘吃新節’的氛圍都很火熱。” 張壽雙這樣說道。

而籃球運動或許是其中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項目。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為王再貴。受訪者供圖

26歲的王再貴,皮膚黝黑,看上去很是成熟。當地人都親切稱他為:氣氛組組長。

平日在縣城上班的他,從2016年開始在台盤村擔任解說。“吃新節”比賽期間,王再貴下班就開車直奔台盤球場,累了便在車上休息。

用他的話來說,解說也是籃球文化的一種,采用當地語言,調動觀衆看球氛圍。

“看球時,我會帶領大家一起發出‘wu’的聲音。這是我們本地籃球獨特的加油方式,球員聽到更加興奮,觀衆會喊得更賣力。”王再貴這樣介紹道。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當被問及今年爆火的原因,不少當地人也道不出一二。因為在他們看來,那裡的籃球氛圍一直如此。

随着熱度持續攀升,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也來到台盤村,場邊架起了數不清的錄影機,“村BA”的贊譽就此叫響。

帶着鍋碗瓢盆助威

在黔東南地區,在台盤村,比天氣更熱的,是當地人對籃球的熱情。

“吃新節”來臨時,數以萬計的村民将籃球場圍在中央,由高至低順勢而下的觀衆看台總會座無虛席,給予人一種發自心底的震撼。

“原來籃球框、籃球架都是簡易的,場地是泥巴的,現在的球場是2016年才修建完成。”談起球場建設,張壽雙記憶猶新。依地勢而建的觀衆看台,于2018年進行翻新後增加了容納觀衆的數量,“現在大概能容納1萬多人” 張壽雙說道。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至于觀衆們看比賽時會有多熱情,張壽雙舉了生動的例子,“很多人會提前帶闆凳來占座。比賽開始後,你一離開位置,甚至一轉身,可能座位就沒有了。”他笑着介紹道。

年過九旬的老人來現場看比賽;湖南的觀衆開車過來看球賽;站在斜坡上的球迷,把鞋脫下來套在手上,用半跪的姿勢緊盯球場……在“吃新節”時的台盤村,這樣的場景很是常見。

來自台盤鄉棉花村的村民文武對此也頗有感觸,“哪裡有比賽就去哪裡看”的他同樣見證了今年“村BA”的盛況。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用他的話來說,“吃新節”舉辦籃球賽時,村民登梯子看比賽是很正常的事情。“助威時有人直接拿着鍋碗瓢盆過來,也有舉橫幅和牌子去加油的。”每當進球出現,場邊便會響起鐵器撞擊的聲響。

中場休息時,當地的苗家阿哥阿妹會唱苗歌、跳苗舞,觀衆投籃命中便能将當地豬腿、貓坡西瓜等獎品抱回家。

而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黃平黃牛、榕江香羊等“大獎”是村民、農戶自發捐助的,“以前這些東西是藏在深閨裡的,如今通過籃球賽讓大家認識。”王再貴說道。

在現場,很多人因來晚了隻能用手機觀看比賽。可即使這樣,他們仍不願回去,搬凳子坐在人群後邊,聽着現場的呐喊聲看比賽直播。

這,便是“村BA”火爆程度的縮影。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為2017年台盤村“吃新節” 比賽。受訪者供圖

“看了三天三夜”

在不少當地人口中,“天亮文化”十分出名,顧名思義,即比賽會一直打到天亮。

今年的“吃新節”籃球賽,有176支籃球隊參與其中,比賽場次的增多讓賽程更加密集。

“我幾乎看了三天三夜。白天回家睡一會,又跑過去看比賽。”回想起今年“吃新節”看比賽時的場景,文武依舊有些激動。

在接受采訪時,文武恰好在球場邊看比賽。他介紹道,台盤鄉不同的村有各自的傳統節日,在“吃新節”之外,也有“七月半”“走親節”等。

據張壽雙介紹,如果球隊數量多或是有争奪冠亞軍的比賽時,籃球賽會持續很長時間。“耗時最久的一次,從第一天早上打到了第二天淩晨。”他這樣回憶道。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為2017年台盤村“吃新節” 比賽。受訪者供圖

而在平日裡,台盤鄉的各個籃球場雖沒有大型比賽,卻依舊熱鬧。

“村民白天務農,晚上吃完飯後就會來到球場。” 張壽雙這樣介紹着不少台盤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作為棉花村村民的文武,平日裡是球場上的常客。“哪個隊輸了會買水請大家喝”他笑着表示,球場上從來不會少人。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為廖興平執裁比賽。受訪者供圖

回家的年輕人

每年“吃新節”時,會有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因籃球而請十多天假回到家鄉。“他們從外面請假回到家鄉來,自發組織賽事。” 張壽雙對此印象深刻。

廖興平便是衆多年輕人中的一員。在當地地方院校六盤水師範學院畢業後,廖興平延續了他大學學習的體育教育專業, 開始教國小生打籃球。

回到家鄉遇到“吃新節”,他便多了一個身份,裁判。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為廖興平執裁比賽。受訪者供圖

“我是在大學時考的籃球裁判證,平時在凱裡上班,有時間就會過去吹罰比賽。”在他看來,村裡籃球賽氣氛火爆,身體對抗性較強,堪比CBA季後賽強度。

作為裁判的他也十分享受在這種氛圍中執裁,“小組賽時,最多會連吹三場比賽。”

當地火熱的籃球文化對廖興平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熱愛籃球的他渴望在未來提高執裁水準,去吹罰專業化程度更高的賽事。

觀衆敲鍋助威的中國“村BA”,比NBA曆史還久

圖檔來源:受訪者視訊截圖

“台盤的籃球文化就是以接力棒的形式來傳承,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更應該來接好這一棒。”

“村BA”的“破圈”背後,是鄉村籃球的振興。談及日後規劃,張壽雙和廖興平都提到了這句話:讓球迷看到比賽一年比一年好。

當鄉村與籃球碰撞出火花,在那裡,有衆人對籃球的摯愛,有夢想與現實的交融,是很多中國籃球人目光裡的遠方。

夜幕降臨,村民們再次彙聚在“網紅”籃球場上,等待着第一個進球的到來。

而中國籃球,也在等待着更多“現象級”鄉村籃球賽的出現。

(中新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