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在經曆着一場“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伴随着這些變局的,是一場又一場的世界政局的“地震”。其中最先爆發的一場大地震,非俄烏沖突莫屬。而由這場大地震引起的大小不一的地震,也在陸續爆發出來。就在上個月的最後一天,在伊朗和阿富汗邊境,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的過境點上,分别爆發了沖突并引發了當地的大規模混亂。
據伊朗官方公布的消息,這次沖突的起因,是阿富汗塔利班武裝進入了伊朗的邊界,并試圖在那附近升起塔利班旗幟。是以,伊朗的邊防部隊與之發生了沖突。目前沖突已經結束,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對于這次事件,伊朗内政部副部長米爾·艾哈邁迪表示,已經多次強調,阿方的邊防部隊,要注意兩國的地理和邊界上的限制,以避免造成事态的更新。另據阿富汗媒體報道,由伊方引發這起沖突,導緻了塔利班武裝人員一死一傷。不過,塔利班方面沒有作出任何回應。
鑒于伊朗與阿富汗塔利班曆史上的恩怨,相較于過往的沖突,相信這一次的小規模沖突對目前雙方日趨緩和的關系,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畢竟發生沖突,對于兩國關系的負面影響,還是需要謹慎處理的,尤其是要提防極個别國家在一旁煽風點火,蓄意破壞。在這方面,塞爾維亞就深受其苦。當年歐元剛剛問世時,為了保住美元的地位,美國随便找了個借口,便發動了科索沃戰争。歐元至今半死不活,而科索沃問題也一直是懸而未決。雖然該地區宣布了“獨立”,但是塞爾維亞、俄羅斯等90個國家一直不予承認。
由于科索沃當局從本月1号開始,實施針對塞爾維亞車牌和證件的禁令,所有塞族人原本擁有的證件都将失效,并換作科索沃證件。這對于一直把科索沃當成塞爾維亞領土的塞族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是以在科索沃北部,塞族示威者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據科當局公布的消息,現場還一度響起了槍聲,但是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科當局不僅是以指責塞爾維亞在背後“煽動抗議”,有意破壞科索沃的穩定,是在學習俄羅斯,試圖重演“普平劇本”,還随即關閉了兩處通往塞爾維亞的過境點。
對此,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不會是以投降,并指責科當局是在僞裝成一個所謂的受害者,希望問題能夠盡早得到解決。雖然目前在美歐的施壓下,禁令被延遲到下月1号,但是這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對于科當局的延期決定,以及西方敷衍的幹預,俄羅斯表示譴責。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表示,這樣做的實質,是為了更進一步地将塞族人驅逐出科索沃。俄羅斯呼籲科索沃當局和美歐,要尊重塞族人的權利,停止一切挑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