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首相遭遇信任危機
内閣成員醜聞熏天 疫情防控如同兒戲
無協定脫歐災難性後果顯現
政府官員開啟“雪崩”式辭職
鮑裡斯·約翰遜被逼宮下野
面對如此亂局,英政府如何收場?
首相換人,對世界政局有何影響?
本期《大新聞大曆史》帶您了解
英國首相下課,看世界政局變幻
英國内閣的“雪崩式”動蕩
2022年7月初,英國上演戲劇性一幕,内閣官員開啟“雪崩”式辭職。在不到48小時内,英國政府先後有52人辭職,幾乎占據内閣成員的二分之一,已辭職的人員包括衛生大臣、财政大臣等重要内閣主力成員。
眼見内閣“塌方”以及群眾要求自己辭職的呼聲高漲,開始還死扛的約翰遜最終還是頂不住壓力,決定辭職。2022年7月7日,約翰遜在唐甯街10号首相府外宣布,保守黨會選出新黨魁,也會出現新首相。他将會在選出新黨魁之前,留任首相。
而在約翰遜宣布辭任執政保守黨黨魁後,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馬上對約翰遜蠟像的展示處進行整改。約翰遜蠟像展示處的背景是首相府的黑色木門,門上加上了一個寫着空置的标志牌,影射約翰遜已宣布下台,目前英國首相繼任者位置懸空。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表示,當首相繼任者産生後,就會正式移除約翰遜的蠟像。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英國著名小報《太陽報》報道,英國保守黨副主席平徹被控對兩名男性同僚實施性騷擾。但約翰遜卻選擇隐瞞污點,繼續任命平徹擔任保守黨的要職,由此外界認為壓倒約翰遜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約翰遜撒謊包庇親信平徹醜聞。
不僅如此,約翰遜出任英國首相三年以來,荒唐事一樁接一樁被戲稱為“英國的特朗普”。他揮霍浪費,用公款大肆裝修自己的住宅;搞出“派對門”,英國老百姓必須遵守隔離規定,但他和身邊人卻違反規定飲酒作樂;處處留情,反正他到底有多少私生子女,這是英國的一個謎。這一點,真正的特朗普肯定都自歎不如。
而約翰遜的口無遮攔也是有過之無不及,就在香港舉行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活動之際,英國首相約翰遜卻在社交媒體上對中國發難,大言不慚地喊出“英國不會放棄香港”,并表示自己會盡力讓中國政府“遵守承諾”。對于約翰遜的這番無腦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已經多次闡述了有關《中英聯合聲明》的立場。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幹涉。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也根本不存在所謂“承諾”。
其實究其根本,令約翰遜提前結束任期的絕不僅是包庇下屬造成的信任危機。疫情中的“派對門”、與中國發難、和烏克蘭勾結,都是他給自己挖的坑。而英國的經濟發展問題,約翰遜對群眾承諾的“脫歐”就是建立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如今在疫情以及俄烏軍事沖突的背景下,英國國内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罷工不斷,這些最終導緻鮑裡斯内閣天平的坍塌。
“投機主義”的奉行者
約翰遜的投機主義在英國脫歐問題上展現得尤為明顯。在英國決定舉行脫歐公投的2016年初期,約翰遜在脫歐問題上立場并不明确,曾發表互相沖突的言論,既支援脫歐,又反對脫歐。其後在脫歐的關鍵時刻,他反叛時任首相卡梅倫,支援脫歐。
但約翰遜手中最終完成的英國脫歐,并沒有給國家和群眾帶來實惠,而是導緻經濟疲軟外貿萎縮國庫空缺貨币下跌,再加上新冠疫情和對俄制裁,目前的英國通貨膨脹物價飙升導緻政壇動蕩民怨四起。
2020年疫情期間約翰遜推出的“群體免疫”政策也備受争議。3月底,唐甯街宣布約翰遜感染新冠,4月初因病情惡化轉入重症監護室。恢複健康之後,他開始制定政策,要求人們防疫隔離。然而沒過多久,人們卻發現約翰遜自己違反了他的政府制定的規則,公然開起了派對。一時間舉國嘩然,群眾對他的信任票也急速下滑。
此外,英國在俄烏戰争中力挺烏克蘭的激進派,英國的立場與态度引起了俄羅斯方面的強烈不滿,俄羅斯聲稱: 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倫敦将成為西方大國中,俄軍核武器打擊的第一個目标。俄方的威脅激發了英國國民的不安與恐懼,認為約翰遜反對俄羅斯的個人舉止與行動過于露骨和激進。這些迹象無不暗示着,以約翰遜為首的内閣的崩塌塵埃落定。
言行不一的“親華派”
2021年2月,唐甯街與中國企業舉行圓桌會議,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高調聲稱自己是“狂熱親華派”,并決心“無論偶爾出現什麼政治困難”,都要改善中英關系。但是一貫心口不一的他,轉身就扛起了反華大旗,在針對中國上表現得非常活躍。
當然,英國首相約翰遜之是以處處針對中國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在,那就是他需要像美國那樣通過轉移沖突的方法将國内對他的反對轉移到其他國家頭上,把那些讓群眾不滿的情緒全部推到中國頭上,這是美國的老伎倆了,卻被英國學得“爐火純青”。
近年來,中國和英國的多個經貿合作項目都被終止,給英國政府帶來了不小的困擾。英國首相約翰遜這句話雖然看起來很像是一句“廢話”,但卻表現出了約翰遜内心的沖突想法。首先,目前的英國和美國一樣,國内也在被嚴重的通脹問題所困擾,物價上漲更是讓英國群眾的生活成本水漲船高。群眾生活難以為繼就必然要上街鬧事,約翰遜政府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
約翰遜時代“落幕”之後
在約翰遜宣布辭職後,已有多名保守黨要員宣布競選黨魁,重塑公衆對保守黨的信心、以及減稅等問題,尤其成為競選重點。而對于英國首相候選人人選由此成為近期熱議。
英國前外交大臣特拉斯,前國防大臣modaote——外交大臣特拉斯今年46歲,在約翰遜政府的頭兩年擔任國際貿易大臣,負責英國的脫歐談判,俄烏沖突初期,她建議對于俄羅斯寡頭進行制裁。
特拉斯在出任國際貿易大臣期間,曾大力主張英國加快政經重心轉移到印太的步伐,特拉斯的亞太政策,也意味着她對于中國的政策偏向鷹派,她曾表示,要在貿易領域上“強硬”對待中國。她的關注焦點在于中國在世貿組織中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以及“補貼過硬企業”的做法。
在約翰遜的繼任團隊裡,英國前國防大臣潘尼·莫道特也成為下任首相的熱議人選。現年49歲的莫道特擔任英國國際貿易事務大臣。莫道特在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莫道特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預備役人員,此外她也非常懂得利用流量來為自己的政壇之路加分。她曾參加過電視真人秀,在湯姆·戴利(Tom Daley)主持的跳水秀Splash中亮相。
而在一項民意調查網站中,她也被評為最性感的女議員。莫道特對于中國的立場,更多的是建立在合作發展的角度上。她表示英國會在國際發展上,與中國建立積極與建設性的關系,認識到中國有機會在投資的開發中國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賈維德——現年52歲的賈維德是巴基斯坦裔,曾在三任英國首相手下擔任過内閣職務。2010年賈維德步入政壇,開啟了他三朝元老之路,賈維德最開始在下議院擔任養老金委員會委員。2012年他正式進入财政部,擔任經濟秘書。
2014年,賈維德在卡梅倫政府中,擔任文化、傳媒及體育大臣。之後在特蕾莎·梅的政府中,賈維德擔任住房、社群以及地方政府大臣。在2018年被任命為内政大臣時,是第一位擔任這一職務的亞裔。
英國财政大臣蘇納克——幾年前,這位财經大臣還默默無聞,但是當新冠疫情襲擊時,他通過了“經濟放水”的方式,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一攬子援助,獲得了不少支援。
蘇納克的新冠救助計劃而受到稱贊,這包括避免大規模失業的安規,但是蘇納克較為明顯的污點就是他同樣是“派對門”中的一員。與此同時,身為财政部長的他對于本人是否持有美國綠卡、富豪妻子是否逃避了數千萬英鎊的稅款等争議,均讓他陷入到各種輿論漩渦之中。
綜合英國媒體民調來看,目前莫道特、蘇納克和特拉斯民調領先,但多方實力相差不大。是以保守黨内部目前并沒有一個“衆望所歸”的有力人選,《衛報》指出,唐甯街10号不缺首相之位的潛在候選人,而目前尚無一位明确的繼任者“脫穎而出”。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無論誰當選首相,都要面對英國目前的通脹高企、供應鍊乏力、經濟增長停滞的爛攤子,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會是一段漫長的征途。
你方唱罷我登場。1977年,英國新修訂的規則規定,不觸發新大選、在執政黨内通過選舉新黨魁方式、變更首相人選,會由全體執政黨議員投票,每輪投票都進行“末位淘汰”,直到最後,“兩人對決”并分出高下為止。而這種“末尾淘汰”的獨特選舉方式,也容易滋生複雜的政治交易和政治博弈,偶然性和變量極大。英國曆史學家彼得.軒尼詩說,約翰遜已經把首相一職當作了“滿足虛榮心的樂園”。那下一位首相呢?首相一職會是他的什麼樂園?
這真是,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下台人皆謗。
7月17日 晚19:15
大新聞大曆史 為您講述
英國首相下課
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