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德俊:六演周恩來後 交入黨申請書

夏德俊:六演周恩來後 交入黨申請書
夏德俊:六演周恩來後 交入黨申請書
夏德俊:六演周恩來後 交入黨申請書

以黨史為“經”,以音樂作“緯”,通過歌詠史再現建黨百年輝煌的42集電視劇《百煉成鋼》6月13日在湖南衛視首播,目前該劇正在廣東衛視熱播。繼《覺醒年代》中飾演青年周恩來後,夏德俊再次在《百煉成鋼》裡飾演周恩來一角。

這已是夏德俊在熒幕上第六次扮演周恩來,與以往所不同的是,這次他飾演的周恩來的革命故事從1921年講起,一直到1968年,時間跨度長達47年。

7月23日下午見到夏德俊時,他正和《覺醒年代》劇組主創人員參觀“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夏德俊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這裡,他才更深刻地了解到,為什麼北大紅樓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搖籃以及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覺醒年代》裡的周恩來風華正茂,是天津學界的積極分子,在找一條适合中國發展、能夠讓中國崛起的道路。“拍這部戲,讓我有了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想法,并在接下來拍攝的電視劇《百煉成鋼》裡實施了——我向劇組臨時黨支部提出入黨申請,如今已是一名預備黨員。”夏德俊說道。

六部戲有哪些不同

北青報:您在電視劇《毛澤東》《秋收起義》《覺醒年代》《百煉成鋼》等六部電視劇中飾演周恩來這一角色。每一部裡的周恩來,有哪些不同?

夏德俊:每一部戲的側重點不同,主旨思想也不同,是以我在這些電視劇裡所塑造的周恩來形象也是不盡相同的。

從我個人創作經曆和拍攝經驗上來講的話,那肯定是越拍經驗越豐富,越拍越自信,越拍狀态越好。我的工作量和戲份也越來越多。比如,在《覺醒年代》之後拍攝的《百煉成鋼》裡,我所塑造的周恩來形象更豐滿一些。因為年度跨越比較久,從1921年一直演到1968年,這樣周恩來青年、中年、晚年的形象都在這部戲裡面有所展現。将近47年的時間跨度,所要做的工作量和閱讀量,在我演藝生涯中也是最大的。涉及到的曆史事件及人物之多,人物關系之廣之複雜,也需要我不斷地去研習。

如何展現偉人的性格特征

北青報:您怎樣去表現周恩來的性格特征?

夏德俊:周恩來能文能武:他精通筆墨,運籌帷幄,大家說他是書生中的武将,是一個非常卓越的軍事家,在戰略戰術方面有很高造詣。針對這些情況,我還做了調查,了解到周恩來在天津南開時期跟别人習過武,在學校參加各種體育競賽,跳高比賽拿過第三名,還代表班級裡面參加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等。他的精力是很充沛的,也很有陽剛之氣。這些性格特質我會在戲裡刻畫。

另外,我還要在劇中表現周恩來的睿智果敢。記得有這樣一場戲,楊開慧烈士犧牲了,她和毛澤東的孩子由弟弟毛澤民護送到上海白區。當時白區是很危險的,一到車站就會有警察查證件,周恩來要到車站去接孩子。周恩來是不抽煙的,為了表現他在危急時刻的沉着冷靜與睿智,我跟導演商量加了一段戲,讓劇組給我的口袋裡裝了煙,我拿着煙、說着上海話跟警察套近乎,孩子們由此躲過了暴露的危險。為此,我還讓上海的朋友教我上海話。

飾演周恩來這樣的偉大人物,一定要走進他的靈魂和精神世界。我除了看一些周恩來的傳記,還看他的詩——詩言志,最能展現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我也去全國各地一些跟周恩來有關的紀念館,看到他生前留下的一些遺物,去感受那些物件飽含的氣息,揣摩體會他當時的狀态。

用端茶姿勢刻畫不同年齡段形象

北青報:具體表演中,您是如何去表現周恩來從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的精神狀态及生活閱曆的?

夏德俊:我首先得研究周恩來的一些身體特征。1939年他在延安墜馬導緻右臂殘疾,自此右臂彎曲無法伸直。那麼我在劇中從這以後也得一直保持右臂彎曲的姿勢。

說到這裡,首先得感謝我的化妝師團隊。我是1981年出生的,今年剛滿40歲。我這形象飾演周恩來的青壯年時期是沒任何問題的。但在《百煉成鋼》這部劇裡,我第一次飾演新中國建國以後的周恩來總理形象,這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可以說,在生理年齡上的這種差距是需要外部化妝的手段來介入,幫助我完成周總理的晚年形象。我們的化妝團隊給了我這方面很大的自信。導演也要求我在拍攝之餘,觀看一些周恩來生前的影像資料、紀錄片等等。我基本上每天拍戲前化妝的時候,就把這些影像資料放在化妝台前,對照化妝,盡量做到形似。

生理年齡可以用化妝來輔助,心理年齡就要靠我自己去揣摩了,這些需要一些生活細節去表達。比如,我用端茶倒水這個姿勢反映了周恩來不同年齡時期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1921年,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前,聆聽李大钊先生的教誨,聽到先生說中國也要成立自己的布爾什維克之後那種難以抑制的興奮。這時的周恩來對李大钊充滿了崇敬之情,很恭敬地給戲裡的李大钊先生倒茶。到了1934年年底湘江戰役失敗,周恩來跟李德發生争執的這段戲,我在演的時候采取了一個先禮後兵的辦法:先将一杯沏好的茶端給了他,然後好言相勸,讓他了解我的意圖;解放戰争時期,我給毛主席倒茶的時候,又是另外一種姿勢。後來周恩來成了共和國的大管家,對于任何人、任何事都體貼入微,關懷備至,處處為他人着想。我把這個動作貫穿全片。

文/本報記者 張恩傑 統籌/劉江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