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作者:兵說

作者:相忘于江湖

葉挺将軍活到1955年,能否取代葉劍英成為元帥?由于葉挺将軍意外罹難,關于他的資曆功勳能否評帥的話題,一直被人們讨論。

在十大開國元帥中,和主席“井岡山會師”的朱老總,曆史地位在将帥中無人可及,彭總、林總、劉帥從紅軍、抗日到解放時期一直是戰略主官,而賀老總、徐帥、羅帥、聶帥也是獨當一面。是以,如果葉挺活到1955年評帥,唯二可以取代的就是陳帥和葉帥。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葉挺将軍

葉挺将軍取代陳毅評帥,是可以了解的。畢竟,新四軍時期葉挺當軍長時,陳毅還是一支隊的司令員。那麼,作為“北伐名将”的葉挺将軍,是否有可能取代被主席譽為“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葉帥?

葉挺将軍的标簽是“北伐名将”和新四軍軍長,名氣比葉帥還大。

被稱為“葉參座”的葉帥,雖然在十大元帥中叨陪末座,紅軍、抗戰和解放時期也沒有其他元帥那樣威震敵營、統率一方,甚至還沒有粟裕、陳赓等大将名聲在外,但其資曆和戰功,遠比很多人想象的大。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葉挺和葉劍英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是兩宋以後家南遷的漢人大族,一直非常重視後代教育。葉挺1896年9月出生于廣東歸善,葉劍英1897年4月出生于廣東梅縣。

1917年,葉挺和葉劍英都進入了軍校:葉挺從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以優異成績進入了保定軍校,而葉劍英随父親到南洋闖蕩一年後,回國後進入了黃埔軍校誕生前另外一個名校雲南講武堂。

保定軍校22年間培養了1500多名将軍,包括蔣氏、白崇禧、張治中、傅作義、蔣光鼐、黃紹竑、葉挺、陳誠等人。而曆史更久的雲南講武堂,也出了朱老總、崔庸健、周保中、曾澤生、範石生、盛世才、盧漢、龍雲、周建屏、李範奭、武海秋等名将。

正因為出身名校,葉挺和葉劍英的軍旅之路頗為順利。1922年初,葉挺任大總統府警衛團2營營長(1營薛嶽,3營張發奎),而葉劍英任海軍陸戰隊營長,都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幹将。

陳炯明叛亂時,葉挺和葉劍英兩位營長都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24年,28歲的葉挺到蘇聯留學,而27歲的葉劍英任黃埔軍校教授部的副主任,主任是粵軍大佬李濟深(後王柏齡)。而在黃埔軍校擔任副主任的,除了葉劍英外,隻有政治部的副主任周公。

南昌起義之前十年,葉挺和葉劍英旗鼓相當、不分伯仲,葉劍英略勝一籌。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青年葉劍英

北伐時期,葉挺因“鐵軍先鋒”的标簽而揚名海内外。

但是,同時期的葉劍英資曆隻在葉挺之上,而不在葉挺之下。1926年7月北伐之前,葉挺任第4軍12師獨立團(原34團)團長,而葉劍英的身份則是蔣氏嫡系第1軍(軍長王柏齡)的參謀長。

北伐之前蔣氏留了後手,把第1軍用作總預備隊,代軍長王柏齡,參謀長葉劍英。此時,薛嶽還是第1軍1師3團的團長。面對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70萬大軍,北伐軍隻有8個軍13萬人,主力軍是粵軍李濟深第4軍、桂軍李宗仁“鋼7軍”和湘軍唐生智第8軍。

北伐8個軍都在地方軍閥手裡,我軍隻有周公、李富春、朱克靖、羅漢和林伯渠擔任話語權不多的軍副代表,真正掌握的武裝力量隻有一個葉挺獨立團,當時蘇聯顧問還是後來的元帥崔可夫。

在蔣氏眼裡,葉劍英是和周公一樣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以“四一二”後因公開反蔣被通緝,暫投武漢第4軍任參謀長。“甯漢合流”以後,第二方面軍張發奎察覺到葉挺、賀龍有異動,密謀以“開會”為名把兩人召到廬山軟禁,幸虧得到了葉劍英的巧妙通知。

南昌起義,賀龍是總指揮,葉挺是前敵總指揮,葉劍英雖然沒有參加,但是以“超級卧底”身份向張發奎建議:不去圍追堵截起義軍,直插廣東和軍閥李濟深搶地盤,無形中給起義軍減輕了壓力。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青年崔可夫

南昌起義失利後,葉劍英又“毛遂自薦”,出任第4軍教導團團長。

廣州起義時,教導團2000人是絕對主力,但起義因叛徒洩密,而遭黃紹竑、陳銘樞、張發奎合圍,加之葉挺、葉劍英突圍的建議被共産國際顧問諾依曼否決,起義軍血戰三天三夜最終失敗。

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和葉劍英的人生軌迹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總指揮葉挺遭到負責人王明、李立三等人痛批,為起義失敗背鍋。葉挺完全不能接受,憤然離去準備到莫斯科申訴,此後開始了十年海外漂泊。而副總指揮葉劍英在1928年冬被派往蘇聯勞動大學,留蘇歸來後任總參謀長、紅一軍團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紅校校長兼政委。

長征期間,葉劍英任第一縱隊司令員、紅三軍團參謀長、陝甘支隊參謀長、總部參謀長、八路軍參謀長。葉挺歸來時已是1937年11月,第二年1月出任新四軍軍長,為新四軍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葉挺工作不順,3年3次負氣出走,但都被周公勸回。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項英、周公、葉挺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葉挺在談判時被扣押。後來在上饒、重慶等五地關押了5年又2個月之久。即便在獄中,葉挺将軍也堅貞不屈,寫下著名的《囚歌》,表明矢志不渝的理想。

此時的葉劍英,一直以八路軍參謀長身份,協助周公、董老在武漢、桂林、重慶等地的統戰工作,其間曾兼任南方局軍事部長。抗戰勝利後,葉劍英任總部副參謀長,參謀長由副主席周公兼任。

1946年3月4日,葉挺被釋放,如果不是飛機失事,會擔任什麼職務呢?

當時我軍形成八大戰略區:陝甘甯有朱老總、彭總和、葉劍英,晉綏有賀老總和徐向前,晉察冀有聶榮臻,東北有林總和羅政委,晉冀魯豫有劉鄧,山東有陳毅,華中有粟裕,中原有李司令、鄭位三。

葉挺将軍如果平安回到延安,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到一線擔任華野的司令員,陳毅任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員,三位名将相得益彰。但是,這樣一來“戰神”粟裕還能不能脫穎而出,就成了一個未知數。

還有一種可能,遠離戰場5年的葉挺将軍留在延安總部,或任副總司令,協助主席和朱老總擘畫全國的戰局和戰略發展。如是這樣,葉挺和參謀長葉劍英時隔多年後會再次聚首。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四八空難”追悼會現場

如果葉挺活到1955年參加評銜,和葉劍英能否共同評帥呢?

1955年9月,我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評元帥的主要依據有幾點:

第一點,是紅軍時期重要起義上司者,或主要抗日根據地建立者;如擔任總部上司、主力軍團的上司。這一點,葉挺将軍完全符合;

第二點,抗戰時期主要抗日武裝上司者者,或主要根據地建立者;如總部負責人、八路軍三個師的主官、新四軍主官等。這一點,葉挺将軍也完全符合。

第三點,解放戰争時期總部和各大戰略區主要負責人,或各大野戰軍和軍區部隊主要負責人。按照葉挺将軍的資曆和影響,無論到華東(華野)還是留在總部,大機率符合授元帥的條件。

第四點,新中國成立後,擔任總部負責人和六大軍區負責人,葉挺将軍可能性也極大。從官方拟定的36位軍事家排位來看,葉挺将軍在元帥之後、大将之前,的确也是元帥級别。

再談“葉挺能否評帥”:葉将軍唯二可能取代的,是陳帥和葉帥

葉帥

盡管曾有大革命十年遠離國内的經曆,但葉挺将軍用五年鐵窗生涯,表明了即便犧牲也不離開我軍的信仰。這其實是對十年海外漂泊的自省。鑒于葉挺獨一無二的代表性,大機率會占據一個元帥名額。而葉劍英和陳毅相比較,葉授元帥銜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是陳毅當時離開了軍隊,而葉劍英的代表性不可替代,或許這樣更加恰當。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