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對着幹?日本親台分子要買台灣石斑魚,輿論嘲諷“核食換毒魚”

作者:憑海觀島

#海關總署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大陸#

台灣石斑魚被大陸檢出含有禁用藥物和土黴素超标,6月13日起暫停輸入。就在蔡英文抓耳撓腮之際,有日本福島養殖業者表示願意進口,民進黨當局又是一陣狂舔。

要對着幹?日本親台分子要買台灣石斑魚,輿論嘲諷“核食換毒魚”

日本《産經新聞》台北支局局長矢闆明夫19日稱,大陸突然宣布對台灣石斑魚實施禁運,原本要從屏東縣、高雄市等地出口大陸的數千噸石斑魚無處可去。日本最大的漁業養殖業者“林養魚場”董事長林慎平,準備先進口2至3噸台灣石斑魚,讓餐廳業者試吃,之後還會組織考察團到台灣,親眼确認石斑魚的養殖狀況,再正式開啟石斑魚進口。

林慎平何許人也?他很親台,曾是“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福島分會的會長。據說,他之是以想進口台灣石斑魚,是“感念”2011年日本大地震背景灣各界的捐款,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報答“恩情”。

民進黨當局一聽,簡直樂壞了。20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召開記者會稱,這不僅是“3·11大地震之後雙方的善意往來,也是開放福食後的回饋、善的循環”。所謂的“福食”,其實就是日本核食品,民進黨當局擔心島内群眾持續反彈,才玩了這麼一個文字遊戲,把“福島食品”簡稱為“福食”。同一天,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其邁說,無論日式還是西式料理,石斑魚都是餐桌上的佳肴,也是高貴魚種,肉質鮮美,很多日本朋友非常喜歡台灣石斑魚,相信會是潛力非常大的市場。

要對着幹?日本親台分子要買台灣石斑魚,輿論嘲諷“核食換毒魚”

不過台灣網友并不領情,紛紛留言開罵。有人直言,“能推廣早就推廣開來了,不會等到現在?”有人說,“黑心廠商出毒魚,然後換來核食” ,還有人嘲諷說,“核食換毒魚,台灣小虧”。

其實從三點就可以斷定,台灣石斑魚在日本不會大賣,民進黨當局的算盤必然落空。

第一點,石斑魚在日本被定位為高價魚種,大多出現在超進階的日本料理店,并非一般群眾會采購的食材。這也就說明,日本進口的量不會很大。

根據台灣“農委會”的相關統計,台灣石斑魚一年外銷有6000多噸,九成都是賣到大陸。日本進口的量很小,從2012年到現在10年間,日本進口台灣石斑魚最多的是在2017年,有55噸,最少的才1噸。2021年進口2噸,今年1月到5月,台灣石斑魚賣到日本的還不到1噸。對比大陸之前每年最少6000多噸,日本的進口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台灣鲷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就分析說,基本上隻要是魚,日本人都會吃,但價格太貴,就會考驗接受度;加上日本人個性較為嚴謹,石斑魚要賣給日本,并不像賣給大陸那麼容易。

第二點,日本檢驗檢疫很嚴格,對于台灣的“毒魚”怎麼可能接受?

鄭運鵬在20日的記者會上說,日本對于各地運到日本的食品的安全,檢驗标準不會落後大陸。那麼正好,讓日本檢驗一下台灣石斑魚,順便證明一下我們的“清白”。去年2月,大陸因檢出介殼蟲等,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民進黨當局死不承認。之後日本有一些商家采購所謂的“民主鳳梨”,結果也檢出介殼蟲,還不是和大陸一樣也暫停輸入?

第三點,日本人對台灣石斑魚一直有顧慮。

要對着幹?日本親台分子要買台灣石斑魚,輿論嘲諷“核食換毒魚”

台灣鳳梨去年被大陸禁止進口後,台灣“農委會”随即喊出要積極開拓日本市場,但是“石斑魚事件”發生後,卻不見“農委會”要開拓日本市場,而把外銷主要目标放在紐西蘭、美國和加拿大等地。這是因為,龍虎斑一般都在岩礁成長,會吃下藻類,造成石斑魚體内有藻毒,日本人一直很怕有“雪卡毒”。這也是日本很少進口台灣石斑魚的一大原因。

總而言之,民進黨當局對石斑魚出口缺乏整體營銷規劃,産品品質又常遭诟病,價格不具競争力。一發生問題,就把責任一股腦推給所謂的“大陸打壓”,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企圖激發“民粹”來掩蓋施政的無能。

長此以往,台灣的産品在國際市場還有什麼競争力?到時候不僅是大陸禁止進口,日本、美國等地區也不會容忍病蟲害或毒素。是以要想恢複農産品外銷大陸,必須協助島内農民徹底改善養殖方法,民進黨當局一味地抗議、咒罵、提告,根本于事無補,對于改善台灣農民的生計也毫無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