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作者:醉東楓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無心于國主之位,卻又貪戀于奢侈的生活。他從小不問政事,隻潛心于經籍樂律,用詩詞歌賦潤澤着那些似乎永遠不會改變的歲月,樂得做個富貴閑人,自由自在。可是命運卻給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太子病逝,他,成了南唐的國主。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南唐山河憔悴,風雨飄搖。而作為帝王,李煜卻過上了風流帝王的奢靡生活,日日聽歌賞舞,吟詩作畫。王國維曾這樣評價李煜:“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最終,真性情,讓李煜國破家亡,讓他的人生路步步帶傷。“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這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名言,同一時期正是中國的晚清,著名學者王國維借尼采這句話,評價南唐時期李煜詞,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那麼問題來了,什麼叫“以血書者”呢?看一首後主的《浪淘沙》。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浪淘沙·往事隻堪哀》

李煜 〔五代〕

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藓侵階。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這首詞是詞人從一個亡國之君的立場和思想感情來寫他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詞中以直抒悲懷領起,繼之以一系列鮮明的圖景。詞中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涼之感,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現了詞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藝術才能。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上片着重寫日間的寂寞與悲哀。“往事隻堪哀,對景難排。”白天百無聊賴,想起以往在秣陵度過的太子、帝王生活,内心隻能湧起一陣陣的悲哀。“隻堪哀”,語調沉痛,是不堪回首、強行忍受之義。對着眼前的風景,碧雲天,黃花地,北雁南飛……也難以排解這種悲哀之情。通過襯托倍增其哀。全詞一開始就以悲抑怨恨的聲調沖激出來,今昔對比,哀樂迥異,總攝全篇。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接着寫所見與感受。“秋風庭院藓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蕭瑟的秋風中,幽禁處庭院中的一切是如此凄涼,連那苔藓也漸漸地鋪滿了台階,很長時間沒有人走動了。既然無人進出,也就聽憑珠簾空垂着,毋需卷起來。王國維《人間詞話》指出,大詞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李煜從過去的“車如流水馬如龍”的熱鬧非凡到如今死一般的靜寂、冷落,心兒在滴血,是無疑的。于是發出“終日誰來”的悲歎。這既有對昔日和平安定生活的追念,又吐露出對今日處境的憤懑與不平。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下片則着重寫深夜的孤凄與悲涼。“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這兩句由眼前獨囚之悲過渡到往昔亡國之痛。“金鎖”指鐵鎖鍊;“壯氣”謂興旺的王氣;“蒿萊”,野草,這兒用作動詞,即沉沒于野草。《晉書·王濬傳》載:吳國君主孫皓用鐵鎖鍊橫斷長江,來抵抗西晉水軍,結果仍失敗滅亡。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就曾用“千尋鐵鎖沉江底”、“金陵王氣黯然收”的詩句描寫過這件事。李煜則更貼切、更凝煉、更沉痛地用這個典故自比,發出同樣在金陵失敗亡國、王氣告終的悲歎,字裡行間包含着“一旦歸為臣虜”的無窮悔恨和“最是倉皇辭廟日”的種種回憶,進而使“往事隻堪哀”得到了具體深刻的發揮。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接着詞人順勢而下,由往昔亡國之痛自然遞入現實凄涼之感:“晚涼天淨月華開”。秋晚充滿涼意,天空萬裡無雲,月光普照人間,這本是一幅美好明淨的秋夜圖,但以詞人此時處境而言,則多了一層“涼”意。這樣寫,既與上片秋日階藓的凄涼寂寞遙相呼應,情調一緻,又為下文遐想故國的空自嗟歎作好了鋪墊。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正因如此,由現實情景飛躍到想象情景的描寫,就水到渠成了。詞人身在囚室,神馳故國,想象眼前這同樣的月光,該把南唐故國那些象美玉一樣玲珑剔透的華麗宮殿照個通明,而投影于橫貫南唐都城金陵的秦淮河上吧。玉樓瑤殿,影照秦淮,乃是昔日金陵帝都的絕妙剪影,使得詞人朝思暮想,刻骨銘心。然而“想”終歸是“想”,如今早已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詞人着一“空”字,既形容月照之空寂無聲,更雙關着江山易主、徒然無用之意,這就把他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凄涼之感,全部熔鑄其中了。

李煜成階下囚後,邊流淚邊寫詞,追懷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

縱觀全詞,以首句的“哀”統領全篇,再用虛實相間的凄美之景渲染心中的愁苦,讀來令人動容。清代文人陳廷焯對這首詞的評價是:“凄恻之詞而筆力精健,古今詞人誰不低首”,這話說得确實是沒錯的,隻能說在凄情上詞中之帝果然夠高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