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後記憶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環境

作者:收藏老物件的楊先生
我是楊先生,以最真實的角度,記錄10後、30後、50後、80後的往事回憶!感謝閱讀,如果您喜歡,可點選右上方“關注”,每天為您分享過去普通百姓的真實往事!

20世紀50年代,大概在1955年前後,經過申請,爺爺一家由房管所配置設定到縣城一條巷子的一棟老房子裡居住,建築面積73.3方。根據二伯90年代的信函,“約1952年,我随父母一齊與房管所在合理手續租用現XX街X巷X号公産房,居住近四十年之久”,在另外一封信中又寫“此屋我們從1955年開始居住”,是以約摸是在1952年-1955年住進去的。

50後記憶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環境

搜集到的網絡圖檔,老街

巷子

巷子在1966年前的名字叫曲樹巷,連通XX街和XX路,巷子不長,共有13個門牌。石塊地面,兩邊都是長筒屋,沒有獨立衛生間。巷子裡有一間公廁,每逢大雨時,化糞池便會溢出來,順着巷子流到江裡,甚臭。巷子裡基本是廣府人為主,爺爺奶奶平日也隻去同巷的一家李姓人家串門,李姓人家也是湖南人,主人和爺爺年紀相近,都是廠裡的工友,是以兩人聊得來。

當時是爺爺自己去向房管所申請配置設定的住所,和另外兩家人同住。早期爺爺一家住在閣樓,一家五口,爺爺、奶奶、二姑、二伯、爸爸分兩張床睡在狹小黑暗的閣樓。樓下另外兩戶人住,生活條件極為艱難。

50後記憶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環境

網絡圖檔,我家鄉的老巷,和我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客廳

房子是一間高窄的長筒屋,是那個年代嶺南标準的建築模式,兩層樓。房子進深很長,屋面窄,早期進門是很小的客廳,房子原來的大門、正牆是竹子制作的,另外兩戶人家搬走後,爺爺用木闆替換竹闆,制作了門窗,還在廚房修建了水池等。

房子非常的簡陋陰暗,采光主要靠大門旁邊的窗戶,以及上方的木條欄栅,可以透光和通風。進門為客廳。客廳裡裝了一盞15瓦的燈泡,昏黃的燈光,有兩個開關,一個在客廳,一個在閣樓,上了閣樓後拉一下閣樓的開關,客廳的燈就關了,閣樓的燈打開,很是省電的作用。

客廳裡邊靠近廚房的位置是一間木闆隔開的小房間,奶奶腿腳不便時就睡在這間房間裡。客廳往裡走就是廚房和天井。

天井

天井旁是廚房,房子原來是屬于一家理發匠的,個子很高,當年廚房的竈台上還有洗頭發的池子。終年陰暗潮濕,我每次去都覺得恐怖,廚房後是一個暗渠,溪流在此流入進入江河,是以房子也會比較涼爽。

閣樓

進客廳左側沿着木樓梯可以上到閣樓房間,木闆搭建。閣樓是一間很暗的房間,面積很小,放了一張床和一些放置衣服的大木箱,在我的記憶中,閣樓很暗,走在木闆上嘎吱嘎吱地響。再順着樓梯上去則是屋頂。

屋頂

樓梯繼續往上可上到屋頂,白話稱瓦背頂,因為是用瓦片搭建的。以前天熱時,父親他們就上樓頂乘涼甚至睡覺。當然,也要時常修補屋頂,特别是大雨的時候,雨水會從四處滲漏進來。

進入60年代後另外兩戶人家陸續搬出,我二姑,二伯也在巷子找了兩間單間住,房子就爺爺奶奶和我爸爸仨人住,二伯和二姑未婚時都在家吃飯,隻是睡覺去宿舍。

50後記憶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環境

巷子位于照片左側的路口

洪水

那邊也是災難較多,如1968年6月22日,連降大雨,水位達89.47米,下午3時河水浸街。 25日下午5時,洪峰達 90.05 米高,電影院門前街道水深達 3.05 米,為近百年來罕見。這次洪災,是爸爸他們小時候所經曆的最大洪災,爺爺趕緊把床和雜物搬到廠裡二樓的辦公室,爸爸他們則在街上找來被洪水沖出來的床闆,躺在上邊當木舟劃到府前路那邊去玩。

收回

爺爺去世後,奶奶一般都在各房住,二伯繼續租用老屋為木工工場做家具,原租金為5.66元,變成工場後,每月租金19.9元,那時候我跟随爸爸經常過去,晚上時大家就在房子裡吃飯喝酒,二伯和爸爸,有時候還有二伯的朋友或學徒,他們總是喝到很晚,客廳裡一盞昏暗的燈泡。1992年5月這棟房子還是被收回了,并在2000年左右在舊城改造時拆除。

如有不同的看法及回憶,歡迎留言,感謝您的閱讀!

作者簡介:

楊先生,80後旅遊從業者,早期在某論壇撰寫連載小說。現在紮根頭條,收集整理編寫10後、30後、50後、80後真實生活回憶系列。

自我評價:追求實話實說,如實記錄,文字一定要真實!感謝您的支援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