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0后记忆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环境

作者:收藏老物件的杨先生
我是杨先生,以最真实的角度,记录10后、30后、50后、80后的往事回忆!感谢阅读,如果您喜欢,可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过去普通百姓的真实往事!

20世纪50年代,大概在1955年前后,经过申请,爷爷一家由房管所分配到县城一条巷子的一栋老房子里居住,建筑面积73.3方。根据二伯90年代的信函,“约1952年,我随父母一齐与房管所在合理手续租用现XX街X巷X号公产房,居住近四十年之久”,在另外一封信中又写“此屋我们从1955年开始居住”,所以约摸是在1952年-1955年住进去的。

50后记忆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环境

搜集到的网络图片,老街

巷子

巷子在1966年前的名字叫曲树巷,连通XX街和XX路,巷子不长,共有13个门牌。石块地面,两边都是长筒屋,没有独立卫生间。巷子里有一间公厕,每逢大雨时,化粪池便会溢出来,顺着巷子流到江里,甚臭。巷子里基本是广府人为主,爷爷奶奶平日也只去同巷的一家李姓人家串门,李姓人家也是湖南人,主人和爷爷年纪相近,都是厂里的工友,所以两人聊得来。

当时是爷爷自己去向房管所申请分配的住所,和另外两家人同住。早期爷爷一家住在阁楼,一家五口,爷爷、奶奶、二姑、二伯、爸爸分两张床睡在狭小黑暗的阁楼。楼下另外两户人住,生活条件极为艰难。

50后记忆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环境

网络图片,我家乡的老巷,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客厅

房子是一间高窄的长筒屋,是那个年代岭南标准的建筑模式,两层楼。房子进深很长,屋面窄,早期进门是很小的客厅,房子原来的大门、正墙是竹子制作的,另外两户人家搬走后,爷爷用木板替换竹板,制作了门窗,还在厨房修建了水池等。

房子非常的简陋阴暗,采光主要靠大门旁边的窗户,以及上方的木条栏栅,可以透光和通风。进门为客厅。客厅里装了一盏15瓦的灯泡,昏黄的灯光,有两个开关,一个在客厅,一个在阁楼,上了阁楼后拉一下阁楼的开关,客厅的灯就关了,阁楼的灯打开,很是省电的作用。

客厅里边靠近厨房的位置是一间木板隔开的小房间,奶奶腿脚不便时就睡在这间房间里。客厅往里走就是厨房和天井。

天井

天井旁是厨房,房子原来是属于一家理发匠的,个子很高,当年厨房的灶台上还有洗头发的池子。终年阴暗潮湿,我每次去都觉得恐怖,厨房后是一个暗渠,溪流在此流入进入江河,所以房子也会比较凉爽。

阁楼

进客厅左侧沿着木楼梯可以上到阁楼房间,木板搭建。阁楼是一间很暗的房间,面积很小,放了一张床和一些放置衣服的大木箱,在我的记忆中,阁楼很暗,走在木板上嘎吱嘎吱地响。再顺着楼梯上去则是屋顶。

屋顶

楼梯继续往上可上到屋顶,白话称瓦背顶,因为是用瓦片搭建的。以前天热时,父亲他们就上楼顶乘凉甚至睡觉。当然,也要时常修补屋顶,特别是大雨的时候,雨水会从四处渗漏进来。

进入60年代后另外两户人家陆续搬出,我二姑,二伯也在巷子找了两间单间住,房子就爷爷奶奶和我爸爸仨人住,二伯和二姑未婚时都在家吃饭,只是睡觉去宿舍。

50后记忆系列:60、70年代的居住环境

巷子位于照片左侧的路口

洪水

那边也是灾难较多,如1968年6月22日,连降大雨,水位达89.47米,下午3时河水浸街。 25日下午5时,洪峰达 90.05 米高,电影院门前街道水深达 3.05 米,为近百年来罕见。这次洪灾,是爸爸他们小时候所经历的最大洪灾,爷爷赶紧把床和杂物搬到厂里二楼的办公室,爸爸他们则在街上找来被洪水冲出来的床板,躺在上边当木舟划到府前路那边去玩。

收回

爷爷去世后,奶奶一般都在各房住,二伯继续租用老屋为木工工场做家具,原租金为5.66元,变成工场后,每月租金19.9元,那时候我跟随爸爸经常过去,晚上时大家就在房子里吃饭喝酒,二伯和爸爸,有时候还有二伯的朋友或学徒,他们总是喝到很晚,客厅里一盏昏暗的灯泡。1992年5月这栋房子还是被收回了,并在2000年左右在旧城改造时拆除。

如有不同的看法及回忆,欢迎留言,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

杨先生,80后旅游从业者,早期在某论坛撰写连载小说。现在扎根头条,收集整理编写10后、30后、50后、80后真实生活回忆系列。

自我评价:追求实话实说,如实记录,文字一定要真实!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