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作者:曆史黃金島

曆史上,日本第一次與中國正面對抗的戰争是唐高宗年間的白江口之戰,這一戰在中國的曆史上其實并不太有名,因為在當時的大唐帝國看來,白江口之戰隻是滅亡百濟之戰中的一次戰役而已,甚至滅亡百濟也不過是為了配合完成滅亡高句麗的一次方面之戰。這樣順下來,白江口之戰沒引起我們的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日本人對白江口之戰有非常強烈的記憶,這在日本今天的曆史書中可以看出來。

但對于日本人來說,白江口之戰對于他們的影響就深遠得多了。在日本的曆史科普書籍《岩波日本史》中,日本曆史學家吉田孝用了完整的一章來記述白江口之戰前因後果,甚至以“亡國危機”來作為題目,足見這場海戰的影響。

那為何一場唐朝并不重視的戰争被日本人稱為“亡國危機”呢,從這裡我們又能注意到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場一千多年前倭國與大唐帝國的海戰。

白江口之戰前夕的東北亞局勢

白江口之戰,又稱為白江村之戰,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與倭國于白江口(今南韓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戰鬥。這次戰鬥在當時的唐朝廷看來,隻是一次不起眼的水戰,因為不管是唐高宗李治,還是直接負責指揮作戰的名将劉仁軌,當時心中所惦記的都是當時北邊更加強大的高句麗。

和今天我們通常的認識不同,從隋文帝開始的隋唐帝國與高句麗的沖突并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争端,相反,從漢四郡舊地起家的高句麗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已經成為盤踞在東北亞地區得不可忽視的龐大勢力,号稱“海東盛國”。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高句麗全勝時期完整占據了今天的遼東半島,對中原政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是以隋唐四代帝王才必除之而後快。

而且,隋炀帝征讨遼東的大戰略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個邊境線已經推到今天遼甯半島的強大半農耕帝國,本身也早已吸納了中原地區的文明,說是心腹大患并不為過。但隋炀帝其人雖然看到了必須滅亡高句麗的重要性,但實操起來實在不行,不僅沒收到效果還讓高句麗狠狠賺了無數人口武器,更是成了導緻隋朝二世而亡的直接原因。但唐朝建立之後,不管是“以史為鏡”自處的唐太宗李世民,還是時時刻刻以隋炀帝的失誤驚醒自己的貞觀君臣,最終依然決定進攻高句麗,也足以從側面佐證滅亡高句麗并非僅僅是隋炀帝好大喜功而已。

但是和純遊牧民族,比如匈奴人、突厥人相比,高句麗這種半農耕半遊牧的政權韌性群組織力更強,加上遼東半島以及東北亞地區地形複雜,群山環繞,導緻隋唐兩朝對高句麗的戰争經過了漫長的摸索。隋唐時期,渤海灣以北的遼河流域還是沼澤地,所謂遼澤泥潦,車馬不通,從陸路到今天的東北非常不便,是以不管是隋炀帝時期妄圖速勝的極速突進,還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穩紮穩打,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效果。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高句麗丸都城遺址,位于今天大陸吉林省通化市,從圖中可以看出來高句麗人的城池一般依山而建,易守難攻。

第一次高句麗戰争結束後,貞觀君臣進行了反思,開始改用小規模騷擾的戰術。這一戰術類似于老山輪戰,依靠唐帝國蒸蒸日上的國力,每次都隻安排千餘人的隊伍進行騷擾進攻,這一戰術大大制約了高句麗的發展,為唐高宗時期徹底将高句麗解體奠定了基礎。

到了唐高宗時期,唐廷開始采用最後一種,也是最終解決了高句麗問題的戰術,也就是南北夾擊。當時東北亞地區除了高句麗,在北韓半島南邊還有百濟和新羅,三方之間戰争不斷。整體上來看,百濟與倭國關系密切,不少移民從北韓半島來到了日本列島,融入了大和民族,新羅則站隊唐朝,奉唐朝為正朔,而百濟和新羅的不同選擇,也最終導緻百濟人消失在曆史深處,新羅則成為了現代北韓南韓人的直系祖先。

655年開始,高句麗為了擴充領土,準備聯合百濟進攻新羅,新羅向唐朝求救,唐朝與高句麗進行了多輪交戰,百濟則借着高句麗撐腰,攻占了新羅領土,新羅強烈要求唐朝出兵,這就給了唐朝實施先滅百濟、南北夾擊高句麗戰略的機會。

660年,唐高宗正式指令唐軍出發進攻百濟,唐軍主力溯錦江(白馬江)而上,與新羅軍合流,包圍了百濟的郡都泗沘城。在北韓半島橫行的百濟遠不是唐軍對手,唐軍直擊北韓半島西岸,不久之後百濟王抛棄臣子逃亡,百濟迅速滅亡。

日本曆史學家吉田孝在描述唐軍滅亡百濟之戰的時候,補充了一條中國曆史記載中很少涉及的資訊:

傳說被遺棄的後宮女官與宮女們,紛紛從城樓所在的懸崖之上縱身躍入錦江的波濤之中。“落花岩”的“落花”,比喻的就是紛紛投江的女官和宮女們。今天,站在“落花岩”之上俯瞰,岩下白馬江(錦江)的清清流水兀自靜靜流淌。

伴随着這一略顯詩意的悲劇,百濟就如同落花一樣被迅速擊敗了。日本人的《岩波日本史》第二卷如此描述唐軍滅亡百濟之戰:

五天之後,義慈王宣布投降,百濟國滅亡。成為俘虜的義慈王與皇太子等人,被押送到東都洛陽。因為這場戰争而暫時不能歸國的倭國使節們目睹了義慈王被拉上朝堂的場景。親眼見證亡國之君的百濟國王等人窘态的他們,心中會湧起一番什麼樣的感慨呢?

如果從西漢時期當時日本列島的倭國到樂浪郡“歲時來獻”開始算起,這是日本古代第一次直覺地感受到西方“超級大國”的軍事震懾力。日本史料在唐代時候還非常有限,是以今天的日本隻能發出一句探問,并不能知道當時的倭國人心中是什麼樣的想法,不過後來的事情證明,當闆子還沒落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并不準備謹慎處理與唐朝的關系。

白江口的脆敗和倭國的亡國危機

當時,倭國與百濟關系密切,從大陸而來的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推動了日本古代文明的進步,而且有不少百濟移民就在日本列島上生活,甚至與日本王族也有密切聯系。是以當百濟的求救信送到倭國人案頭上的時候,他們陷入了糾結與猶豫之中。

關于倭國出兵的原因,咱們中國曆史書中比較主要的觀點就是倭國基于與百濟曆來的密切關系,決定在百濟危亡的時候出兵,日本人的曆史書中與此保持一緻,但又加了一條,也就是百濟迅速滅亡之後,倭國對自身的安全産生了極大的懷疑。雖然當時唐朝出兵百濟主要是為了開辟“第二現場”擊敗高句麗,但倭國君臣還是害怕了,一種唇亡齒寒的危機感湧上心頭,最終讓他們決定出兵。

當時,倭國依靠着派出的遣隋使和其他大陸移民,吸收了東亞大陸國家的先進經驗,初步建構了律令制國家的架構,但是與唐朝、高句麗以及北韓半島的百濟、新羅不同,當時的倭國還相對落後。比如與當時唐朝的府兵制相比,倭國的齊明女帝與中大兄皇子必須親自到各地動員豪族,才能組織起跨海支援百濟的軍隊。

從661年正月開始,一直到8月,倭國援軍終于在齊明女帝和中大兄皇子等皇族的親力親為之下準備完備。當時百濟王子扶餘豐璋正以人質的身份待在日本列島(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倭國與百濟的密切關系),是以倭國就準備把扶餘豐璋作為百濟複國新的旗幟。到了662年5月,倭國與百濟複國勢力将扶餘豐璋立為新的百濟王,由于扶餘豐璋的出現,百濟複國軍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勢,但很快就遭到了唐朝和新羅聯軍的迅猛反擊,到了663年,百濟複國勢力頹勢明顯。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白江口之戰前夕北韓半島地圖。圖檔來源于《岩波日本史》

663年夏天,唐朝與新羅聯軍順着錦江而下,包圍了百濟複國軍的重要據點周留城,再次陷入絕境的百濟隻好把求救信一封封的送到倭國,倭國人最終決定親自介入百濟之戰,中日之間第一次直接交戰-白江口之戰開始了。

雖然倭國從唐朝出兵百濟之後不久就開始了準備,但真正的白江口之戰其實隻打了2天,《岩波日本史》中的描述也非常直白:

八月十七日,唐軍和新羅軍包圍了周留城。唐朝水軍以一百七十艘戰船在白村江等候倭國水軍的到來。而倭國水軍則在靠近海面的河流下遊集結。二十七日,倭國水軍與唐朝水軍展開激戰。二十八日,在決定勝負的關鍵一戰中,倭國水軍很快就潰敗下來。

倭國水軍溺水而亡者不計其數,據說,他們甚至來不及調轉船頭逃命。

扶餘豐璋逃到高句麗,九月七日,周留城淪陷。落荒而逃的倭國士兵集結于北韓半島南部,帶着亡命日本的百濟将軍和士兵們,于九月二十五日踏上回國之路。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也毫不避諱白江口之戰的慘敗,“很快敗下陣來”“溺亡者不計其數”等等描述足以顯示出白江口之戰倭軍的脆敗。

中國史料中對白江口之戰的雖然描述屈指可數,但同樣也是一場唐軍的大勝,《舊唐書》記載:

仁軌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

這一戰結束之後,唐軍并沒有乘勝追擊潰退的倭軍和百濟殘部,原因也很簡單,唐軍的目标從來就是遼東的高句麗,至于遙遠的日本列島,并沒有放在心上。

但這場2天的戰鬥卻給當時的倭國朝野産生了劇烈的沖擊,因為躊躇滿志而又緊張興奮的倭國大軍這時候才發現,那個之前隻是出現在使節和移民嘴中的大陸上的國家,就如同從迷霧中探出身來的巨龍,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敗了倭國精心準備的遠征大軍,而這在不經意間對當時整個東北亞局勢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白江口之戰的?

在《岩波日本史》中,日本曆史學家對白江口之戰的描述叫做“亡國危機”,這似乎有點出乎咱們中國人的意料,但這确實也是一個中肯的評價,日本曆史學家吉田孝在《延波日本史》中描寫了白江口之戰之後的倭國反應:

這一年(指668年,這一年高句麗終于被唐軍滅亡),唐朝派大軍進入高句麗,新羅也奉唐朝之命派出了部隊。高句麗派遣使者到倭國求援,倭國朝廷卻未做出任何反應,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出兵的勇氣,唐朝的報複令他們膽戰心驚。

現代曆史學家這樣的描述并非一種誇張,因為當時倭國的驚恐恐怕更為真切。

根據曆史記載,白江口之戰結束後,倭國-百濟聯軍敗退回日本列島,未來學習唐朝經驗推動大化革新的中大兄皇子主導實施了一系列的“本土防禦措施”。

第一是在北韓半島與日本列島之間的海島、沿岸建構的預警體系。

倭國在對馬、在對馬、壹岐、築紫國三地建立了被稱作“防人”的海防部隊,并建立烽火台來随時警戒可能從大海對面浩蕩而來戰無不勝的大唐艦隊。對馬島、壹岐島是北韓半島與日本列島之間的島嶼,築紫國則位于今天日本福岡縣境内,都是日本列島與北韓半島之間的踏闆,在這三個地方建立烽火台的目的不言而喻。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日本列國圖,左上角以此可以看到對馬島、壹岐島和築紫國。(圖檔來源于騰訊網)

第二則是建立依山傍海的諸多山城。

中大兄皇子在海邊和戰略要地構築起了許多山城,日本史學家稱之為“北韓式的大野城、椽城等山城防禦體系”,這裡北韓式的山城防禦體系應該指的是以高句麗為代表的山城模式,因為在今天遼東半島的千山山脈以及長白山山脈腹地,高句麗人靠山構築起了許多城池,成為與隋唐大軍對抗的重要依靠,當時的倭國人吸納了不少半島移民,也許就是從他們那裡吸收了山城構築技術。同時,倭國還在對馬島上建起了金田城,從關門海峽到濑戶内海的幾處戰略要地,築起了屋島城等山城,在河内國與大和國的境内的生駒山上修築了高安城。

第三是遷都。

667年,中大兄皇子将首都遷移到近江國的大津宮,近江國位于日本列島中部,遠離北韓半島,在這裡不會受到外敵直接攻擊。同時,這裡還靠近日本東國地區,白江口之戰的時候,中大兄皇子等人動員的兵員主要來自日本列島西部,白江口大敗之後基本消耗掉了西部地區戰争潛力,首都東移也有依靠暫時還有戰争潛力的東部地區的目的在。

被徹底打服的一戰: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與唐朝的白江口之戰的?

圖中是日本近江國的琵琶湖景色,近江國也就是今天日本的滋賀縣,位于日本中部内陸。

從這些措施,我們甚至依稀看到了在二戰的最後,日本本土決戰時候的影子,這裡也足以看到白江口之戰對當時日本人的影響。

但我們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從曆史上來看,日本人對于北韓半島-東亞大陸的執念是非常深的。白江口之戰結束後,日本列島一邊汲汲于從大陸吸收先進文化,另一方面,他們血脈深處對于北韓半島和東亞大陸的渴望似乎從來沒有消失。

在近一千年後的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第二次大規模的染指北韓半島,這次遇到了經過張居正改革之後仍然國力可觀的大明朝,加上戰争最後豐成秀吉去世,明朝北韓戰争得以以日本人再次退回日本列島收場,但後面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心知肚明,清末日本人終于第三次且成功的占據了北韓半島,乃至近乎實作了吞并大陸的“千年美夢”。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人對白江口之戰近乎“坦誠”的如實描述,總讓人有一種“畏威而不懷德”的憂慮。一千四百多年前,從海對面出現的大唐艨艟巨艦和身着明光铠甲訓練有素的大唐府兵如天兵天将般擊碎了倭國人的幻想,給他們留下了“亡國危機”的陰影,讓他們待在自己的列島上一千年。可一百年前的那次勝利,是不是也如同當年白江口之戰一樣給日本人留下了足夠的教訓,而讓他們安分守己呢?這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參考文獻:吉村武彥、吉田孝等《岩波日本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