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作者:水木社

在日本,為中國小生提供午餐屬于日本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全國各地都有專注于食品教育的組織。

日本為中國小生“給食”,也就是提供午餐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曆史。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日本給食的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9年山形縣鶴崗町的忠愛國小,學校的僧人發現窮苦人家的孩子中午都是餓着肚子上學,是以就挨家挨戶化緣米、菜等食材,為孩子們準備午餐。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從那之後,日本全國各個國小也陸續開始了為孩子提供午餐的服務。

最近,日本内閣政府宣傳部發表了一張關于從昭和到令和時代學校“給食”的照片,并配文“你印象最深的學校午餐是哪一個?”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沒想到這組照片卻一石激起千層浪,日本的家長們也紛紛開啟了吐槽模式。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照片中介紹了從明治、大正時代到令和年日本學校午餐的演變情況。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明治時期(1868年~1912年)學校的午餐大概是飯團、三文魚和小鹹菜。

大正時期(1912年~1926年)學校的午餐是五色飯和味增湯。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到了昭和初期~中期(1926年~1957年),也就是爺爺奶奶那一代,學校的午餐是高蛋白、低卡路裡的鲸魚肉、面包和脫脂奶粉。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從昭和中期~後期(1957年~1989年),爸爸媽媽那一代,學校午餐是種類豐富的面包、米飯、咖喱飯、意大利面、水果和蔬菜沙拉。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平成、令和年代(1989年~如今)學校的午餐變得尤其豐富。還添加了國際化的色彩。除了日本的本土料理外、中國的春卷和其他國家的食材也會加入其中。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光看照片真的異常豐富,有肉有菜、有沙拉、有湯、有水果、有牛奶。

而恰恰就是平成、令和年代的校園午餐讓很多日本家長們都吐槽不已,表示和自己孩子所吃到的東西并不相符。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有人po出自己孩子學校的午餐照片,并配文,“這就是我孩子學校午餐的樣子。配菜選擇太少。”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圖中隻有一碗白米飯,一個炸物和一碗蔬菜湯。和内閣政府po出來的有6種食材的午飯相比,不僅種類少,顔色搭配上也遜色不少。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緊接着,有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po照片。有人發了一張一碗白米飯、一小塊魚、一碗蔬菜湯和一盒牛奶的照片,寫道,“上周的午餐隻有這些”。并配了一個哭泣的表情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還有一個國小4年級的媽媽發出來的午餐。裡面有一碗白米飯、一小個燒賣,3塊小得可憐的炸雞塊、一碗湯和一瓶牛奶。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這位媽媽說,孩子放學回家後她和他閑聊,并問娃,“今天的午餐的炸雞塊怎麼樣?”

孩子回答:“就隻有3個很小的雞塊和一個燒賣。我都不夠吃,菜品太少了。”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在采訪中,這位媽媽繼續說,真的很可悲,因為學校裡不能加飯。目前的量完全不夠,放學回家,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東西吃,因為肚子太餓了。

而且國小四年級的孩子正處于成長過程中。食物對增強體質也很重要。是以她真的為孩子在學校的午餐發愁。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也就是說,實際日本孩子午餐所面臨的現實和政府所宣揚的 "一湯三菜 "等飲食教育實在是相差甚遠。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注冊營養師金子說,日本各縣市根據文部科學省的《學校午餐攝入量标準》編制菜單,目标是達到每日營養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10~11歲學生每人的學校午餐攝入标準為 780 千卡。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不過,金子也承認内閣政府po的照片中,“午餐的品種太多,與現實不符”。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就連專門負責學校給食和食品教育的記者吉田達也也忍不住跳出來說,“這也太豐富了,根本與這個時代不符”。

這一波接連的打臉讓内閣政府老臉都挂不住了。

專家們也趕緊出來和稀泥、打圓場說,“這主要還是存在着地域差異問題。”言下之意就是政府沒騙人,吃的差的隻是你們運氣不好,沒在對的地方罷了。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不過再看看日本各地的街頭采訪就會發現,從大阪到函館,父母們對于學校的給食都有很大的意見。

大阪市民說,“學校配菜太少了。我的孩子是那種不愛吃飯的類型。就算這樣,連他都不夠吃。有時加飯很少有時甚至都不能加飯。”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名古屋的市民說,“可以在學校午餐中增加一種食物嗎?我很願意增加學校午餐的費用,至少這樣成長中的孩子們就能獲得所需的營養!”

函館的市民說,“與其說是味道問題,不如說是分量根本不夠。即使配菜是定好的,難道白米飯就不能再多加一些嗎?”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網上日本網民對此也怨聲載道。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炸鲸魚塊,我真的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我們這個地區仍然保持着高品質的午餐,但與30年前相比,學校午餐越來越冷清了。我還是會和家人一起興奮地談論以前學校午餐的裙帶菜飯有多好吃,或者甜點和牛奶調味料。這個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家庭,有些孩子對學校午餐充滿期待。我希望孩子們吃得好,健康成長,這不正是納稅的目的嗎?我希望在解決午餐品質問題上就像通過增加議員報酬那樣迅速和效率。作為納稅人,我感到悲哀的是,如果弱勢兒童開始吃不上飯,這個國家終将走向滅亡。我們知道食品價格上漲,是以我希望市政府能盡快做出改善,而不是僅僅延續去年的預算。

日本國小校餐跌下“神壇”?家長吐槽:與宣傳不符,孩子吃不飽!

20 多年前我還在上國小,關于午餐内容是以我真的記不太清了。首先,可能是各市之間存在差異,是以提供的照片與政府公布的相差無幾的地區并不在少數。我想這些地區的家長也不會大聲疾呼。如果這次發聲的家長所在地區的學校午餐存在困難,那麼是哪個地區或哪個市呢?為什麼會這樣?這篇文章并沒有說清楚。除此以外,還有聲音說回家後肚子餓,學校午餐不夠,但我上國小時,都是用學校午餐填飽肚子的,我完全不記得放學回家後肚子餓過。如果隻是因為吃了少量的學校午餐而感到饑餓,以至于影響了下午放學後的課程,那才是不正常的,但我想我小時候一般都是帶着 "媽媽,我餓了 "的感覺回家的。一邊不希望夥食費漲價,一邊午餐的量應該也很難增加。

曾經在一部日本食育影片中,某位校長說過,“45分鐘的午餐時間同時也是學習時間,和孩子們的數學課和閱讀課沒有什麼不同。”既然官方都認為吃飯就是教育,那最基本的是,得先讓孩子們能吃飽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