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作者:暄美麗讀曆史

1930年8月,在盲目錯誤的指揮下,紅軍第二次“以卵擊石”,到處調兵遣将,對敵人重兵防守的長沙,展開了進攻。

于是,一場敵我雙方膠着的大戰,就此拉開了序幕。為了抵擋紅軍的進攻,敵人不惜在長沙城集結了31個團的兵力,配合銅牆鐵壁一般的工事,蜷縮在城内以逸待勞。

盡管紅軍英勇作戰,但面對裝備懸殊,兵力幾倍于我軍不止的困境,圍攻長沙半月,難以攻克。

而此時,敵人的援兵還在源源不斷地趕來,毛澤東眼見形勢不利,當機立斷,停止攻擊,撤兵轉為攻打吉安。

二打長沙,紅軍損失慘重,原紅二十軍軍長胡少海犧牲,年輕英勇的伍中豪出任二十軍軍長。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1930年10月,伍中豪奉命從吉水出發,帶着身邊僅有的一個排,前往橫江渡調集贛西南各縣獨立團,準備向福建漳州挺進。

本來,這樣的任務,相對伍中豪來說,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早已不是一次兩次了,還從來沒有過什麼閃失。

也許是天妒英才。伍中豪,這位在軍事上頗有造詣的統帥,在率部途經安福縣城時,突然遭到安福靖衛團的襲擊,一排的戰士全部犧牲,最終彈盡糧絕,慘遭靖衛團團長羅漢苟殺害。

當天夜裡,噩耗傳到紅二十軍,二十軍6000多名戰士失聲痛哭,啜泣和怒吼從未間斷,一直持續到了天亮。

毛澤東在得知“第一愛将”伍中豪犧牲的消息時,半晌沒有說話,他将自己關在屋子裡,一連好幾天,水米未進。

那麼,伍中豪是誰?為什麼他的犧牲,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一切還得從開始說起。

一、

伍中豪,出生于衡陽市耒陽市耒陽社群伍家村,1905年3月14日生人。對于這位紅軍進階指揮人員的出生年月,史學界說法很難統一,後來,耒陽市委黨史辦通過考證得出結論,伍中豪的出生日期應為1903年2月23日。

1922年秋天,伍中豪青年有為,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的文學院。在各路新思潮交織的民國最高學府裡,伍中豪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引路人—李大钊。

在老師極富正義的感染下,伍中豪決心投身革命,第二年,光榮地加入了在當時看來,微不足道的中國共産黨。

國共第一次合作後,伍中豪成為了黃埔軍校四期的學員,在這裡,他第一次遇到了日後的共和國元帥—林彪。不過,盡管兩人同處一所軍校,雙方之間卻知之甚少,這是因為,他們二人所在的編隊不同。

伍中豪所在的步兵科一團八連與林彪所在的步兵科二團三連,在我們看來,二者并無什麼明顯的差距。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伍中豪

但實際上,步兵科二團卻是預備軍官團,林彪能夠身在其中,可見他的軍事才能,非同一般。

而步兵科一團的學員,相對步兵科二團,身份更是驚人,原因是他們的成績更加突出,是以,步兵科一團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正式軍官團。

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東召開,毛澤東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代理部長兼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所長,主要負責,為北伐事業培養幹部人才。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的身影,出現在了講習所,他是前來考核幹部們的軍事才能的。英雄相惜,毛澤東很快和這個年輕的軍官,産生了不一般的情感。

伍中豪看似年輕,卻對革命有着不同的見解,這一點,與毛澤東的看法一緻,二人越談越多,有點兒相見恨晚的味道。

後來,伍中豪幹脆将鋪蓋搬到了毛澤東的房間裡。沒有地方睡覺,伍中豪就從外邊找來兩個長凳和幾塊木闆,搭建成一個簡陋的床,準備随時和毛澤東交流。

一段時間裡,二人同吃同住,無話不談,伍中豪成為了毛澤東最早的知己。

毛澤東分析問題到位、冷靜,讓伍中豪在心裡由衷地産生了佩服。隻要是伍中豪不是太忙,遇到毛澤東在上課時,他總會帶上紙筆,像學生一樣,靜靜地聽講。

在毛澤東的眼裡,伍中豪雖然上過軍校,但卻是一個不拘泥于常法,懂得融會貫通的文武全才。閑暇之餘,毛澤東也會當面向他請教一些軍事方面的問題。

1926年,伍中豪以連長的軍職,跟随盧德銘的警衛團,參加了北伐戰争。盧德銘,秋收起義的總指揮,麾下産生了不少的開國名将,諸如大将譚政、上将張宗遜和陳士榘等。

而伍中豪所在的警衛團,後來成為了秋收起義的部隊主力,在井岡山朱、毛會師之前,是毛澤東唯一能夠掌握的精銳。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1927年8月1日,标志着我黨獨立上司的武裝鬥争南昌起義爆發,在周恩來等人的上司下,林彪擔任連長緊随其後,不斷同敵人戰鬥着。

同年9月9日,在南昌起義失敗一個多月後,毛澤東果斷決定再次掀起革命熱潮,秋收起義爆發。

9月19日,前敵委員會決定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鬥争,發展革命力量,秋收起義宣告失敗。

10月27日,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辟了我黨曆史上的第一個農村根據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領南昌起義殘留下來的精銳,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勝利會師,部隊統一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南昌起義剩餘的部隊被編為28團,林彪擔任一營長;而秋收起義的餘部被編為31團,伍中豪擔任三營長。

在井岡山上,毛澤東第一次見到了身材瘦弱,沉默寡言的林彪。

二、

相對林彪,毛澤東更喜愛伍中豪多一點。

這是因為,伍中豪曾經在革命最為嚴峻的時刻,支援了毛澤東的正确主張。秋收起義遭受嚴重的挫敗後,一些人仍然堅持攻打長沙,對于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産生了激烈的反對。

三灣改編後,起義部隊出現了更為嚴重的現象,士氣萎靡,軍心渙散,眼見隊伍就要一哄而散了。關鍵時刻,伍中豪目光堅毅地站了出來。士兵們見狀,紛紛跟了過來,才算是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種。

林彪一向沉默少言,但要說到軍事卻經常能滔滔不絕,來到井岡山四個多月以後,他一語驚人:“兵力占據劣勢的紅軍,應該集中起來,以多打少消滅敵人,然後分散開來,發動工農群衆。”顯然,這一想法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

自此,林彪逐漸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1928年8月25日,紅四軍的參謀長、28團的團長王爾琢,在追回29團部分叛逃的隊伍的過程中,被叛徒袁崇全開槍射殺。

王爾琢的犧牲,直接導緻28團群龍無首,朱德痛定思痛後,決定由年僅21歲的一營長林彪擔任團長,是以,林彪先于伍中豪一步,成為了主力團的團長。

1928年年底,31團團長朱雲卿升任紅四軍副參謀長,團長職務也由伍中豪接任。同期學員,同年成為主力團長,這在井岡山上,成為了一段佳話。

伍中豪指揮作戰,剛猛淩厲又奇計百出,而林彪指揮作戰,進退有度,謀劃長遠。兩人究竟誰更出色一點,一時難有定論。我們隻能通過他們戰友的評價,來窺知一二了。

在蕭克上将的印象中,林彪帶兵打仗相對伍中豪,略遜一籌。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蕭克上将

蕭克回憶說:“伍中豪麾下的31團,可攻可守,而林彪的28團,英勇善戰,但是防守時有時穩不住。在防守這一方面,31團比28團要強!”

從蕭克上将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伍中豪的31團攻防兼備,能打能守,可見他的軍事能力是何等的厲害。

在共和國十大元帥的排名中,林彪位居第三,僅次于朱德、彭德懷,倘若伍中豪沒有英年早逝,憑借他的軍事才能,恐怕就真如聶榮臻元帥在多年後的感慨了:“如果伍中豪同志沒有犧牲,十大元帥可能就要換座次了。毛主席也許就不會那樣提拔林彪,甚至把他當作接班人培養了。”

三、

也許有人會對此進一步産生懷疑,伍中豪果然勝林彪一籌嗎?我們接着往下走。

1929年初,井岡山的外圍,敵人近18個團3萬多人,大兵壓境,雖然說,這個時候,紅軍力量有所提升,但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明顯處于極端劣勢。正如朱德所說:“我們紅四軍和紅五軍,一共不過六千多人,敵人是我們的五倍,大家覺得要怎麼打?”

在會議上,多數人贊成遊擊殲滅敵人,王佐等一些軍事主官一語道出精髓:“我們不要怕他們,他們雖然人多,可是我們有根據地。敵人進了井岡山,就無用武之地,我們在高山密林裡和他們轉圈圈,捉迷藏,繞暈了再逐個消滅!”

就在此時,伍中豪以他獨特的軍事眼光,在紅軍生死攸關之際,先于林彪提出了反對的意見:“打遊擊的确是我們所擅長的,可是現在是冬天,大雪封山了。敵人不太可能主動攻進來,很可能是在外面圍困我們。如果圍而不戰,我們的物資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打出去,避免受困。”

如伍中豪所說,打出去,那麼,究竟該打哪裡?

林彪的想法是,向江西東部出擊,也好趁勢擴充根據地。但伍中豪堅持向南,他指出:

“贛南地區,山多人多,利于我們與敵周旋,而且物産豐富,容易就地補給。我們的地下組織已經紮根多年了,群衆基礎更好,部隊行動極有利,向贛南突圍才是上策!”

後來證明,挺進贛南無疑是正确的,贛南一帶,山高林密,遠離敵人,再加上群衆基礎深厚,非常利于紅軍的發展。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毛澤東和朱德經過再三考慮,最終采用了伍中豪的建議。

1930年春,紅軍順利跳出敵人的包圍圈,成功進入贛南,在贛州樓梯嶺會議上,毛澤東十分欣喜地說:“紅軍能有今日,伍中豪要記頭功!是他力主我們到贛南來的!”

随後,紅軍在贛南迅速壯大,并開拓了更為廣闊的中央蘇區。

為了進一步穩定根據地,1930年5月18日,伍中豪率領紅軍第三縱隊直入閩西,三戰龍岩,全殲陳國輝旅2000多人,奠定了我軍在閩西建立根據地的基礎。

6月中旬,第三縱隊擴編為紅一軍團第十二軍,伍中豪任軍長,并擔任新成立的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而此時的林彪也已是紅四軍的軍長,同樣被選為了中央軍委委員。

那一年,伍中豪27歲,林彪23歲。

拿下龍岩後,伍中豪更忙了,他一頭紮進了繁忙的軍務和地方瑣事上。十多天後,伍中豪得了一場重感冒,患上了肺炎。

毛澤東在得知愛将生病住院的消息後,十分着急,立馬趕到了醫院,他完全不顧肺炎會傳染的事實,抛開醫生的勸阻,前來探視伍中豪。

在伍中豪住院的那段時間裡,毛澤東幾乎每天都要去一趟醫院,去了就守在伍中豪的床邊,一會兒摸摸他的額頭,一會兒看看他的體溫。很多時候,伍中豪要水喝,毛澤東就親自給他打熱水。

在當時,翻遍紅軍上下,能得到毛澤東如此重視的将領,恐怕除了伍中豪,再無第二人了。

四、

然而,好景不長,一些人感覺紅軍已經足夠強大了,開始繼續做起了“城市”夢,1930年8月,上級強令毛澤東和朱德,帶着紅一軍團攻打長沙。

部隊出發前,毛澤東特意去了醫院與伍中豪道别,伍中豪對毛澤東無奈地說:“取長沙,攻武漢,飲馬長江的訓示不對,以長途跋涉之孤軍攻打大城市不妥,望多保重!”

如伍中豪所料,紅軍久戰長沙不下不說,還差點兒遭到腹背受敵的滅頂之災,面對一串串心頭滴血的傷亡數字,朱德和毛澤東痛心疾首。

紅二十軍軍長犧牲後,伍中豪病體還未痊愈,就從病床上被拉了下來,臨危受命出任二十軍軍長。

8月底,伍中豪接到毛澤東的緊急軍情,要求他火速帶領部隊增援長沙。伍中豪接到信件後,立即着手整頓一部分兵力和五千多人的農民赤衛軍,直奔長沙而去。

但就在這時,攻打長沙已經宣告失敗,毛澤東等人帶着元氣大傷的紅軍,回到了根據地。

毛澤東和伍中豪相見時,雙雙淚如雨下,不過,他們不是在慶幸戰友間平安無事的相逢,而是替那些犧牲在錯誤指揮下的戰友們難過。

毛澤東捶胸頓足地說:“豪子,取長沙,攻武漢,這個決定真不對呀!”

伍中豪看了毛澤東一眼後,緩了一口氣道:“是呀,我們隻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地區發展才是上上策。”

二戰長沙後,紅軍再次遭受重創,不得不另辟蹊徑,繼續南進,向更深遠的山區,謀求發展。

同年10月,伍中豪帶領一個排,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幸犧牲。消息傳回軍中後,6000多名紅軍戰士,哭吼聲絡繹不絕,毛澤東摧心剖肝,咬着一條毛巾,茶飯不思,将自己關在房間裡一連數日,沒有人知道,他哭了多久。

才能超過林彪,遇害後主席絕食,6000紅軍哭吼持續到天亮,他是誰

性如烈火的彭德懷,得知老戰友死于羅漢苟之手後,當即調集部隊,快刀斬亂麻,殲滅了這個頑固團夥。盡管羅漢苟被我軍的氣勢吓倒,曾經舉手投降,但罪大惡極的他,又怎麼會輕易,逃脫殘害我軍進階将領的罪行呢?

羅漢苟被抓獲後,彭德懷堅持要親自監斬,而紅12軍政委譚震林瞋目裂眦,聲稱一定要親手操刀,将羅漢苟砍翻在地,用他的腦袋來告慰老戰友的在天之靈。

後來,在一萬多名紅軍的見證下,随着一道寒光閃過,羅漢苟的腦袋滾出了一丈多遠。

而後,新任紅20軍軍長曾炳春,雙手捧起一抔粘有羅漢苟污血的泥土,灑在了伍中豪的墓中。

“男兒沙場百戰死,壯士馬革裹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處處是青山。”

這首詩作于1929年5月,是伍中豪将軍生前的铮铮誓言,更是将軍壯烈一生的真實寫照。

對于中國革命來說,伍中豪将軍的貢獻是巨大的,雖然他沒有看到最後的勝利,榮獲一個元帥的頭銜,但這一切已經都不重要了。

因為,他已經活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早已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不死”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