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作者:暄美丽读历史

1930年8月,在盲目错误的指挥下,红军第二次“以卵击石”,到处调兵遣将,对敌人重兵防守的长沙,展开了进攻。

于是,一场敌我双方胶着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为了抵挡红军的进攻,敌人不惜在长沙城集结了31个团的兵力,配合铜墙铁壁一般的工事,蜷缩在城内以逸待劳。

尽管红军英勇作战,但面对装备悬殊,兵力几倍于我军不止的困境,围攻长沙半月,难以攻克。

而此时,敌人的援兵还在源源不断地赶来,毛泽东眼见形势不利,当机立断,停止攻击,撤兵转为攻打吉安。

二打长沙,红军损失惨重,原红二十军军长胡少海牺牲,年轻英勇的伍中豪出任二十军军长。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1930年10月,伍中豪奉命从吉水出发,带着身边仅有的一个排,前往横江渡调集赣西南各县独立团,准备向福建漳州挺进。

本来,这样的任务,相对伍中豪来说,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还从来没有过什么闪失。

也许是天妒英才。伍中豪,这位在军事上颇有造诣的统帅,在率部途经安福县城时,突然遭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一排的战士全部牺牲,最终弹尽粮绝,惨遭靖卫团团长罗汉苟杀害。

当天夜里,噩耗传到红二十军,二十军6000多名战士失声痛哭,啜泣和怒吼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到了天亮。

毛泽东在得知“第一爱将”伍中豪牺牲的消息时,半晌没有说话,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一连好几天,水米未进。

那么,伍中豪是谁?为什么他的牺牲,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一切还得从开始说起。

一、

伍中豪,出生于衡阳市耒阳市耒阳社区伍家村,1905年3月14日生人。对于这位红军高级指挥人员的出生年月,史学界说法很难统一,后来,耒阳市委党史办通过考证得出结论,伍中豪的出生日期应为1903年2月23日。

1922年秋天,伍中豪青年有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的文学院。在各路新思潮交织的民国最高学府里,伍中豪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引路人—李大钊。

在老师极富正义的感染下,伍中豪决心投身革命,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中国共产党。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伍中豪成为了黄埔军校四期的学员,在这里,他第一次遇到了日后的共和国元帅—林彪。不过,尽管两人同处一所军校,双方之间却知之甚少,这是因为,他们二人所在的编队不同。

伍中豪所在的步兵科一团八连与林彪所在的步兵科二团三连,在我们看来,二者并无什么明显的差距。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伍中豪

但实际上,步兵科二团却是预备军官团,林彪能够身在其中,可见他的军事才能,非同一般。

而步兵科一团的学员,相对步兵科二团,身份更是惊人,原因是他们的成绩更加突出,所以,步兵科一团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式军官团。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毛泽东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兼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主要负责,为北伐事业培养干部人才。

没过多久,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了讲习所,他是前来考核干部们的军事才能的。英雄相惜,毛泽东很快和这个年轻的军官,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感。

伍中豪看似年轻,却对革命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一点,与毛泽东的看法一致,二人越谈越多,有点儿相见恨晚的味道。

后来,伍中豪干脆将铺盖搬到了毛泽东的房间里。没有地方睡觉,伍中豪就从外边找来两个长凳和几块木板,搭建成一个简陋的床,准备随时和毛泽东交流。

一段时间里,二人同吃同住,无话不谈,伍中豪成为了毛泽东最早的知己。

毛泽东分析问题到位、冷静,让伍中豪在心里由衷地产生了佩服。只要是伍中豪不是太忙,遇到毛泽东在上课时,他总会带上纸笔,像学生一样,静静地听讲。

在毛泽东的眼里,伍中豪虽然上过军校,但却是一个不拘泥于常法,懂得融会贯通的文武全才。闲暇之余,毛泽东也会当面向他请教一些军事方面的问题。

1926年,伍中豪以连长的军职,跟随卢德铭的警卫团,参加了北伐战争。卢德铭,秋收起义的总指挥,麾下产生了不少的开国名将,诸如大将谭政、上将张宗逊和陈士榘等。

而伍中豪所在的警卫团,后来成为了秋收起义的部队主力,在井冈山朱、毛会师之前,是毛泽东唯一能够掌握的精锐。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1927年8月1日,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爆发,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林彪担任连长紧随其后,不断同敌人战斗着。

同年9月9日,在南昌起义失败一个多月后,毛泽东果断决定再次掀起革命热潮,秋收起义爆发。

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秋收起义宣告失败。

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残留下来的精锐,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部队统一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剩余的部队被编为28团,林彪担任一营长;而秋收起义的余部被编为31团,伍中豪担任三营长。

在井冈山上,毛泽东第一次见到了身材瘦弱,沉默寡言的林彪。

二、

相对林彪,毛泽东更喜爱伍中豪多一点。

这是因为,伍中豪曾经在革命最为严峻的时刻,支持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秋收起义遭受严重的挫败后,一些人仍然坚持攻打长沙,对于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产生了激烈的反对。

三湾改编后,起义部队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现象,士气萎靡,军心涣散,眼见队伍就要一哄而散了。关键时刻,伍中豪目光坚毅地站了出来。士兵们见状,纷纷跟了过来,才算是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

林彪一向沉默少言,但要说到军事却经常能滔滔不绝,来到井冈山四个多月以后,他一语惊人:“兵力占据劣势的红军,应该集中起来,以多打少消灭敌人,然后分散开来,发动工农群众。”显然,这一想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

自此,林彪逐渐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1928年8月25日,红四军的参谋长、28团的团长王尔琢,在追回29团部分叛逃的队伍的过程中,被叛徒袁崇全开枪射杀。

王尔琢的牺牲,直接导致28团群龙无首,朱德痛定思痛后,决定由年仅21岁的一营长林彪担任团长,因此,林彪先于伍中豪一步,成为了主力团的团长。

1928年年底,31团团长朱云卿升任红四军副参谋长,团长职务也由伍中豪接任。同期学员,同年成为主力团长,这在井冈山上,成为了一段佳话。

伍中豪指挥作战,刚猛凌厉又奇计百出,而林彪指挥作战,进退有度,谋划长远。两人究竟谁更出色一点,一时难有定论。我们只能通过他们战友的评价,来窥知一二了。

在萧克上将的印象中,林彪带兵打仗相对伍中豪,略逊一筹。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萧克上将

萧克回忆说:“伍中豪麾下的31团,可攻可守,而林彪的28团,英勇善战,但是防守时有时稳不住。在防守这一方面,31团比28团要强!”

从萧克上将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伍中豪的31团攻防兼备,能打能守,可见他的军事能力是何等的厉害。

在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排名中,林彪位居第三,仅次于朱德、彭德怀,倘若伍中豪没有英年早逝,凭借他的军事才能,恐怕就真如聂荣臻元帅在多年后的感慨了:“如果伍中豪同志没有牺牲,十大元帅可能就要换座次了。毛主席也许就不会那样提拔林彪,甚至把他当作接班人培养了。”

三、

也许有人会对此进一步产生怀疑,伍中豪果然胜林彪一筹吗?我们接着往下走。

1929年初,井冈山的外围,敌人近18个团3万多人,大兵压境,虽然说,这个时候,红军力量有所提升,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明显处于极端劣势。正如朱德所说:“我们红四军和红五军,一共不过六千多人,敌人是我们的五倍,大家觉得要怎么打?”

在会议上,多数人赞成游击歼灭敌人,王佐等一些军事主官一语道出精髓:“我们不要怕他们,他们虽然人多,可是我们有根据地。敌人进了井冈山,就无用武之地,我们在高山密林里和他们转圈圈,捉迷藏,绕晕了再逐个消灭!”

就在此时,伍中豪以他独特的军事眼光,在红军生死攸关之际,先于林彪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打游击的确是我们所擅长的,可是现在是冬天,大雪封山了。敌人不太可能主动攻进来,很可能是在外面围困我们。如果围而不战,我们的物资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打出去,避免受困。”

如伍中豪所说,打出去,那么,究竟该打哪里?

林彪的想法是,向江西东部出击,也好趁势扩展根据地。但伍中豪坚持向南,他指出:

“赣南地区,山多人多,利于我们与敌周旋,而且物产丰富,容易就地补给。我们的地下组织已经扎根多年了,群众基础更好,部队行动极有利,向赣南突围才是上策!”

后来证明,挺进赣南无疑是正确的,赣南一带,山高林密,远离敌人,再加上群众基础深厚,非常利于红军的发展。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毛泽东和朱德经过再三考虑,最终采用了伍中豪的建议。

1930年春,红军顺利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成功进入赣南,在赣州楼梯岭会议上,毛泽东十分欣喜地说:“红军能有今日,伍中豪要记头功!是他力主我们到赣南来的!”

随后,红军在赣南迅速壮大,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中央苏区。

为了进一步稳定根据地,1930年5月18日,伍中豪率领红军第三纵队直入闽西,三战龙岩,全歼陈国辉旅2000多人,奠定了我军在闽西建立根据地的基础。

6月中旬,第三纵队扩编为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伍中豪任军长,并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而此时的林彪也已是红四军的军长,同样被选为了中央军委委员。

那一年,伍中豪27岁,林彪23岁。

拿下龙岩后,伍中豪更忙了,他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军务和地方琐事上。十多天后,伍中豪得了一场重感冒,患上了肺炎。

毛泽东在得知爱将生病住院的消息后,十分着急,立马赶到了医院,他完全不顾肺炎会传染的事实,抛开医生的劝阻,前来探视伍中豪。

在伍中豪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医院,去了就守在伍中豪的床边,一会儿摸摸他的额头,一会儿看看他的体温。很多时候,伍中豪要水喝,毛泽东就亲自给他打热水。

在当时,翻遍红军上下,能得到毛泽东如此重视的将领,恐怕除了伍中豪,再无第二人了。

四、

然而,好景不长,一些人感觉红军已经足够强大了,开始继续做起了“城市”梦,1930年8月,上级强令毛泽东和朱德,带着红一军团攻打长沙。

部队出发前,毛泽东特意去了医院与伍中豪道别,伍中豪对毛泽东无奈地说:“取长沙,攻武汉,饮马长江的指示不对,以长途跋涉之孤军攻打大城市不妥,望多保重!”

如伍中豪所料,红军久战长沙不下不说,还差点儿遭到腹背受敌的灭顶之灾,面对一串串心头滴血的伤亡数字,朱德和毛泽东痛心疾首。

红二十军军长牺牲后,伍中豪病体还未痊愈,就从病床上被拉了下来,临危受命出任二十军军长。

8月底,伍中豪接到毛泽东的紧急军情,要求他火速带领部队增援长沙。伍中豪接到信件后,立即着手整顿一部分兵力和五千多人的农民赤卫军,直奔长沙而去。

但就在这时,攻打长沙已经宣告失败,毛泽东等人带着元气大伤的红军,回到了根据地。

毛泽东和伍中豪相见时,双双泪如雨下,不过,他们不是在庆幸战友间平安无事的相逢,而是替那些牺牲在错误指挥下的战友们难过。

毛泽东捶胸顿足地说:“豪子,取长沙,攻武汉,这个决定真不对呀!”

伍中豪看了毛泽东一眼后,缓了一口气道:“是呀,我们只有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区发展才是上上策。”

二战长沙后,红军再次遭受重创,不得不另辟蹊径,继续南进,向更深远的山区,谋求发展。

同年10月,伍中豪带领一个排,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牺牲。消息传回军中后,6000多名红军战士,哭吼声络绎不绝,毛泽东摧心剖肝,咬着一条毛巾,茶饭不思,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连数日,没有人知道,他哭了多久。

才能超过林彪,遇害后主席绝食,6000红军哭吼持续到天亮,他是谁

性如烈火的彭德怀,得知老战友死于罗汉苟之手后,当即调集部队,快刀斩乱麻,歼灭了这个顽固团伙。尽管罗汉苟被我军的气势吓倒,曾经举手投降,但罪大恶极的他,又怎么会轻易,逃脱残害我军高级将领的罪行呢?

罗汉苟被抓获后,彭德怀坚持要亲自监斩,而红12军政委谭震林瞋目裂眦,声称一定要亲手操刀,将罗汉苟砍翻在地,用他的脑袋来告慰老战友的在天之灵。

后来,在一万多名红军的见证下,随着一道寒光闪过,罗汉苟的脑袋滚出了一丈多远。

而后,新任红20军军长曾炳春,双手捧起一抔粘有罗汉苟污血的泥土,洒在了伍中豪的墓中。

“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这首诗作于1929年5月,是伍中豪将军生前的铮铮誓言,更是将军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

对于中国革命来说,伍中豪将军的贡献是巨大的,虽然他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荣获一个元帅的头衔,但这一切已经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已经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早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不死”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