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稅飙升、電池回收,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巨浪”

作者:毒舌财經

每一個偉大的東西的誕生注定都是不平凡的,對中國電動汽車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幾年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很猛,但也讓人很眼紅,為了遏制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發展,有些國家甚至不惜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違反世貿組織的手段來加以限制,歐美現在已經三管齊下。

美國将大幅提升中國電動汽車關稅。

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5月14日開始,拜登政府将宣布對中國新能源等關鍵産品征收目前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的關稅。

經此調整之後,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将從目前的27.5%躍升至102.5%。

關稅飙升、電池回收,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巨浪”

除了美國政府之外,歐盟也早早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啟反補貼調查。

在2023年9月份,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時首次披露,歐盟委員會将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到2023年10月份,在馮德萊恩的親自授權下,歐盟正式啟動對中國産電動汽車企業的反補貼調查。

然而讓歐盟感到失望的是,在他們調查的過程當中,他們并沒有擷取任何實質性的證據表明中國電動汽車存在補貼。

對此歐盟就惱羞成怒,認為中國企業不配合,并對中國三家企業發出了警告。

歐盟委員會已警告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3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稱它們沒有為其反補貼調查提供足夠的資訊。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在歐盟前往中國調查的過程當中,不論是比亞迪上汽集團還是吉利集團,大家都非常配合他們。

根據上汽集團的回應,上汽集團已經按照WTO和EU規則,提供了所有與反補貼調查相關的必要資訊。

為什麼歐盟的調查組還說這些企業不配合呢?原來是他們想要擷取這些企業一些核心商業機密,比如電池配方。

這完全是就無稽之談了,補貼跟技術有什麼關系呢?類似電子配方,這是企業的核心商業機密,要是随便透露給歐盟,那豈不是會損害企業的核心利益?換做中國去調查歐盟車企,他們會提供這種核心的機密嗎?肯定不會。

關稅飙升、電池回收,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巨浪”

除了反補貼調查之外,歐盟還計劃推出一個殺手锏:中國生産的汽車電池必須運回中國。

電動汽車的電池問題一直引起全球的關注,對于環保要求非常高的歐盟來說,他們一直非常注重電池的污染防範問題。

在2023年6月份,歐洲議會通過了《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定隻有具備碳足迹聲明和标簽以及數字電池護照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充電工業電池才能進入歐盟市場,并按照“誰生産誰負責”的模式,自行解決電池回收問題。

到今年5月份,歐盟進一步提升标準,并從電池的設計、制造、應用、回收進行了更加細化的規定。

按照新規,電池制造商必須在産品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回收利用,確定電池易于拆卸、回收和再利用,同時電池制造商必須負責電池的回收處理。

另外要求電動車供應商必須在電車報廢之後連同電池制造商一起把報廢的電池運回生産國進行處理,不能留在歐盟。

關稅飙升、電池回收,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巨浪”

歐美短期内頻繁的出台這些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限制措施,對中國電動汽車來說可以說是招招緻命。

一方面是通過提高關稅等一些措施,将會導緻中國汽車出口到歐美的價格迅速上升。

按照美國關稅的标準,如果最終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達到100%以上,那中國電動汽車的成本一下就會迅速提升,到時在歐美市場的競争力就會下降。

另一方面通過設定各種門檻,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到歐美市場的成本會迅速增加。

比如電動汽車報廢之後要運回生産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量,既要負責拆卸,還要負責回收,還要運回本國進行處理,這會大大增加企業的後期成本。

如果這些措施全部落實到位,那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美的好日子将一去不複返。

由此可見,為了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發展,歐美真是煞費苦心,而他們之是以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保護他們在傳統燃油車上面的優勢。

一直以來全球的汽車産業主導權都掌握在歐美日韓等一些國家的手中,在傳統燃油車,他們擁有絕對的核心技術,而且擁有産量優勢,能夠将汽車出口到全球各地,汽車也成為拉動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産業。

然而最近幾年随着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迅速崛起,全球的汽車産業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方面是中國在電動汽車行業擁有絕對的優勢,從技術、核心零部件、智能化,再到産業鍊、人才儲備方面都處于全球前列,而且這種優勢正進一步擴大跟歐美的差距。

另一面在中國電動汽車帶動之下中國汽車出口迅猛增長,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更是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而且中國電動汽車憑借着優越的性能以及較好的成本效益深受歐美一些消費者的歡迎,有個别車型在很多國家都做到了銷冠。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勢頭,歐盟是很頭疼的,單靠汽車産業自身的力量已經無法應對,是以他們隻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來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關稅飙升、電池回收,反補貼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出海遭遇“巨浪”

歐美這些措施的出台最終會導緻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面對兩個艱難的抉擇。

第1個是減少對歐美的出口,畢竟在價格成本各方面上升之後,出口就沒有太大優勢了。

第二個是有可能倒逼中國汽車産業将核心産業鍊核心生産基地轉移到歐美當地,進而繼續鞏固他們在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

但不論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最終都是不可能達成的,相反這些非正常的限制手段隻會破壞全球的汽車産業,也不利于歐美自身汽車産業的發展。

畢竟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除了政策上的支援之外,技術創新和産業鍊優勢才是中國電動汽車真正的優勢所在,這種優勢也是依賴于中國特殊的環境而産生的。

正如一位北歐企業家在通路比亞迪時所說的那樣:“在歐洲很多人覺得比亞迪便宜是因為政府支援太多了,是以我們無法與之競争,但真正的原因是創新和技術,以及專注于讓電池變得更小更便宜”

如果歐美不正視中國汽車的真正優勢所在,而是吹毛求疵,這樣非但不會限制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隻會讓中國際的産業越來越強大。

比如針對歐盟電池回收的問題,我相信中國企業會下大力氣去打造電池回收産業鍊,并進一步加大對電池的研發力度,進而生産出更加安全更加環保的電池以應對各種限制。

從長期來說,這種限制未必見得是一種壞事,反而有可能成為推動中國電動汽車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動力。

就像當年歐美限制中國太陽能一樣,他們以為通過征收高昂的關稅,或者直接禁止進口就可以限制中國光伏太陽能的發展。

然而中國光伏太陽能卻持續創新,并打造起了完善的産業鍊,變得越來越強,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卻越來越高。

而中國很多産業之是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中國的企業完全是基于市場的競争去做的改變,決定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很多,政策的支援或許能夠短期幫助企業成長,但從長期來說,持續處于全球前列的技術創新以及優越的産業鍊才是中國電動汽車真正的競争力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