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作者:曆史時光鑒
  • 【前言】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首次訪華。這次被稱為“改變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拉近了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

期間,尼克松夫人毫不掩飾對大熊貓的興趣,她不但親自去動物園看大熊貓,還特意買了一大堆熊貓玩具,不時地與随行人員開心讨論。

話裡話外,都透露着對大熊貓的喜愛與期盼。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是了,大熊貓作為大陸國寶,憑借着憨态可掬的外貌“名揚四海”,再加上大熊貓在大陸發展對外友好關系當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是以尼克松夫婦對大熊貓感興趣,也在情理之中。

在尼克松夫婦多次明裡暗裡的試探下,睿智的周總理怎會不知其中深意,幾次都是笑而不語。

尼克松夫婦原本想着可能要失望而歸,但在臨行宴會上,周總理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回應。讓人不禁贊歎:周總理的外交手段,以及敏銳的頭腦,這世上又有幾人能與之媲美?

那麼,周總理究竟做出了怎樣的回應?尼克松夫婦如願以償了嗎?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 【尼克松夫人:試探地想要大熊貓】

熊貓作為大陸的國寶,自古以來便以“中國友好形象大使”的身份示人,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樣,就連古人也是難以抵抗。于是熊貓便成為一張絕佳的外交底牌,登上了曆史舞台。

早在武則天、唐玄宗統治時期,這些大熊貓便肩負着使命,被作為禮物遠渡重洋抵達他國,以示友好。這在日本《皇家年鑒》中就有所記載:685年,武則天臨朝稱制時期,曾贈送給日本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白熊皮”。

這裡的白熊,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大熊貓。

顯而易見,用熊貓作為外交禮物早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曆史總是需要傳承的,就連贈送大熊貓表示友好關系這件事,也被延續了下來。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更是采取了政治性贈送的方式,開展了“熊貓外交”。

誰都清楚,這種在中國國内都倍顯珍貴的正統國寶,哪裡會輕易贈送給一些沒有往來意向,甚至是一些敵對勢力的國家。這也就讓熊貓的去向,成了中國外交政策和傾斜方向的代名詞。

就拿50年代的中國來說,那時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根基尚且不穩,急需外援建設。而一向“友善”的蘇聯老大哥,再次伸出援手。

為了表示兩國之間締結的友好關系,大陸便向蘇聯境内送去了兩隻名為“平平”、“安安”的大熊貓。這種獨特的意味,相信世界各國都看了個明白。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贈送蘇聯的“平平”與“安安”

随着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在外交方面自然也是要開始加速破冰。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國際局勢,也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不僅是其他亞非國家和中國建立了友好外交關系,就連當時深陷在美蘇争霸泥潭中的美國,也産生了與大陸改善關系的想法。

這對于此前長期處于敵對狀态的兩國來說,是一個難逢的機遇。而兩國的上司人也迅速抓住了這一契機,憑借着遠見卓識和政治勇氣,做出了改善兩國關系的戰略抉擇,這對中美關系以及世界形勢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很快,1971年7月9日,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在北京與周總理舉行了會談。這次的秘密訪華行動,可以說是充分滿足了尼克松“探索重新同中國人接觸的可能性”,為今後尼克松的訪華做了鋪墊。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總理握手

當時中美兩國交往大門的敞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這對于兩國來說都是充滿了誘人的好處。美國能借助中國從越南脫身和抗衡蘇聯,中國又能在國際上減少一份危險提高一些地位,何樂而不為。

當然,尼克松在派遣基辛格訪華之後,還在等待一個成熟的時機,用名正言順的方式真正實作自己的想法。

1972年2月21日,機會來了。尼克松夫婦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首次訪華,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盡管當時在行程的安排上一改再改,但去北京動物園看熊貓這件事,卻雷打不動。

尼克松訪華之前所派遣的先遣隊,就曾數次探訪北京動物園,為的就是那裡的大熊貓,甚至還表達出想要帶走兩隻大熊貓的請求。

當這些對話以檔案形式發給周總理時,周總理并未明确答複。

而對于贈送大熊貓這件事,周總理心中的确在暗自醞釀。

其實那時候的西方,早就已經因大熊貓的憨态可掬而瘋狂,但又實在沒有商業媒介來向其他國家租借大熊貓,這也就讓想看一眼大熊貓的真容,變成一件十分困難的事。

而尼克松夫人這個大熊貓狂熱粉,更是如此。這也讓她在到訪的第二天,便再難以掩飾對大熊貓的喜愛,迫不及待地趕往了北京動物園。

在看到大熊貓的那一刻,尼克松夫人的兩隻眼睛就像是在放光,嘴裡也在不斷說着稱贊大熊貓的話,還拿着食物喂它們,拿出私人相機拍照,就連上街購物的時候也不忘給大熊貓買來一堆玩具。

從尼克松夫人的諸多行為還有暗示下,很多人都明白,她是有意而為之,想圓了50年代因種種原因沒能帶走大熊貓的夢。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這一切也落到周總理的眼中,他心中更是一清二楚,盡管表面笑而不答,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了主意。對于中美建交這種大事,英明決策的周總理怎能不懂外交上的這些門道,但無論是外交接待還是互換國禮都必須要恰到好處,現在隻是沒到合适的時機罷了。

時間來到幾天後,原以為大熊貓計劃就此擱淺的尼克松一行人,在臨行前參加了一場晚宴。

宴會上和樂而正式的氣氛,也讓周總理明白:時機到了。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 【周總理回應:送美國兩隻大熊貓】

時間退回到50年代。那時,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稀有鳥類飼養場和美國芝加哥動物園,就已經先後緻信北京動物園,希望能以貨币或者是動物交換的方式,交換大陸的一對大熊貓。

但當時北京動物園中,隻有3隻雌性熊貓,而其中的2隻又已經預定送給蘇聯,剩下的那隻也因為當時中美之間的冷戰關系,沒能抵達美國。

這場交換計劃的流産,也讓尼克松夫婦耿耿于懷。此次訪華,尼克松夫婦自然是希望能實作曾經破産的夙願,明裡暗裡都是表達着想帶走大熊貓的意思。

一向深謀遠略的周總理豈能不知,他早就已經悄悄開始準備起了赴美大熊貓的甄選工作。

既然是代表中國的外交形象大使,自然是要百裡挑一。在經過一陣緊鑼密鼓的選拔之後,在北京動物園中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兩隻雌性大熊貓——“玲玲”和“興興”,脫穎而出。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玲玲”和“興興”

這兩隻熊貓是嚴格按照“年齡3歲左右、身體健康、體型适中、外觀漂亮”這4個基本标準,進行層層篩選而出的優質大熊貓。

确定身份之後,這兩隻大熊貓更是受到了非一般的對待,吃的都是當時在的中國,普通人都很難喝得上的牛奶、雞蛋和維生素。為的就是能夠維持飽滿的精神,向美國乃至是世界展現中國的風姿。

當然了,這份籌備已久的國禮,自然是不能随随便便拿出來的。

在尼克松夫婦的告别宴會上,周總理提前讓人在餐桌上備好了印有熊貓圖案的香煙。宴會上,尼克松夫人看到這一布置的時候,果然十分感興趣,将香煙盒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把玩。

周總理看到這一細節後,指着那包“熊貓牌”香煙,笑着對尼克松夫人說道:“我們要送你們兩樣東西。”

尼克松夫人以為周總理是要将這香煙送給她,便連聲拒絕,聲稱自己并不會抽煙。誰知道這時候周總理卻含笑說道:“不是煙,我說的是大熊貓,我們要送你們兩隻大熊貓。”

聽到這番話的尼克松夫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忙拿起一包香煙對着尼克松驚喜地喊着:“理查德,你聽到了嗎,周恩來總理說要送我們兩隻大熊貓,是真的大熊貓!”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告别宴上的周總理與尼克松夫婦

其實,就在周總理宣布将這兩隻熊貓贈送給美國的時候,不僅讓包括尼克松夫婦在内的美國客人終身難忘,就連之後的美國群眾,也被這可愛的熊貓所征服了。

在周總理高超的外交技術中,經過千挑萬選的“玲玲”和“興興”,便正式成為了中美兩國外交的大使,在尼克松夫婦回國兩個月之後,也遠渡重洋,順利入住華盛頓動物園。

這一消息的釋出,讓美國群眾也是群情激奮,一緻認為:歡迎這兩個小家夥的事情,可比中美建交重要多了。這樣一來,哪怕是當天下着雨,也有超過8000群眾冒雨迎接它們的到來。

動物園熊貓館的揭幕儀式,尼克松夫人也親自出席了。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尼克松夫人出席動物園熊貓館揭幕儀式

甚至公開展示的第一天,還有2萬個人排隊參觀,造成了嚴重的交通堵塞。

可見當時的美國群眾對于這兩隻熊貓的狂熱程度,簡直到了癡迷的地步,一股“熊貓熱”迅速席卷了美國:群眾們所能看到的媒體報道,都是有關于這兩隻熊貓的一舉一動,有關熊貓周邊的産品,一時間也層出不窮,就連當初運送這兩隻熊貓的柳條木箱都能用作展覽。

熊貓這兩個字,仿佛貫穿了美國人那段時間的生活。這對熊貓外交大使也算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不僅中國和熊貓這兩個詞彙反複在美國國内提及,就連1972年也都變為了“熊貓年”。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既然“玲玲”和“興興”在美國備受追捧,那它們的生活條件自然也不會差。為了能夠滿足它們的飲食需求,美國動物園還曾公開刊登廣告,為它們征集新鮮竹子,甚至還專門找到了一家“竹子供應商”,每周都要砍伐數百磅的竹子,以便讓“玲玲”和“興興”過得舒舒服服。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入住動物園的“玲玲”和“興興”

  • 【世界的和平大使】

對于這兩隻熊貓,美國政府是寶貝的不得了,為了能使“玲玲”順利産仔,動物園還特意想盡辦法從倫敦動物園借來了一隻雄性大熊貓,與“玲玲”進行交配。

遺憾的是,并沒有成功。

盡管後來的“玲玲”經曆了4次失敗的産子經曆,但這也并沒有影響它的珍貴地位,從業人員還是一如既往地呵護它,直到1992年,23歲的“玲玲”因為心髒病死在了籠子裡。

23歲的年紀,在熊貓群裡已經不算短了,相較于人類來說,都已經是80、90歲的老人了。這也能看出,對于“玲玲”的照顧,他們到底是付出了多少心血。

至于“興興”,它活得更是長久,直到1999年才因為年老引發的器官衰竭,在實施安樂死後,它沒有痛苦地告别了這個世界,結束了有滋有味的生活。

在曆經了尼克松、福特、卡特、裡根和老布什5任美國總統後,這兩隻熊貓才算用生命完成了它們的使命,用潤滑劑一般的作用守護着當時中美的關系。

其實當大陸敲開與美國建交的大門,将這兩隻熊貓作為外交禮物贈送給美國的時候,也代表着大陸的“熊貓外交”到達了一個頂峰。“玲玲”與“興興”這兩隻熊貓以“國禮”的形式,在美國的國土上完成它們的使命。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而自此之後,還有一衆大熊貓以一種特殊的“大熊貓租借方案”,被運往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充當着“世界和平大使”的角色。

1982年,為了響應保護瀕危動物的全球号召,大陸停止了将熊貓作為國禮向外國無償贈送的方法。兩年後,“大熊貓租借方案”便應運而生,這種花錢請大熊貓進行短期巡展的方式,同樣獲得了世界各國的熱捧,像到美國巡展的熊貓“永永”和“迎新”就是最好的代表。

隻是長此以往,這種方式的缺點也顯露無疑:每天接待大量遊客,影響了熊貓的繁殖。

不得已之下,這種短期借展的方法也退出了曆史舞台,很快就被以科學研究交換的名義所取代。經過長達兩年的磋商,最終決定:

外國動物園可以從中國租借大熊貓進行合作研究,租期定為10年,每年需支付100萬美元的租借費。一旦熊貓産下幼仔,平均每年租借費增加60萬美元,兩年後将熊貓幼仔歸還中國。如果熊貓死亡,屍體也要歸還中方。

在這一方案的指導下,包括日本、南韓在内的國家,都加入到了大熊貓的研究當中。

72年尼克松訪華,試探提出想要大熊貓,周總理的回應讓他始料未及

【小結】

從古至今,熊貓都是大陸珍貴的國寶,那呆萌可愛、憨态可掬的外貌,也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和歡迎,是以做起了中國和世界各國外交的使者和橋梁,推動着國家間的關系發展,也為中外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如今,這些仍舊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光彩的大熊貓,還在以它們獨特的魅力,征服着那些為它們深深着迷的人類。

而當我們回望1972年的那次中美建交,不得不為那兩隻熊貓的魅力而贊歎,同樣也為周總理睿智超群的外交頭腦所深深折服。他們兩者的結合,才是最好的相得益彰。

受制于當時時代的影響,中美兩國也在不斷進行着和平往來,讓兩國人民也受益不少。

如今,當初的“熊貓外交”成為了曆史,也不得不讓我們再次高舉民族的旗幟,時刻都要為任何不利于國家和平發展的因素,提高警惕。即便中國向來愛好和平,向往友好的邦交合作,但那也并不代表中國會毫無底線地選擇容忍。

數億中國人将在新中國的旗幟下,堅決捍衛民族的利益:為朋友敞開懷抱,為敵人架起剛槍。但願未來之中國,始終都有底氣與實力,在世界舞台上搖旗呐喊。哪怕是面對強權,也毫不畏懼的立于民族之林,彰顯大陸氣魄,不負前者所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