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顯示,前十名中,中國占兩席,分别是排名第5的騰訊和第8的台積電。
榜單中,共有2000家公司,這些公司來自24個不同的國家,上榜公司中的72家總部位于美國,36家總部位于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蘋果公司連續8年登頂該榜單第一。騰訊卻意外上榜,成為全球第5大科技公司。

這就讓人有些不解了,騰訊的屬性應該是網際網路或遊戲企業。為什麼會獲得全球第五大科技公司的稱号?那華為又為什麼不在科技公司名單上?
科技市場的競争,一向猶如龍争虎鬥,全球市值排名前幾位的公司,很多都是科技巨頭。尤其是蘋果,雖然沙特阿美坐上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寶座,但蘋果未來很有可能重回第一。
除了蘋果,微軟、英特爾、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都有重要的行業影響力。當然,中國的科技公司也不弱。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華為、中興等企業,在晶片、5G、通信、作業系統等領域都走在世界前列。
然而,《福布斯》釋出了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排行榜,美國公司高居榜首,而中國騰訊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五。
資料顯示,蘋果獲得世界第一科技公司的稱号。谷歌母公司Alphabet排名第二,微軟、三星和騰訊分列第三到第五。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騰訊的上榜還是挺意外的。畢竟在外界看來,騰訊的大部分業務都是網際網路行業,遊戲、社交、影音娛樂等領域。都好像和科技的屬性關聯性不大。
此外,騰訊還是一家投資公司,投資了數百家企業,包括京東、拼多多、美團等。而且騰訊投資的大部分公司都是網際網路巨頭,那麼騰訊作為網際網路巨頭,為什麼會獲得全球第五大科技公司的稱号呢?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來說明。
首先是基于福布斯的統計資料:2021年騰訊銷售額增長24%,達到869億美元。騰訊市值達到4143億美元。
福布斯的思路一方面是基于企業銷售額、市值等名額的統計,而騰訊各方面的資料剛好排在第五。
另一方面是從科技屬性定義,騰訊除了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企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騰訊近年來在科技領域做了深入的部署,包括雲計算、人工智能、作業系統等。
這些與科技相關的領域都有騰訊的身影。之是以感覺騰訊和科技的關聯度不高,可能是因為騰訊的核心業務讓大家有了刻闆印象,而騰訊的科技含量大部分存在于主流的新基礎設施技術行業。但其實說到科技的屬性,騰訊也是有所建樹的。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騰訊成為全球第五大科技公司是合情合理的,它作為一家被廣泛認可的網際網路公司獲得了這一榮譽。而且,作為榜單前20名中唯一的中國大陸企業,騰訊的上榜也是有功勞的。
既然騰訊可以列為全球第五大科技公司,那麼憑借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科技含量,怎麼沒有獲得排名呢?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解釋,因為前面提到的福布斯統計是有綜合名額的,其中一個關鍵名額就是市值。所謂市值,就是上市公司股價在市場上的總價值,隻有上市公司才有市值名額。其他未上市公司沒有這個資料。
衆所周知華為沒有上市,是以它沒有出現在這個福布斯全球科技公司排行榜上,這并不能說明什麼。上榜企業隻能證明其銷售額和市值,與科技水準和屬性沒有直接關系。華為不會因為不在名單上而影響其技術創新實力。
如果是專利申請量、科研投入、5G必要專利申請量、通信裝置市場占有率等硬核技術榜單,華為一個都不落,要麼排名第一,要麼前三。
華為不需要一個具體的排名來衡量自己,因為華為現在關注的是如何有品質地活着,在什麼樣的科技領域有更多的突破,未來是否走好每一步。既然統計的是上市公司的科技排名,那華為也沒必要争論。
可能有人會疑惑,華為技術實力這麼強,為什麼不上市?上市不是更好地籌集資金,為科技創新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嗎?
這就是任正非有遠見的地方。如果華為上市,受到海外資本的控制,很容易影響華為的科研道路。一切都是資本導向,怎麼才能安心搞科研?
網友:中國的科技公司最好不要在美國上市,一旦技術上追趕或者超越,他們就會通過制裁,摘牌,收購等手段打壓。法國阿爾斯通,中國的華為都遭受過這種針對,核心的東西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