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内比都,國土面積67.7萬平方公裡,人口5458萬(2020年4月資料)。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緬甸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形如“簸箕”一般面向印度洋。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地形結構也呈馬蹄狀,東、北、西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為沖積平原,南部瀕臨印度洋,整個緬甸從北向南一馬平川。

緬甸中部主要有三條平行的山脈,呈南北走向,自東向西分别是若開山脈、勃固山脈和撣邦高原,而這三條山脈也把整個緬甸分成3個江河體系,分别是伊洛瓦底江、錫當河和薩爾溫江,從北向南奔流入海。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北部

緬甸的北部為高山區,屬于大陸雲川藏地區橫斷山脈在緬甸北部的延續,大多呈南北走向,山嶺海拔多為4000-5000米。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在緬甸的北部有部分山峰常年冰雪覆寫,在東盟國家中,也隻有緬甸一個國家擁有常年冰封的雪山。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的大多數河流均發源或流經于此,包括緬甸的兩大河流——伊洛瓦底江(緬甸境内第一大河,東源—恩梅開江,發源于大陸雲南伯舒拉山南麓;西源邁立開江發源于緬甸北部枯門嶺山區)和薩爾溫江(緬甸第二大河,在大陸稱怒江,發源于西藏自治區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脈)。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的最高峰便是在靠近大陸邊境的開卡博峰(屬橫斷山脈山系),海拔5881米,緬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東源的恩梅開江繞峰而過。在這裡主要包括枯門嶺、高黎貢山等幾條南北走向的山脈。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西部

緬甸的西部是一縱大緻呈南北走向的山脈丘陵,從北到南主要包括帕特凱山、那加丘陵、隆格朗山和若開山脈等,這也大概是緬甸與印度的天然國境線,将兩國分割開來,也可以近似的說成東南亞與南亞的分界線。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西部的山脈丘陵大多海拔在2000-3500米之間,僅有少數山峰超過3500米,如印緬邊界的薩拉馬蒂峰(3840米)、維多利亞山(3658米)。這可以有效地抵擋在赤道附近形成的高氣壓帶從印度向東蔓延,也降低了夏季洪澇災害的發生幾率。注:緬甸馬蹄狀的地形可以給緬甸充分地留住水汽。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這裡主要是由于印度洋闆塊的東北側和亞歐闆塊的西南側直接擠壓形成的山帶(下圖紅圈區域),再加上太平洋闆塊的互相擠壓,形成了緬甸東部的撣邦高原。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東部

緬甸的東部為撣邦高原,平均海拔為1500-2000米,西以萊别山、本弄山以及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為界,東與中國、寮國、泰國等國的山地相接,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撣邦高原地勢起伏,多條河流穿插而過,彼此分割,形成了許多褶皺山脈和深大山谷,脊嶺和溝谷交錯。

高原面上遍布喀斯特地貌,但地面侵蝕劇烈。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我們所熟知的果敢地區便位于撣邦高原北部與大陸交界處。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南部

緬甸西南臨孟加拉灣,南臨安達曼海,隔科科海峽與印度的安達曼群島相望(均屬印度洋海域)。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東南側則是與泰國相鄰,往南一直交界到馬來半島臨近克拉地峽處(馬來半島北部最狹窄的地方,寬僅56公裡,規劃中的可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克拉地峽運河便位于此處)。

緬甸三大經濟特區都位于緬甸南部海岸處,分别是若開邦的皎漂經濟特區、仰光省丁茵一皎丹鎮區的迪洛瓦經濟特區和德林達依省的土瓦經濟特區。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油氣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緬甸西海岸皎漂港東南方的微型小島馬德島輸送到大陸昆明,進而原油管道北上至一度被“油荒”困擾的重慶,天然氣管道則南下到達廣西。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中部

緬甸中部為地勢低平的伊洛瓦底江、錫當河等河流沖積平原、較為低矮的勃固山脈以及北邊的敏金山脈和甘高山。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的中部平原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緬甸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地處熱帶,隻有小部分地區在北回歸線以北,處于亞熱帶。

環繞緬甸西、北、東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緬甸的南部由于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份(4、5月間)平均氣溫也僅有25-30℃,全年沒有嚴寒酷暑,并且緬甸降雨豐沛,這裡生态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十分适宜農業的發展。

緬甸全國總人口5458萬,其中農牧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緬甸的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豆類等正常作物和橡膠、甘蔗、棉花、棕榈等工業用作物。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仰光,緬甸故都,是緬甸最大城市,位于,面積598平方公裡,人口761萬,在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都内比都)。

内比都,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首都,為緬甸第三大城市(位于緬甸中南部内陸的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于,戰略地位重要。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資源豐富

森林資源

緬甸全國的森林覆寫率約為41.3%(2019年資料),森林主要分布在緬甸的北部、西部山區以及中部的勃固山脈,是世界上森林覆寫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産區,儲量世界領先。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礦産資源

緬甸東部的撣邦—德林達依高地集中分布着如鉛、鋅、銀、錫、鎢、銻、寶石和玉石等礦産,在緬甸的中部主要有銅、金、石油、天然氣和煤礦的分布,在緬甸的西部那加—若開山區有鉻、鎳的分布。

但是由于緬甸缺乏通盤地質勘查的能力,是以對礦藏儲量及分布尚無精确統計資料,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礦藏。而且緬甸的開采能力有限,在開采過程中的效率、成本略顯落後,對環境的污染也較大。

緬甸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緬甸中部和沿海地區,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緬甸目前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位于亞太地區第七位。

緬甸的紅寶石,是亞洲也是世界上最優質的紅寶石,即屬“鴿血紅”級、透明、顔色均勻無或極少裂紋和瑕疵的紅寶石。緬甸是以也被譽為“紅寶石之鄉”。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水力資源

充沛的降雨以及高山的冰雪融水造就了緬甸國内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于中國。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境内密布的河流網絡對緬甸的農業生産提供了極大的保障,河流在此彙聚,創造出大片适宜耕種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在這裡有充足的灌溉條件、土地肥沃、熱量充足。

緬甸人口

緬甸人口約有5458萬(2020年4月資料),人口密度約為83.3人/平方公裡(大陸人口密度約為8145人/平方公裡),超過60%的人從事農業,緬甸全國人口較為均勻的生活在中部平原地區,僅有像仰光、内比都、密支那等幾個大城市有較多人口聚集。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緬甸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境内共有135個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

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緬甸為何會發展成一個最不發達的國家呢?

緬甸素有亞洲路橋的美譽,是連接配接東南亞,中國大西南地區,南亞次大陸的樞紐中心,同時也是中國面向印度洋最近的外部視窗,毫不誇張的說緬甸的自然條件要好過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但是現在緬甸人均GDP僅僅隻有1300美元,被聯合國列為“全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落後國家。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緬甸的發展呢?

第一,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内一直存在着複雜的族群沖突,這導緻了整個國家難以聚焦于經濟發展。

第二,緬甸中部地勢平坦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地區幾乎由緬族人占據,而高原丘陵的邊境地帶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區域,各民族間土地配置設定不均,也導緻了緬甸多個邊境邦力求獨立,與政府軍也頻頻爆發内戰,這極大地消耗了緬甸的國力。

第三,緬甸作為一個長期遭受英國殖民統治的第三世界國家,缺乏先進的工業基礎,由于國内的動蕩,也很難吸引國外資本入駐。

如今緬甸最大的優勢就是緊靠強大的中國,且緬甸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對中國發展戰略也有巨大的幫助,目前緬甸加入中國所打造一帶一路項目,加緊建設中緬經濟走廊,同時将現代化文明大力輻射至緬甸邊境山區,大力維護民族和平發展。加快工業建設,增加工作崗位,讓工廠的運轉來取代國内沖突,近年來緬甸也成功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PS:觀地圖 識世界 帶您重新認識一個國家 我是@地圖觀察員 内容僅供學習交流

大家對緬甸的地形以及落後原因還有其他補充,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求關注 求轉發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