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戈爾有一首詩這麼說:
“如果你因為思念太陽而終日哭泣,星星也将離你而去。”
這首詩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情去了解,有多種意境。
失戀的人看:每天陷在上一段感情的陰影中,無法自拔,越陷越深,最終錯過了許多對的人。
失意的人看:沉浸在過去的驕傲與優秀中,不願意承認失敗,最終淪為庸人。
不滿的人看:吃着碗裡的,看着鍋裡的,身邊的人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人這一生,許多事難以兩全,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樣。
擺在你面前的兩條路,如果不能兼得,我們應該選擇适合自己的那條路。
愛情中亦是如此。
為什麼有些人的愛情幸福感高,跟伴侶在一起開開心心?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被愛着,被寵着,卻依舊充滿煩惱?
歸根結底:前者知足常樂,後者野心不休。
-01
面對愛情,知足常樂
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隻是生活中的錦上添花。
有了愛情,會讓你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你每天都感受到愉悅、幸福,被人在意的感覺。
但很多人一旦擁有愛情,就将愛情視為“全部”。
伴侶沒有及時回複消息,他就歇斯底裡,不斷追問:
“你跟誰在一起?你在忙什麼?你為什麼不回我消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伴侶面對你的“誅心連環追問句”,隻是一臉懵,不知道如何給你回應。
其實他隻不過工作太忙了,沒來得及做而已。
伴侶最近的狀态有些沉默,就心思敏感:
“你為什麼不說話,為什麼不理我,為什麼不開心?難道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
其實,他并沒有不開心,隻是最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他想要緩一緩,給自己的情緒放個假而已。
每個人都有“情緒洞穴期”。
太過敏感的人,在愛情中很難感覺到幸福。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極端的愛呢?
過分要求完美,要求愛情按照你想象中的樣子進行下去,可愛情并不是玩具,伴侶并不是物品,他的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
前段時間有個女讀者留言。
女讀者說:
跟男朋友戀愛2年,越來越覺得無聊,枯燥,跟男友在一起感覺不到新鮮感。
而這個時候,身邊又出現了另外一個男生追求她;這個男生有趣,有才華,能夠感受到她的情緒,并且跟她有許多相似之處。
兩者權衡之下,女讀者想要跟男友分手。
我這麼回複她:
“也許你的夫妻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上一定有某個閃光點是别人不具備的;你之是以決定跟他在一起,難道僅僅是因為新鮮感嗎?”
倘若你因為“更好的”而錯過眼前人,你也會錯過另外一個人。
這就像“丢了西瓜撿芝麻”的故事。
走在一片西瓜地裡,你總覺得前面還有更大的,更好的西瓜;于是你不斷走下去,撿到一個大西瓜又丢掉,最後走到了盡頭,發現最大的西瓜其實還是你第一次拿起來的那個。
愛情不也是如此嗎?
-02
面對婚姻,知足常樂
有些人進入婚姻後,就開始嫌棄另一半。
“他身上的缺點越來越多,我無法忍受”。
“他睡覺打呼噜,磨牙,腳很臭”。
“他很懶,不願意做家務,我懶得跟他溝通”。
“跟他結婚,真的很無聊”。
可是,你有沒有嘗試過去改變呢?
沒有誰是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
你跟對方結婚,難道不是為了一起創造美好,發現美好嗎?
如果你總是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過,你也會錯過許多美好。
他或許有些懶惰,但他的廚藝無可挑剔;
他或許睡覺磨牙打呼噜,但他對你無微不至;
他或許不夠好,但他對你的愛是真實的。
不要将伴侶的缺點,跟别人的優點比較。
你要将伴侶身上的優點跟别人比較,發現他身上的美好,試着改變他身上的缺點。
隻有嘗試過,努力過,你才有資格說“他不夠好”。
婚姻是兩個人一起經營的,一個人很難過好婚姻;
婚姻需要彼此共同努力,一個人向前走,一個人止步不前,也是不行的。
婚姻需要知足常樂,而不是“充滿野心”。
你選擇了對方,就應該多一些堅定,多一些信任,多一些了解與行動力。
很多人之是以對愛情感到失望,往往是:野心太大,做得太少。
想要跟“更好的人”在一起,但自己沒有相應的能力;
想要夫妻更愛自己,卻不願意自己為之投入;
野心很大,能力和行動力卻一般。
這般沖突的心理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他的生活又怎能開心呢?
愛情中的快樂是什麼?
快樂=你所期待的-你所獲得的。
想要增加快樂,那就降低自己的期待;
想要夫妻變成什麼樣,首先你要變成這個樣子。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知足常樂。
人隻有學會知足,才能心态平和;
心态平和了,才會擁有更多的好運。
老子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一個人最大的禍患莫過于不知足,最大的罪過莫過于貪得無厭;不珍惜擁有的,過分追求虛無缥缈的東西,隻會換來更多的不幸。
今日話題:
在愛情中,你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