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馮偉 醫學界兒科頻道 收錄于合集 #哮喘 9個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快收藏!
哮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根據2010年第三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為3.02%。
哮喘具有病程長、反複發作、不易控制等特點。
哮喘控制治療應盡早開始,需要堅持長期、持續、規範、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霧化吸入療法已經成為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手段,特别是在兒童支氣管哮喘維持期,霧化吸入治療一般沒有年齡限制,也是年幼兒哮喘的首選治療方法,無複雜技術要求。
家庭霧化具有簡單、實用、易于操作等特點逐漸受到哮喘兒童家長的青睐,同時患兒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治療,也能更好的配合吸入治療,避免因恐懼而造成哭鬧,依從性明顯好于院内的霧化治療。

國内外各種指南也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家庭選擇在家中對哮喘兒童進行長期的霧化治療,下面就來看看家庭霧化治療時,家長應該知道的相關注意事項。
1
選擇合适的霧化吸入裝置
選擇合适的霧化吸入裝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霧化治療儀琳琅滿目,我們如何選擇一款适合哮喘兒童的霧化治療儀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霧化治療的原理,霧化治療就是應用特别的氣溶膠發生裝置将藥物制成氣溶膠微粒,吸入後沉降于下氣道或肺泡,達到治療的目的。
理想的家用型霧化器應該具備體積小、噪聲低、出霧效率快、便于攜帶和使用友善等特點,霧化器輸出的霧化微粒必須在1~5μm,才能保證藥物能夠到達下呼吸道。
家長們在選擇霧化機器的時候,必須看清輸出的霧化微粒參數,選擇合适的霧化治療儀。
臨床中能達到上述要求者多為壓縮霧化器,超聲霧化器由于霧滴密度大、有效藥物顆粒少,且可增加氣道阻力一般不建議使用。
2
霧化藥物的選擇
霧化治療前應根據醫囑充分了解患兒治療方案及療程,臨床上兒童霧化治療的藥物較多,包括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和異丙托溴安等,藥物的選擇需遵循醫生的意見,包括藥物的品種、劑量和使用方法等。
哮喘的控制需要長期、持續、規範化的治療,減藥或停藥有其相當嚴格的标準,必須經過臨床醫生充分的判斷,切勿擅自給兒童用藥、減藥或停藥。
當患兒病情出現變化時應立即咨詢醫生調整用藥,切勿根據主觀判斷擅自用藥。
3
霧化操作的具體流程及注意事項
霧化治療前不要塗抹油性面霜,防止藥物沉積在面部。
霧化治療前需充厘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這樣有利于氣溶膠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積。
患兒一般采取坐姿,嬰幼兒可采取半坐卧位,保持藥杯直立。
年長兒盡量通過嘴呼吸,直至所有藥物消失,年幼兒不能配合咬嘴型則選擇面罩式吸入。
家庭霧化吸入過程中,剛出霧時不要急于罩住口鼻,防止因藥物刺激而引起咳嗽,應慢慢的将霧化面罩緊貼住幼兒口鼻。
手持霧化器應與地面垂直,使用面罩時應罩住口鼻,并距離口鼻少于1cm,使用口含嘴時不能太深入喉部,以免引起嘔吐反射。
霧化時如果患兒哭鬧劇烈可暫停一會再進行,安靜時吸入比哭吵時效果更好,因為患兒哭鬧厲害時大部分的藥物并沒有進入呼吸道,反而沉積到了口咽部和面部。
霧化治療時霧化液的總量一般保持在3-4ml,可在10-15分鐘輸出全部藥液。
霧化過程注意觀察患兒病情及出霧情況,勿将氣霧噴入眼睛。
霧化結束後先摘除面罩或咬嘴再關閉機器電源,確定機器呈非帶電狀态。
4
霧化吸入結束後需要注意哪些
對于大一些的兒童需要漱口,而小一些的兒童如果還不會漱口則選擇喝水,并清洗面部,防止藥物在面部及口咽部的沉積,減少咽部不适及藥物在口腔中殘留,減少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對于一些小嬰兒也可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擦拭口腔進行口腔護理。
霧化治療結束後也需要對霧化治療管道、霧化面罩、霧化機器進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噴霧器使用完後為防止藥物結晶堵塞噴嘴,可加入少量清水霧化數10秒,然後再沖洗噴霧器。
将除空氣導管外的所有噴霧器配件一起用清水(或溫水)沖洗幹淨,甩幹殘留的水,将各部件放在幹淨的布或紙巾上晾幹,或用布擦幹,噴霧器完全幹燥後,組裝噴霧器放入幹淨的盒内備用。
建議一個孩子使用自己的一套霧化面罩防止交叉感染。
霧化面罩和霧化機器也應該根據說明書提示定期消毒。霧化機器一般每周消毒1次,使用廠家建議的消毒液對裝置進行消毒,霧化機器不用時,用幹淨的布蓋住機器,保持機器的清潔。
值得一提的是,對使用一次沒有用完的霧化藥物,也可以放入4℃冰箱中儲存,為避免影響藥物療效,建議儲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
寫在最後
家庭霧化吸入治療不僅是治療場所的改變,更是個體化治療、自我管理理念的提升和治療模式的突破。家庭霧化時患兒對家庭環境熟悉,避免哭鬧,容易配合,增加患兒依從性,藥物療效也會更好。當然家庭霧化雖然快捷友善,但由于沒有醫生的現場指導也存在很多潛在的危險,家長應注意觀察,特别是小于1歲的患兒,家庭霧化甚至可能導緻缺氧和窒息,家長應及時甄别,發現任何不良反應可立即停止霧化治療,必要時仍需至醫院進行評估及治療。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 [J].中華兒科雜志,2016,54( 3) :167-181.
[2]馮偉,張靜,李幼子.哮喘兒童家庭霧化治療時的健康教育[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3):1691-1692
[3]徐友岚,鐘雪瓊.合理選擇霧化器在兒科吸入療法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2):1530-1531
[4]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科醫療聯合體(浦東). 兒童哮喘常用吸入裝置吸入方法及質控專家共識[J].中華實用兒雜志,2020.35(14):1041-1050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馮偉
責任編輯: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