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一年前的 4 月 17 日,在上海的城市主幹道上,我們首次體驗了極狐阿爾法 S 的城市智能駕駛能力,這是第一輛在中國落地城市道路高階輔智能駕駛能力的量産車輛。

還是4月17日,極狐阿爾法 S 正式上市,在當晚的釋出會上,官方同步公布這輛搭載城市高階智能駕駛能力車輛的預售價為 38.99-42.99 萬元。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售價為 39.79-42.99 萬元

時隔一年時間,我們終于迎來了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的上市,官方售價為 39.79-42.99 萬元。

在釋出會前夕的預熱階段,我在新出行社群寫下這樣一段話,“如果不是疫情影響,此刻的新出行應該是在北京,體驗極狐阿爾法 S 量産版的高階城市智能駕駛能力。”

無法體驗到實車,盡管略有遺憾,但從今晚 HI 版的落地,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集三方技術之大成者

時間的年輪回到 21 世紀初期,汽車行業迎來百年未有的電動化大變革。在第一波的能源轉型變革中,北汽的名字格外矚目。是的,它依托自身的産業優勢,抓住了第一波機遇。

在 2009 年成立的北汽新能源,是個全新物種,自然也是異類,但作為行業的先行者,似乎從不畏懼旁人的言語,深耕最終收獲成果,它連續 7 年霸榜國内電動車銷量榜,這份榮譽至今仍然問鼎行業光榮榜單。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北汽新能源現象級車型:EU5

很快,智能化轉型變革的大浪翻騰而至,在新勢力品牌的加入後、産業重組、消費更新,國内電動車市場再一次迎來新格局。對于北汽來說,也迎來了行業生涯中的一次“期中考”。在一段時期的靜默期過後,北汽交出了它的答卷--極狐。

順勢而為全新高端智能品牌極狐,左手麥格納、右手華為,率先跨越傳統汽車在制造和數字化、智能化的鴻溝,推出了阿爾法 S 。5 月 7 日晚上市的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便是集三者技術之大成,将智能化和性能的标簽演繹的更極緻。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

先來看看智能駕駛硬體配置,共搭載 34 個感覺傳感器,包括:

3 路雷射雷達:126 線,最大探測距離 200m ,水準 FOV120° ,垂直 FOV25° 。

6 路毫米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 250m 。

12 個超音波傳感器。

13 路高清攝像頭:前向四目 *1 側視 *4 環視 *4 後視 *1 , 500 萬分辨率。

然後是基于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台打造的智能駕駛系統。功能上除 L2 級的 ACC+LCC 基礎輔助駕駛能力之外,還兼具高速、城市高階智能駕駛能力以及多種自動泊車場景。通過巡航和泊車兩部分功能,實作停車場、城區、高速的全場景點到點通行。

在當下,輔助駕駛能力是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最被人所熟知的功能體驗點之一,猶然記得在上海城市道路的全程無接管體驗驚豔無比。

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是目前唯一率先搭載華為這套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是全球首款搭載三顆雷射雷達的車型,極狐也成為了傳統車企第一個量産搭載雷射雷達的品牌。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全球首款搭載 3 顆雷射雷達車型(前方雷射雷達)

除智能駕駛之外,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也有一個讓人驚訝的座艙。HI 版的座艙搭載高性能麒麟車機晶片模組,采用華為鴻蒙 Harmony OS 車機系統。毫不誇張的說,這套系統是我目前體驗過最為順滑的車機系統,可見即可說的語音功能、各種車機應用應有盡有;與華為生态全面連接配接,更是帶來真正的“萬物互聯”用車體驗。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搭載了華為鴻蒙車機

搭載前後雙電機,綜合輸出功率達到 473kW (前 221kW/ 後 252kW )、綜合輸出扭矩達到 655Nm (前 285Nm/ 後 370Nm )。目前官方公布的 0-100km/h 加速時間僅為 3.5 秒。這是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第三個驚豔之處。這樣的性能表現媲美各路超跑,在一衆電動車裡也僅次于特斯拉。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不僅如此,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還是目前除保時捷 Taycan 之外唯一一輛搭載 800V 高壓充電技術的車型,最高充電功率可以達到 187kW 。此前曾有媒體實測, 10 分鐘即可補充近 200km 的續航裡程,從 30-80% 僅需 15 分鐘。

牽手華為率先打破舊“傳統”智能化困局

大浪淘沙間,問盡千古英雄,電動化風口一旦打開,湧現無數新勢力造車。經過幾年的“海選”,剩下的品牌,正努力朝着電動化未來的雛形前行着。

在智能電動車的核心中,智能座艙、輔助駕駛、整車 OTA 被認為是三大核心。但車企們對其都有着自己的了解,以“蔚小理”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率先打下智能化的攻占地,自研輔助駕駛、自研智能座艙,以智能化标簽示人,收獲使用者青睐。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而原來的燃油車品牌卻被打上“傳統車企”的标簽,“陳舊、固化莫名的成為了他們标簽。無形中,一新一舊”代表着兩撥不同的使用者群體。

不可否認,在專注智能化上,燃油車品牌對于其的了解稍顯滞後。可對于智能化的了解又何止是隻有“自研”,與相應領域的專業合作夥伴進行強強聯合也自然是解題之路,誕生了類似華為、百度阿波羅、地平線等新興的合作夥伴公司, 而極狐選擇的正是華為。

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在研發過程中,雙方工程師合作超過 1200 天,泛化測試裡程超百萬公裡。華為與極狐這樣的合作關系已經超脫了傳統汽車行業的供應商合作模式,而是兩位深度的合作夥伴。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極狐與華為的關系已經超脫了傳統供應商合作模式

從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的産品表現來看,無論是三電技術、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放眼整個電動車行業,極狐無疑都極具競争力。鴻蒙系統更是譽為“車機界的天花闆”,激起全行業的讨論和關注。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無疑,華為的合作讓極狐率先打破燃油車企的“傳統”困局,也為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1+1>2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這句話早已被打在華為的公屏上。雖然有媒體解讀為:選擇和華為合作的,都是沒有自己技術的的車企 ......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但對于這樣的解讀,我不敢苟同。如果汽車制造僅僅是簡單的用“擁抱合作就是沒技術,全部自研才是有實力”來衡量的話,那現在就完全不需要博世、采埃孚這些巨頭。

專業人做專業事。極狐的強項是硬體制造,而華為的強項是智能軟體。依托自身強項,再借華為之勢,充分利用雙方各自的優勢互相賦能,才能做到 1+1 大于 2 的效果。

對于北汽而言,多年深耕新能源車領域早已積累大量的造車經驗和專利技術。據公開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在專利授權方面位列國内主機廠第 4 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排名位居第 3 。在企業标準制定方面,企業技術标準更是累計總數量達到 2600 餘項,體系完善性和标準覆寫範圍均達到行業一流水準。

或許有人會說雙方的合作是極狐抱華為大腿,但在我看來,這其實是高手的強強聯合。因為在整車智能化方面,北汽新能源很早已建構整車電子電氣 E/E 架構,并搭建出首款全備援架構的 ICT 電動硬體平台,得以支撐相應的智能駕駛技術。

華為選擇牽手極狐,并非偶然。

120 萬公裡, 1/4 的城區覆寫度

回到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車型本身,原計劃的傳遞時間應是去年 11 月,但受多輪疫情的影響等諸多方面因素,足足延遲了将近半年時間才正式推出市場。

“極狐被抛棄”、“極狐被冷落”“阿爾法 S HI 難産”的謠言也是以四起。但此次釋出會上華為餘承東的站台,讓“極狐被華為抛棄”的謠言不攻自破。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釋出會上華為餘承東的到場讓謠言不攻自破

但這反複無常的疫情所引發的蝴蝶效應遠超我們的想象。除了新車推遲上市時間、無法親臨試駕外,晶片供應、锂價格的上漲等問題才是讓上半年整個汽車行業上演一出出狗血戲碼的元兇。漲價、延遲釋出、延遲傳遞……幾乎所有的主流新能源車型,無一幸免。

在此大環境下,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的推遲幾乎在意料之中。可貴的是在重重壓力之下,極狐沒有停下腳步。我們在官方的預熱海報上看到了延遲的更深層次原因:120 萬公裡的城區泛化測試。

智能駕駛新賽道 極狐&華為上演智能化轉型“新劇本”

上市預熱海報上透露的 120 萬公裡城區泛化測試

這裡可不是整車的道路測試,而是針對高階智能駕駛做了 120 萬公裡的道路測試,從上海到北京。雖然官方暫時沒有公布具體覆寫哪些城市,但引用人民日報的資料,截至 2020 年底,全國公路總裡程達 519.8 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總裡程達 16.1 萬公裡。意味着城市道路大約是 500 萬公裡左右。

120萬公裡的城區泛化測試,意味着将近 1/4 的城市覆寫度,這讓我更加期待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的更多城市實車體驗。

全文總結: “一部世界級好車,兩個奮鬥者夥伴”是對極狐 & 華為合作模式的最好诠釋,也是今晚釋出會最新的智語,很明顯對于極狐和華為的組合很是恰當。

在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中,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正在交出一張完美答卷,同時也證明了“新勢力模式”并不是最優解,融合最優質的資源和技術,快速建構起符合汽車智能化時代需求的産業鍊生态,打造屬于中國的新世代智能化車型,這是另一條轉型的新思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