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文明時代誕生之前,人類就不得不努力工作來照顧他們的孩子。因為當時沒有專門的教育機構和裝置來管理孩子,是以,孩子們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着。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就需要父母給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但是進入文明時代以後,人類撫養孩子的方法和技術越來越多,撫養孩子的水準也逐漸提高。 但是文明也在不斷發展和進步,過去人們撫養孩子的方式對今天的人來說可能很奇怪。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七件關于育兒的奇事。
在不知不覺中,砷被放置在嬰兒身邊
在它的鼎盛時期,在這個國家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為西方國家時尚行為,即使它是奇怪的或有害的。 例如在維多利亞時期,一種由含有砷的化合物制造的綠色染料非常流行。 人們在家裡的牆上貼上染色的牆紙,女人則穿用染料做的裙子。 更糟的是,他們還把染料用在了嬰兒車上。這些染料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砷(As),它能夠破壞人體内重要器官,如心髒、腎髒以及大腦等。如果兒童食用這種染有砷化物的食品後就可能導緻嚴重的中毒。這種染料毒性很高,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2.将奎甯塗抹在孩子的手指上。
奎甯是治療惡性瘧原蟲引起的瘧疾的藥物,惡性瘧原蟲對氯喹有抗藥性。 但它也有毒性,這是過去人們不知道的,比如在20世紀10年代,人們把這種藥塗在嬰兒的指尖上,以防止他們吮吸或咬自己的指甲。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奎甯能殺死一些寄生蟲和細菌,并使它們死亡,進而降低了人類感染疾病的風險。是以,人們把它當成安全有效的驅蟲藥使用。當然,這是正确的!但這樣做很危險。
嬰兒在出生後不久接受上廁所的訓練
嬰兒出生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還沒有發展成熟,需要長期的發育和訓練。 對于現在的父母而言,不用過早地考慮借助一次性尿布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大多數父母都會把這段時間定在12~18個月。 而且二十世紀初,許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幾周大時訓練上廁所。 但是在當時,由于生産力低下以及缺乏對兒童健康教育等原因,很多父母并沒有意識到孩子應該盡早進行如廁練習。直到19世紀末期,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才逐漸有了一些先進技術出現。 但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早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發現了使用便盆的作品和圖紙,那時人們在孩子出生不久就會進行如廁訓練。 綜觀尿布的不斷發展,使得這一時間不斷延長。
4,出生幾周甚至幾天就開始食用固體食物;
在現代的育兒方式中,一般情況下,寶寶不會過快吃固體食物,一般在6個月之後。 這是因為這樣不僅可以使寶寶更容易消化食物,還能讓他更加健康。但是,如果在這個時間段裡,孩子已經吃了很多東西,那就要停止喂孩子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但在過去,這個時代被推後了很多。 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醫生甚至建議嬰兒從2歲開始吃麥片,從6個月到7個月開始喝茶和咖啡。 就目前而言,這是一種可怕的行為。
5.剛出生的嬰兒洗豬油;
當寶寶出生後,他們通常會在24小時後洗澡,以保持體溫。 給寶寶洗澡太快,會導緻寶寶身上的保護層脫落,起到事與願違的效果。 如果你的孩子剛剛出世就給他洗澡的話,那你的心情一定很糟糕。因為嬰兒皮膚比較嬌嫩,容易受傷。是以在這個時候,你要小心為他做準備工作。 在過去,人們不太注意這一點,會很快給他們的孩子洗澡。 甚至在19世紀,豬油被用來擦拭和給嬰兒洗澡的時候,情況也是如此。
6,使用專用器具将嬰兒放置在窗台上;
20世紀初,肺結核病盛行。 建議當時的媽媽們盡量讓孩子呆在開放、通風和陽光充足的場所,以防萬一。 但由于這種做法過于危險,是以當時的母親們就把這些孩子關在封閉的空間中。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已經不再有效。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 這導緻了一種嬰兒籠子的出現,嬰兒籠被挂在窗戶上。
7.母乳喂養一度被污名化
母乳喂養應該是一個非常純淨和神聖的時間,畢竟,孩子可以在任何時候感到饑餓,需要母乳。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哺乳方式的選擇一直存在争議。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世界各地範圍内,在公共場所喂養嬰兒被認為是一種不良行為,即使母親們使用的是布覆寫物。 在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模式中,貴族從來沒有這樣做,甚至雇傭奶媽喂養孩子以維護他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