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了,進階的活法裡,透着這三個字

人生,沉浮起落,生活,千姿百态。留不住的容顔,擋不住的時光。匆匆那年,顧盼間已無他。

在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自己。不同的階段,需求和企盼也不盡相同。

這世間的一草一木,雖然隻開短短的一季,但也皆為了能夠獲得最美的綻放,而暗暗儲備能量。

我們也隻來這世上一生,是以更要好好的去活。放緩腳步,不再匆匆忙忙地向前趕路,為自己留出時間,緩緩穩穩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個人一本書一壺茶,悠然自得,不必與生活賽跑,不必急匆匆地向前趕,全然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甯靜安逸。

浮世清歡,細水長流,紅塵陌上,綠羅拂襟。

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沒有容易二字,修為到了,山山水水都可以變得更加美好。

當你老了,最好的生活狀态,就藏在這三個字裡,請細品。如此方能在彈指一揮間,活出自己的天地。

莫泊桑在《一生》中寫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有時,我可能脆弱地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長的路。”

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能力上限,懂得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很多時候,隻有在我們經曆過一段昏暗的人生後,浴火重生,才更能看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看透人心,參透人性之後,我們變得更加珍惜家庭、珍愛家人。

活得俗氣一些沒有什麼不好,貼近生活、注重健康,力不從心就不勉強,簡單樸素,粗茶淡飯。

事情看得通透了,你就明白了該如何前行;人情看得通透了,你就明白了該如何自保;親情看得通透了,你就明白了該如何相處;紅塵看得通透了,你就明白了不必強求……

每個人都會經曆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挺過來了,人生就豁然開朗,被擊敗了,就學會與它握手言和。

三毛曾說過:“給自己時間,不要焦急,一步一步來,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忘記善待自己。”

對于60、70後的人來說,父母老去,子女長大,一生拼搏,已讓自己傷痕累累,疲憊不堪。

到了晚年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獨處,學會在安靜中洗滌過往。更重要的是學會放手,給孩子空間,給自己時間。

兒孫繞膝是一種樂趣,但切記不要過度參與兒女的生活。對于老年人來說,适當地自私,是保持和子女界限良好的方式。

兒女沒有你想象的那樣脆弱,作為成年人,他們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你的過度關心會變成他的負擔,莫不如将時間多分給自己一些,與兒女一起再次成長。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往往是一場災難。這個理論适合于所有人,包括子女親緣。

學會放開手,理性地去生活,不去摻和他們的小家庭,隻在兒女真正需要的時候搭把手,不但是對子女真正的關愛,更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隻睡卧榻三尺。”

人到中老年,要學會看淡錢财名利,減少欲望,不要過多地貪心,否則覆水難收。

減少不該有的欲望,學會減法生活,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失志,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

精簡那些不必要的圈子,才能不被無謂的事情所牽絆。正如白岩松在“光陰的故事”裡的那段演講:“有的人在20多歲的時候拼命地做加法,但是忘了到一定的時候要為生命做減法。”

原本那些揣度再三、卻沒有說出口的話,過一段時間再看,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原本那些反複思量、讓你耿耿于懷沒能去做的事情,回頭再瞧,不過是過眼雲煙。

健康快樂就是自己的本錢,人生其實并沒有那樣長,不較真,不生氣,該吃吃該睡睡。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别把時間浪費在算計上,難得糊塗,活得才有滋味。

到了這個年歲,誰也不必去讨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白落梅曾寫道:“真正的情,清清淡淡,平平整整,安安靜靜地擺在那裡,從來都不需要太用力。”

舊情舊愛,剪不斷理還亂,不必重新拿起。人老了,七分涼薄三分暖,在歲月的沉澱中學會正确的生活方式,知足常樂,餘生才能安穩。

不糾結,去看淡,到了一定年齡,學會懷有一顆雲水禅心。把日子過得慢一點,把情懷過得暖一點。

時光更替,滄桑有痕。生活的瑣碎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各人各有苦楚,細水長流才是生活。

心境坦然,學會“透、放、減”,才能在那燈火闌珊處,覓得餘生最進階的活法。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覺生活】

繼續閱讀